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你有被推销过么? 都是骗你钱!
车辆动力不好,店家会给你推销火花塞;车辆积碳严重,店家会给你推销火花塞;车辆油耗高,店家会给你推荐火花塞;发动机抖动,店家会给你推荐火花塞。
貌似火花塞是“一药治百病”了。而且现在很多店家抱着“点火越好车子性能就越高”的理论,给车主推销各种各种造型奇特,设计夸张的火花塞产品,美名其曰“顶级”,并冠以一颗三位数的惊人价格。
那么那些所谓的“顶级产品”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实际作用?今天我们来“正面刚”一下相关产品。
冬季气候干燥,我们往往会因为触摸到金属物体而被电击。有人注意到没?当你触碰到比如大块的不锈钢板平面的时候,也许你没被电到;而遇到尖尖角角的部位时,还没完全接触到,就被打的跳起。特别是在漆黑的夜晚,甚至可以看到蓝色的电火花。
其实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尖端放电”原理。按照物理书中的描述,电荷都在导体的外表面。而且分布并不均匀,导体外表面凸出的地方电荷密度大,越是尖锐的地方电荷越集中。电压达到一定高度后,击穿空气产生电弧。因此,不管避雷针也好,还是学校里的放电实验仪器,都是做成针尖形状的。
2个钢针,针尖对准针尖摆好,相互保持一定距离,2个钢针屁股后面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就构成了最最纯粹的“尖端放电”装置。只要电压足够高,你就可以在2个针尖之间看到一条明亮的电弧。这也是火花塞的雏形。
至于我们日常见到的火花塞,电极貌似不是针尖啊,而是一条大约2~3毫米直径的棒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温度和压力极高,况且火花塞跳火的瞬间,本身电弧温度就很高了,如果真做成针尖,那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烧坏。考虑到使用寿命,不得不把电极做粗。
后来呢,为了使火花塞更接近尖端放电,科学家尝试使用铂金材质来制作火花塞电极,因为铂金的熔点比传统铜镍合金高得多,自然耐热耐烧蚀性能强的多,电极就可以相对做的更细。于是乎,铂金火花塞便问世了。
随着电极的进一步变尖变细,铂金的耐烧蚀能力也不够用了,这时候,铱金材质的电极开始越来越多见,电极进一步开始往“针尖”状态接近。
但是,尖端放电,毕竟是“2条钢针面对面”,中心电极做成针尖了,侧电极也得跟上啊不是?想法虽好,但做起来很难。要在弯曲的侧电极上焊接贵金属的针状电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要把2个电极精确对准咯,那是更难了。于是人们一般用一小块贵金属代替针尖来作为侧电极用。到了这时候,双铂金、双铱金之类的产品也就诞生了。
但随着激光焊接工艺的成熟,以及加工精度方面的提升,中心电极和侧电极,全部做成“针尖”的产品也问世了。我们称之为“针对针”双铱金火花塞。
目前日本高端火花塞品牌有此类产品,国产顶级火花塞产品中也开始有此类产品了。
随着汽车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各类改装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可以在市场上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火花塞:多个侧电极的、延面点火的、铱铑电极火花塞的、还有各种造型诡异的火花塞。
他们宣传广告里基本都会写:点火能量更大,发动机可以爆发出更大功率、省油节能、动力强……然而,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价格昂贵。
先说说多个侧电极的火花塞:多极火花塞,在很多广告语中都会说成是“同时有几条电火花工作,所以点火能量很大”。
但事实上,不管你有多少侧电极,跳火的瞬间,只有其中1个在工作,其他几个都在休息。哪一个侧电极消耗的厉害了,换另一个上,所以寿命比常规铜镍合金火花塞长很多,仅此而已。
再说说其他五花八门的火花塞:不管你什么设计,按照常规物理学常识,没有任何一种火花塞的性能会比“针尖对针尖”来的直接。至于点火能量一说,更是天方夜谭!火花塞是用来点燃汽油油雾的,而不是用来对外输出功率的!因此我们只需要火花塞可靠的点火就可以了。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 —— 失火率。我们假设一颗火花塞通电100次,它有效跳火99次,那么我们就说:这颗火花塞的失火率是1%,从物理学原理来说,世界上还不存在失火率低于“针尖对针尖”火花塞的产品。
那些五花八门,价格昂贵的改装火花塞,都是一些没用的噱头,作为商业营销的卖点罢了,妥妥的选单电极的名牌货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