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生:浅谈“年俗”的传承与演变(一)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历数千年,传承后世诸多以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的风俗习惯,简称“年俗”。这些年俗的内容涉及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各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等。她承载着民间信仰、哲学、道德、娱乐、教育等内容,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地各类年俗有传承,有革新,有替代,有消亡。其中也有些年俗,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理想信仰、道德准则的转变,而改变了原始寓意且习非成是。本文从民俗文化研究的角度,追本溯源,并及“年俗”的传承与演变,浅谈一己之见,乞与诸位民俗爱好者切磋。

一、“过年”习俗

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过年的隆重,就在于它处在新旧的时间界点上。人们要进行祭神、守岁、拜年、逛庙会等种种活动,活动内容涉及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各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等。历经数千年,这些活动的内容,渐成习俗,称之为“年俗”。

就全国各地而言,民间“年俗”众多且各有地方特色。在我们合肥地区,也有南北乡之分。但其主题上,诸如吃“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送灶”,年三十晚上祭祖,吃年饭、包“压岁钱”, 除夕夜“守岁”,正月拜年,正月十五吃元宵、闹花灯等等,基本上还是大同,只是一些细节上小异。

(一)信仰习俗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古时,祭天祈年是信仰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过大年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年期间,祭天地、拜各路神明的习俗基本消亡。唯有保留的还有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和除夕夜“祭祖”。

1.腊月二十三“送灶”

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源于远古时期,族人猎捕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猎祭”。古汉字“猎”、“腊”通用,故又称之为“腊祭”。《史记·秦本记》:注:“腊本祭名,古在十二月间行之。秦时以十二月为'腊月’,后世因之。”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又称“过小年”。据典籍记载:古时“送灶神”和“接祖”的时间是“官三、民四、船五”,即宫廷及官府腊月二十三、民间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乡船民腊月二十五。直至清雍正年间,皇家将“送灶”和“祭祖”合并在同一天进行。但民间仍然没有全部统一。

旧时,家家户户砌锅台,在竖砌烟囱时都得设计一个小小的灶壁神龛,又称“灶公庙”,专供灶王爷神位。没有灶壁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神像有的只是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门负责管理民间的灶火,同时负责监察每家每户在一年中善恶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作汇报。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又称为“祭灶”,祭灶有素祭和荤祭之分。素祭多为糖饼糕点、枣、栗、核桃等,荤祭则用鸡、鱼、肉三牲。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灶壁神龛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上天奏善本,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一家人先到灶房,灶面上收拾的干干净净,依序摆放祭品:七个用米粉特作的“送灶粑粑”,一碟米糖、一碟切断的干草、一匹纸马。这些祭品分别为:米糖是专门给灶神上天准备的干粮,纸马是灶神的坐骑,干草是给灶神坐骑准备的草料,“送灶粑粑” 就是托灶神带上天的礼品了。然后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焚烧金箔、元宝,放鞭炮,全家人轮流跪拜,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爷”上天。与此同时,一家之主还要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请他在向玉皇大帝奏报本家庭一年来的善恶言行时,多多美言,以求得到赏赐或宽恕,并保佑来年四季平安。

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王爷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2.祭祖

除夕祭祖,是最为隆重的“年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 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

祭祖,民间又称“接祖”,即接已故先人回家过年。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堂屋”正厅,没有祖先牌位的,也要贴上一幅“中堂画”,画前设置香案(供桌)。

祭祖的时间一般多在“大年三十”日落酉时左右(即下午5至7时),在家庭的正厅,按家宴摆上酒席(有区别与祭神用三牲祭品),在大门楼上挂灯笼,由男性长辈按先人字辈长幼呼唤:“请XX爷爷(奶奶)回来过年啦!”然后合家男女老少跪拜磕头。祖先吃饭时,全体老小肃穆安静,并禁止小孩动祖人坐的条凳。唯有年迈的祖母或母亲口中时而念叨,不外乎:祖先的辛劳美德,家里添丁进口、小辈升学等喜讯,请祖先保佑后辈无病无灾读书聪明等等。有些人祈祷中捎带牢骚:“再不保佑媳妇生个孙子,明年不接你回来过年了” 等等,与老祖宗的这种对话,亲切而不神圣,完全是家庭氛围。大约几分钟后,最长者宣布:祖先吃完了,并将酒洒在香案前,然后才能将桌上的饭菜撤掉,重新安排年夜饭。

旧时,年三十接祖先回家“过年”,要到正月十六才能“送祖”。从大年初一开始,每日早晚进香、献供新茶。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

尽管这一切是虚拟的、象征的,但却能唤起人们对亲人的追忆。这种温馨的伦理情感,影响着现场耳闻目睹的子孙。启示后人,“怀念故人,不忘先祖”。 在“怀旧”的同时,激发人们的“乡愁”,“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合家团圆。春节让我们回到了生命的原点,最终汇流成中华民族亘古不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团聚,强固了家族的内聚意识,保证了家族的绵延。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它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中国文明的悠久传承与中国家族社会绵延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3.迎新祈福

迎新祈福,是民间过年内容最为丰富、形式最为多彩的“年俗”。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扫尘”(即大扫除),里里外外,包括家具和日常用品,都要清理、洗刷干净;所有男性,腊月都要剃头;男女老少年前全部洗澡。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过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清扫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除夕当日,家家户户挂红灯笼,贴年画,贴春联(俗称“门对子” ) 、桃符(俗称“门庆” ),“门神”和“福”字等。有些地区在贴春联之前,还要用浸泡有马齿苋的水擦洗门槛,以驱逐邪气。

除夕夜,给“压岁钱”是重要“年俗”之一。压岁是过年风俗中特色的祈福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面我将要专门阐述);除夕夜“守岁”,屋内灯火通明,家人团聚在一起,或谈唱、或打牌,直至夜半子时(零点),新的一年到来方可休息。有的地区,吃过年夜饭后,就用写有 “万事如意”、“四季平安”等吉祥语的红色封条,把前后门封起来。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放“开门炮”时再揭去大门封条,后门的封条要到正月初七日才能揭去。

大年初一清晨“放开门炮”迎接新年。所有人们在大年初一这天全都换上崭新的服饰,经济再困难的也要给家人换上一双新鞋。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多少都有些倒霉的事,穿新鞋即可在新的一年里防止走霉运。穿双新鞋袜踩出好运,是人们对新一年新生活的好彩头!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即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年前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总之,除旧更新,迎新祈福。是一种信仰,是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幢景,一切从新年新生活开始。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二)生活习俗

“年俗”中,生活中的饮食习俗是“主旋律”之一。每当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在农村,杀年猪、磨淀粉、扯挂面、做豆腐等,平时舍不得买、舍不得吃,过年时都要尽其所有。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美味佳肴琳琅满目,特色小吃应接不暇。且都赋予一定的寓意和“年味”。

1.腊八粥

腊月八日吃“腊八粥”,亦源于“腊祭”。据典籍记载,此俗盛行于宋朝。

在民间,关于“腊八粥” 的由来有多中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诸如释迦牟尼吃粥道成佛说。据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为纪念佛祖,在佛教界,每逢此日,佛寺僧众都要诵经演法,取香谷及干果等熬粥供奉斋僧。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佛粥”。 宋朝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在安徽,还有“腊八粥”是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忆苦思甜;在我们合肥市,民间食腊八粥又有崇尚勤俭节约的寓意)。

最初的“腊八粥”仅用米和红豆煮制,逐渐发展到五味粥、七味粥。后来发展到要用糯米、红枣、红(绿)豆、莲子、桂元肉、花生仁、红绿丝、糖等8样食品熬制而成,故又有“八宝粥”之称。“腊八粥”不仅仅是自家人吃,亲友邻居相互邀食或赠送,有祝安乐、贺团圆之意。

2.“送灶粑粑”

腊月二十三吃“送灶粑粑”,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芜湖、马鞍山等地所特有的“年俗”之一。据相关典籍记载,二十三“祭灶”的“祭品”多为糖果糕点或鸡、鱼、肉三牲。而在合肥、芜湖沿江两岸城乡多为用米粉特作的“送灶粑粑”作为祭品。有的地方是除了其他祭品之外,做“送灶粑粑”是给灶王爷回程作干粮用的。

“送灶粑粑”用籼米、糯米为主料制作而成。每当腊月二十三,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神。人们把粑粑盛在大盘里,放在供奉“灶神”的神龛里,然后点上香火,放鞭炮,欢送灶神上天。灶神送走后,全家人即可进食粑粑。如今,尽管“送灶神”少了,但腊月二十三吃“送灶粑粑”的习俗依然流行甚广,且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食品。

3.吃年饭

吃年饭,又称“年夜饭”、“团圆饭”。是“过年”家家户户最庄重、最热闹的时刻。年饭食物非常丰盛且十分讲究,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全国南北各地不同,且各有讲究。如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4.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可以说是全国在“年俗”中最为统一的饮食习俗。元宵在民间又称“汤圆”, 至于为什么叫“元宵”,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汉武帝最为亲信的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年俗”里,对吃的名称、方式方法即寓意极为丰富。诸如:大年三十早上要煮很多的饭,用蔑萝盛装起来,叫“隔年陈”、“ 隔年饭”,寓意家中富裕,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另又因为正月初一至初三不“下生”(即不煮生的食物),这三天就都要吃“隔年陈”。过年吃年糕,与“年年高” 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吃面条,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接待前来拜年客人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五香茶叶蛋,叫吃(拿)“元宝”,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等等,等等。可谓品种多,名称新,寓意深。是“年文化”之精髓,“饮食文化”之大全。

(三)游艺习俗

游艺习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中国民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定节日娱乐活动,如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划龙船”,重阳节“登高”等。“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所有的民间文化艺术和技艺都集中展示,其民族元素最多,文化气息最浓,普天同庆,四海共乐。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灯节”,是过年的压轴戏。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张灯结彩。各地举行灯会(古时灯会从十三开始,十六结束)。灯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有灯展,集中展示各种花灯;有流动演出,挨家挨户表演;还有庙会,唱大戏,放孔明灯,燃放焰火,等等。什么狮子灯、龙灯、虾子灯、车上轿、花挑子灯、“旱地行舟”等等,深受地方群众欢迎。

旧时地方灯会由民间艺人组成,借机获取微利。灯会开始前几天,灯会组织者请地方上享有一定威望的长者或名人,到各家各户送“灯贴子”,只要收到“灯贴子”,不论其灯会的水平、质量如何,都要准备薄礼(一般有现金、香烟、糖果糕点、鞭炮、蜡烛、红绿彩布等)“接灯”,故民间流传有“不看玩灯者,只看送贴人” 之谚语。

元宵节一过,整个“年”才算过完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汪德生,笔名罗鸿。现为中国民俗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合肥市社科联委员;庐江周瑜研究会常务理事,庐江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公开发表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杂文等各类文学作品,以及理论研究文章200余篇,近百万字。多篇作品被收录入《中国世纪颂》、《中国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选粹》、《新时期杂文选粹》、《新中国一日》等大型丛书并获奖。2004年,出版文集《砂石集》。先后担任续修《庐江县志》(1986~2005)、《今古庐江》、《诗词中的庐江》副主编,《庐江县交通志》、《庐江人物》、《庐江民俗》主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

  • 【祝福】小年来到,略说小年!

    一年一度的小年又来了,不过在不同地方可能会有一天之隔,有的过腊月二十三,有的过二十四.不过,无论过哪一天,对于小年本身的意义没有不同的."小年"这一天,相当于即将到来的" ...

  • 【心安之处随笔】祭灶火爷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祭灶火爷 --小年习俗 文|心安之处 民以食为天,食安则民安.自古以来,中国就形成了对灶神的崇拜.在远古时期,先民住在山洞,有一堆火,烧些猎物,野果,野麦 ...

  • “年”味的回忆

    "年",是中国最大的节日.历史上年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今天的年逐渐平淡.年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年成,这可以在古文字中找到根据,甲骨文中的"年"字写成"禾&q ...

  • 汪德生:浅谈“年俗”的传承与演变(二)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二."年俗" ...

  • 浅谈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如此,一个不知祖姓的家族是也没有文化的表现.人之有祖,木之有本,物本孚天,人本孚祖,自然之理.从只认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母系制演绎到今天的人类发展,社 ...

  • 浅谈泉州锡雕的传承与保护

    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中国的锡雕艺术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南方代表的花雕,另一派是北方代表的素雕.泉州锡雕作为江南花雕的代表,运用铸造做法,使得色彩鲜艳,构型细腻精美,呈现出了灵活秀 ...

  • 浅谈周易筮法的流派演变

    浅谈周易筮法的流派演变

  • 浅谈;明清瓷底足演变|青花|圈足|瓷器|龙纹盘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q ...

  • 由商鞅重农抑商思想,浅谈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演变轨迹

    重农抑商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经济思想,它自商鞅首倡时开始活跃,一直发展至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当今社会,国家关注的" ...

  • 汪德生:浅谈座次礼仪习俗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座次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 ...

  •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 汪万涛:浅谈记叙文中的抒情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