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菜的感动
陈文升
那是深秋一个雨后的清晨,气温骤降,而运河堤上的农贸市场照样菜品全、人气旺。我漫步在买菜人群中,快到农贸市场尽头的时候,忽闻“一块钱一堆儿,一块钱一堆儿”的叫卖声。我随声望去,见一辆三轮车旁一位中年女士守着三堆儿黄瓜头儿(长得不规则的小黄瓜),有点心急地招呼着,三轮车上还依偎着个孩子,娘儿俩目不转睛地巡视着过往买菜人。
天这么凉,怎么来卖菜还带着孩子,是因为放家里没人带吗?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女士忙问:“您买这黄瓜吗?”我指着三轮车上的孩子问:“孩子怎么啦?”女士回答:“不怎么……”我立马意识到如此提问太唐突了,赶紧改口:“就剩这三堆儿黄瓜了吗?”女士忙答,是。“我都要了。天这么凉,你娘儿俩快回家吧。”女士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借去车上拿装袋的机会,弯腰轻轻跟孩子说:“快谢谢爷爷!”孩子立马起身:“谢谢爷爷,谢谢爷爷!”我突然心头一震:这娘儿俩苦等卖这三元钱,会不会是因为生活很困难……“老人家,这些黄瓜装一袋有点沉,我给装了两袋,您可俩手提着,轻松些。”女士把两袋黄瓜递到我手里,又深深地说了声谢谢。我说,你们种菜卖个钱不容易,我得谢谢你们啊!
返程路上我就想,种菜人起早贪晚,风吹日晒,很不容易,可他们那么认头,那么容易满足。我花钱买黄瓜,只是多买了点儿,就为他们早点回家,仅此而已,却让她们大人孩子心存感激,咱能不换位思考,能不向她们道一声辛苦,能不尽力帮她们做点儿事吗!真是不巧不成书。翌日晨,我又来到农贸市场的那个地方,见一位男人守着三轮车盘上的一堆儿苦瓜,也就五六斤的样子。我瞅了瞅他,他向我点了点头。我问:“你是不是急着卖完这些苦瓜就回家呀?”他说,是,得赶回去浇地。我说:“这些苦瓜我都要了。”他面带微笑称完苦瓜,我付了钱。他突然冒出句:“真幸运,真幸运啊!”
我听罢有点儿懵,他忙解释说:“昨天我老婆带孩子来卖黄瓜,碰上跟你一样的好心人了,今天我也让碰上了,看来县城来买菜的好心人多啊!”我说:“没错!咱县好人多,全国也是好心人多啊!对吧?”他乐了,我也乐了,附近卖菜买菜的都跟着乐了。回到家,我述说了这两天买菜的体会:开始啊,是卖菜的不容易感动了我,我的举动又感动了卖菜的,这相互的感动是双方都难得的享受,是不是很幸福?你不也做过这样的事吗?土生土长,心地善良的老伴甜甜地笑了,她也融入到了这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感动的的幸福氛围之中了。
作者简介
陈文升:河北青县人,原青县政协常务副主席,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杂文学会会员。在职期间,善于将写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被各刊刊级报用的新闻文学稿件达数千篇,多次被评为县市和省先进个人。退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杂文集《茶亭小语》、散文集《故乡情思》、《拥抱夕阳》、《托起朝阳》、《续写之乐》等专著。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