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树林:生命的辩证法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
石树林
01
人的生命是一个大系统
人的生命是一个大系统。医学界一般把人体分为两大类十个系统。第一类,基本功能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一是骨骼运动系统(骨、骨连接、肌肉,人体内有206块骨头,639块骨骼肌);二是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动脉、静脉、血液、毛细血管、淋巴结、淋巴管、淋巴液);三是呼吸系统(肺、气管、咽、鼻);四是消化系统(口腔、牙齿、舌、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肛门、阑尾、肝、胆、胰腺、腮腺、舌下腺);五是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六是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部、阴囊;前列腺、睾丸、精囊腺、输精管、阴茎)。第二类,调控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一是感官系统(眼、耳、鼻、舌、皮肤);二是神经系统(脑、脑干、延髄、瘠髄、脑瘠液、神经);三是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性腺);四是免疫系统(脾脏等)。人体内还有四大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也有的把人体内分为九个系统。人体内无论是十个系统还是九个系统,都集中于人体这个统一体中,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并按自身规律不停的运动着。各个系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生命的不断发展。各个系统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消化系统的问题可能会引发循环系统的毛病,呼吸系统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毛病。以前人们常说“屁多肝不好,汗多肺不好,尿多肾不好”,讲的就是这种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这就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维护人的生命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从系统论出发,充分考虑系统内部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综合治理。既要充分注意它的特殊性,把握好各个部类和系统的特点,因人而论,因年而论,因时而论,因性而论,更要研究它的普遍性,找出它的一般规律。既要精心治疗甲系统的毛病,又要防止和避免可能对其它系统造成的损害,趋利避害,防止顾此失彼。
02
人的生命具有二重性
03
人的一生有着三条生命线
04
生命在于平衡
05
生命是人体内阳气和阴气搏弈的结果
06
意念对人的生命健康十分重要
07
正确认识和处理疾病治疗中的六个关系
人们生病以后就要及时治疗,但是疾病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因此,有六个方面需要弄清其区别,以便对症下药,有效医治。一是要弄清周期性身体毛病与突发性身体毛病的区别。人的一生中难免有生病的时候,但生病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周期性的毛病,另一种是突发性的毛病。对于周期性的毛病,要根据疾病形成的原因,找准病根,及早预防,缓解病情,延缓周期,从长计议,制定治疗方案,逐渐治愈。对于突发性的毛病,要及时诊治,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尽量争取一次治愈,不落病根。但是,对于突发性毛病也要作具体分析,有的突发性毛病可能是逐渐积累的,由量变产生质变,因而出现突发性。这种突发性毛病应引起高度重视。也有的突发性毛病是由某个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偶感风寒等,人体内本身具有一种自愈机能,也就是说人的有些毛病用不着去看医生,自己就会慢慢恢复。当然,如果持续存在、不断加剧,就得赶快去看医生。二是要弄清身体疾病与功能退乏的区别。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开始多了起来。老年时期的毛病有两类:一类是身体确实出了毛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另一类是功能性退乏,如骨质疏松痛、尿频、夜尿等。对身体的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求医治疗;对功能性退乏,治疗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只能采取护理保健措施,尽量缓解症状,延缓退乏速度。老年人要学会区分这两类毛病,千万不要把功能退乏当成疾病治疗,如果过度治疗,只能越治身体越差。三是要弄清基因与诱因的区别。基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往往具有先天的遗传性。诱因是引发疾病的某种直接原因。基因遗传具有必然性,诱发因素具有偶然性。既要着力防止不良的基因遗传,又要尽量减少诱发病情的直接因素,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四是要弄清剧烈治疗与保守治疗的区别。人患了疾病是需要治疗的,但方法有剧烈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长了瘤子,马上动手术割掉,是剧烈治疗;用药物慢慢控制调理,是保守治疗。激烈治疗往往容易导致过度的治疗。采用哪一种治疗方式,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病人自身身体素质及疾病的特症来确定。有些情况需要采用剧烈治疗,快刀斩乱麻可能会更有效果,而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保守疗法会更有效。有的毛病就像个马蜂窝,你不撞它,它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跟你相安无事,但如果你撞了它,它可能就会疯狂反扑。如果过度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加快生命的终结。五是要弄清身体疾病与药物反应的区别。常常有些疾病并不是身体患病,而是因为药物的反应。人们生了病,找医生开药吃,药物只要对症,肯定会对治疗疾病有所帮助。但是,任何药物都是会有程度不同的负作用的。是药三分毒。比如有的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咳嗽,有的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出现胃痛、呕吐、腹泻等。这些负作用可能会因为人们身体的个体差异,反应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人们不能及时地识别生病与药物反应的区别,就会误把药物反应当成疾病治疗,结果越治越严重。六是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的区别。西医与中医是目前人们治疗疾病的两种基本方式,各有长短。西医见效快,但往往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负作用比较明显;中医见效稍慢一点,但往往突出系统治疗,注重治本。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任何把中医与西医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到具体的人,应根据病人的患病情况来确定采用哪种治疗方式为主。
08
人生要坦然面对生死
作者简介
石树林,笔名老沐,湖南省岳阳市退休干部,教授。曾著有《理论耕耘三十年——石树林理论文集》《人生漫步几度秋——-石树林生活散辑》《开启心灵的钥匙——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人生感悟》等文集和专著,先后在《人民论坛》《中国领导科学》《湖南社会科学》《求索》《领导科学论坛》《湖湘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