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初寒雪新,渐入佳境
品茗读书行走拍摄
一意孤行旅行去
烟儿寄语
微信改版,.为了长情的陪伴,请点击上方“烟儿的深居与行摄”-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谢谢支持啦。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立春,立夏,立秋合成四立。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食俗
北方,立冬时,包饺子,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而在我们潮汕,立冬这一天要吃甘蔗“立冬食甘蔗,一年无病痛”
养生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滋补原则:
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
明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苏辙《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紅葉滿階丘。
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黃花不負秋。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 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渐入佳境
文 似水若烟
北方降雪,南方降温,而冷空气到了广东就凉了。
虽是立冬,白天气温28摄氏度,晚上也是20度以上。
倒是早晚东北风起,有了些许秋的萧瑟。盛夏以澜,清秋方至。
咏甘蔗
绿阵连烟垠,风雨化精节。
玉露含青紫,沁彻哲人心。
立冬,北方吃饺子,好吃不过饺子,小小一个饺子,包罗万象,荤素搭配,以仪式感迎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而我们这里,立冬食甘蔗,一年无病痛。记得小时,家乡还有一句俗语“进柑园,会死;进蔗园,没事。”意思是小时候物质匮乏,好不容易跟着大人去摘成熟的果实,肯定会偷偷地摘来吃,而柑性寒,少吃可以生津止渴,润燥,和胃,利尿,醒酒;但吃多了,会胃疼肚子痛。而甘蔗性平,又富含人体所需的蔗糖,在那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吃再多也不够人体的消化,顶多也就多上几次厕所。可以放心让孩子们偷吃。而甘蔗可以制作蔗糖,听说这一特产,我们这里还曾风靡一时呢。
小时候,立冬这一天,自家田园有种的,会拿几根回家,自家没种的,要上街买。吃过晚饭后,大家会围在一起吃甘蔗。想来,也是满满的仪式感。直到俩小子上小学,我们都会遵从这个传统,但给他们吃的甘蔗,是母亲剥了皮,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青花盘里,刚好可以放进嘴里咀嚼的长度大小。他们小的时候,怕把甘蔗汁弄脏了衣服,大些了,他们又不爱吃,只能以如此精致的外貌吸引了。
甘蔗
[宋] 苏轼
老境於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
笑人煮积何时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听说这首个诗涉及到两个典故,话说古时候北方没有甘蔗,有北方人见到以为是竹子,砍断想做吹火筒,却发现是实心的,根本没法帮助烧熟饭菜,咬一口,意外发现这竹子还是甜的。
还有一个典故是说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是从梢吃起,再到根部,别人问之,则曰:渐入佳境。就是说这样吃越吃越甜。后人有用“蔗尾”比喻先苦后甜。
苏轼说,人生渐入老境,就象这甘蔗从根到稍一样,越来越不好,这甘蔗生长在深秋破败的石崖边,跟我一样性子是那么的顽固执拗。可笑北方人不识甘蔗,以它为吹火筒帮助做饭,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煮熟饭啊,还错把它当一根根青青的竹子生吃了,真是可笑。
记得大小子上高中时,有一位同学是外地,打电话问他甘蔗要怎么吃?这样一个问题不单不盛产甘蔗的同学不知道,就是生于甘蔗之地的我家大小子也不懂,但他不懂装懂,故作内行地说:“连着皮吃呗”他本来是想故意捉弄同学,没想到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甘蔗不就是连着皮吃么?他吃惯了剥皮切段的甘蔗,反而不懂得甘蔗的真正吃法。在我们小时候,哪怕是甘蔗皮也要反复咀嚼,不放过一滴甘蔗汁的。
“食蔗,忍冻”甘蔗洗净,一根切成几段,吃的姿势就如吹笛子一样,对着嘴,就着皮一咬一撕,皮就下来了,然后一边咀嚼一边要吮吸里面的汁,肩膀一抖一抖的,就如一个人在忍受寒冷一样,又因为吃甘蔗需要力气,又进了热量,自然也更加耐寒一些。
后来不知怎么的,当年怀大小子的时候,一吃甘蔗就头晕,好像有吃甘蔗也会过敏一说。从此,又因为牙口再也没那么好,吃过又不舒服,便再也没吃,今年立冬,更是连这习俗也免了。
想来古时候,每一个节气与传统节日都会有相对应的仪式与祭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失传,有的遗失,有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慢慢的就把这些传统给遗忘了。传承的东西本就如此,不是在时代的变革里发扬光大,就是在时间的推移里慢慢消亡。要不怎么说,存在,就是硬道理呢。所有能够留下的东西不是适应了当今,就是本身有过硬的本领。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过了立冬,就是初冬的开始,牵挂的你,记得要保暖添衣哦。
别了浓烈的秋光绚丽,即将迎来简洁明朗的冬季景色,而我所在的小城,却是一年四季的常青常绿。尽管生机,难免单一。冬天一到,看雪的心,便蠢蠢欲动了。
你,那里下雪了吗?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21时38分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烟儿的深居与行摄
ID:ssry526
似水若烟
新浪十大文学名博
喝茶读书旅行拍摄有颗少女心的70后与岁月如何温柔相待
一意旅行
你的旅行一定要有喝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