考察日记 | 九州无同策划团队探访集火实验室

九州无同策划团队与

集火实验室创始人刘洋

一场突如其来的探访学习

一次畅所欲言的思想碰撞

关于城市更新

关于顶层架构

关于…………

(以下内容摘录自访谈录音,版权归刘洋所有。)

【视野——“城市更新更像个运动,一场突然爆发的运动。” 】


城市更新简单来说

就是对存量的利用,对未来的构建,

目的是要给城市带来新的增长点。

最主要问题的是视野和理念,

作为城市的设计者要有批评的能力,

重新审视城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城市更新面临的是城市组织方式需要巨大提升。

现在中国的城市需要的是更好的日常性,

而不是空间的表演。

【理念——“弱的力量也许更好。” 】

真正意义的城市更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

以一种比较弱的方式推动城市的再循环,

以协作的方式重构社区伦理。

一是对已经确实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

二是对现有居民进行诱导,组织和推动起来,

推动新的商业形成和自我服务。

作为架构设计师,

要用结构性的动作,

让内外部形成新的组织架构,

推动形成自发的运作。

我热衷于从看似无法推动的事情上做工作,

在没人关心的地方创造一个全新的项目。

一般的城市更新个体的获得感会很弱,

我们在乎每一个个体是否有获得感,

让个体在局限性的条件下改善自己的居住体验,

以一种主体性的方式参与进来。

【思维——“别想完美,不存在的。” 】

追求不完美,

一个东西要创新,

就必须追求不完美。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

必须要学会接受。

大量的项目我们都是保持一种积极失控的状态,

因为上面限制性的条件做的够好,

下面做事的不会失控的特别厉害。

比如杭州的有为图书馆,

就采取了失控的状态来做,

我们掌握了关键要素,

做的过程中就是当地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在失控的情况下,

怎么保持基层的参与者

以目前的认知能力在工作中有所贡献,

这和传统的企业控制很不一样。

要想失控,就必须掌握游戏规则。

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是人的能力问题。

【共识——“廉价美学,材料廉价,美学不能廉价。” 】


做一个架构设计者,不是单纯的做事。

我做的是系统思维,不算具体砖头的价钱,

我要考虑的事,比材料本身更贵。

总是项目思维,没有计划者的心态和状态,只能逐小利。

在我看来所有的项目都是一个计划,

我要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能一体多面,

让消费者、合作者等等方面达成一个共识,

同时具有一个积极的社会意义,让我自己也满足,

在共识的结构下推动这个问题。

【态度——“没有设计图,我们是一段生活史。” 】


集火实验室就是典型的被围困的空间,

但是我们仍然活得尚好,

我们不依赖传统的简单的空间生产,

我们是这里的产销者,

我们生产自己的同时也贩卖了自己。

我们是半公共空间的产销者,

我们喜欢才干,不喜欢干的可以拒绝。

我们总是能在破破烂烂中找到一些日常的奇迹。

月底我们有搞砸之夜,

各种搞砸人来分享自己的搞砸经历,

高高兴兴的搞砸,

搞砸的不够厉害还不好意思来。

不是分享跳坑的经验,

这是一种对坑的承认,

坑就在那,每个人都会经历。

这其实是创业者必须有的心态,

大家都觉得做事必须成功、杀身成仁,

其实没那事。

来了讲美好故事的都滚一边,

瓷娃娃不能受刺激的都别来,

来的都得皮实一点。

【思考——“以人的尺度,丈量城市的温度。”】

在解读城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上,

九州无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城市的发展有时滞后于

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但,我们希望

以人的尺度来塑造城市,

让城市更有温度。

我们时常在思考,

人与城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微妙关系?

如何应对当下冲突,

塑造有温度的城市?

如何在冲突与共生中,

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共生,和而不同,

多面城市空间共生,

多元社会群体共生,

多样产业主题共生,

才是我们认为的

城市更新最应该有的样子。

简约/潮流/生活/创意/艺术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需求,

但,我们希望,

在这里,所有人都能找到归属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