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阳方子大汇总,拿走不谢!
肾阳 ,中医名词。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肾中精气是机体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各个方面的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不足治疗方剂,在六味地黄丸家族漫谈中大略叙述,不在重复。今就肾阳(精)不充,不足略加陈述。
补肾方剂首推张仲景八味地黄丸,即肾气丸。综合《金匮要略》条文,肾气丸治疗虚劳腰痛,男子消渴,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妇人转胞,烦热不得卧,而反依息者。 我曾经专文写过肾气丸没看的可以去看看——纵横二千年补肾方,能治31一种病,介绍给你!
后世在肾气丸基础演化出十味地黄丸,即桂附地黄丸倍用桂附加芍药元参各四两。陈修园曰:此孙真人(千金翼方)也。芍药能敛木中之大气,以归其根;元参能启水中之精气,以交于上。故加此二味于八味丸中,一以速附子之下行,一以防肉桂之上僭①。凡口舌等生疮,面红目赤,齿牙浮动,服凉药而更甚者,此为秘法。
十补丸来源《济生方》即是肾气丸加五味子鹿茸,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聋,慢性肾炎,前列腺肥大症,夜尿增多症,产后尿潴留,功能性闭经症,性功能衰退症,早衰症等。
对比十味地黄丸侧重阴中求阳,而降虚火;十补丸侧重阴中求阳而补肾阳,肾气丸自然补肾气。
济生肾气丸也是出自《济生方》 由肾气丸加车前子牛膝,治疗肾气虚衰,腰脚浮肿为主一类疾病。
右归饮张景岳方子,肾气丸去三泻茯苓丹皮泽泻加枸杞子杜仲炙甘草。用于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泻,脉弱;以及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
【加减】 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入参、肉豆蔻;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
张氏方也是在仲景肾气丸基础加减而来的,只是去了泻药纯补力量较强!
肾阳不足,固摄无力,往往有大便不禁,小便或频或涩。妇女白带,男子遗精滑泄为主一组见证。临床古代医家研究一些有效方剂。
水陆二仙丹,来源 宋《洪氏集验方}。
芡实 金樱子 . 上药各等分,将芡实研末,金樱子熬膏,拌和制成丸。每服6~-,9克,日服2次,盐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涩止遗。主治肾虚遗精,滑精。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膀胱癌,妇女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
例如。(1)遗精 本方合知柏地黄丸,治疗由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属于肾阴亏虚,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红少津、脉来弦细带数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膀胱癌 本方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膀胱癌证属脾肾气虚,见尿血、排尿不畅、淋沥不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辄气短、舌淡有齿痕、脉象沉缓者。
缩泉丸出自《魏氏家藏方》,有山药乌药益智仁组成。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冷,不能约束小便,故小便频数或遗尿。益智仁温补脾肾、涩精缩尿;乌药温膀胱助气化止小便频数;山药健脾补肾,肾气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复常,尿频遗尿自可得治。
中国药典四神丸,有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大枣五味组成。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我曾用此治疗一例老年糖尿病人腹泻不禁,疗效极佳。
《中国药典》:青娥丸
处方杜仲(盐炒)480g 补骨脂(盐炒)240g 核桃仁(炒)150g 大蒜120g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鉴别:水陆二仙丹侧重平补脾肾,主治遗精滑精;缩泉丸侧重补肾缩小便;四神丸侧重补肾治腹泻,青蛾丸治疗肾虚腰疼,这些小方各有特点临床效果确实不要忽视。
真人养脏汤治疗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由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十味药组成。
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君臣相须为用,体现“急则治标”,“滑者涩之”之法。然固涩之品仅能治标塞流,不能治本,故佐以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合用温补脾肾以治本。泻痢日久,每伤阴血,甘温固涩之品,易壅滞气机,故又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调气醒脾,共成调气和血,既治下痢腹痛后重,又使全方涩补不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合参、术补中益气,合芍药缓急止痛,为佐使药。
温病条辨安肾汤,寒湿篇云: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安肾汤主之。
凡肾阳惫者,必补督脉,故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但以苓、术二味,渗湿而补脾阳,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肾者,肾以阳为体,体立而用安矣)。
安肾汤方(辛甘温法)
鹿茸(三钱) 胡芦巴(三钱) 补骨脂(三钱) 韭子(一钱) 大茴香(二钱) 附子(二钱) 茅术(二钱) 茯苓(三钱) 菟丝子(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大便溏者,加赤石脂。久病恶汤者,可用贰拾分作丸。
方子当中以鹿茸葫芦巴补骨脂韭菜籽菟丝子附子温阳补肾;苍术茯苓祛湿,属于脾肾双补侧重补肾阳。本方对比真人养脏汤侧重补脾,各有特点。
温病条辨对于脾肾阳虚腹泻也有一方双补汤,原文云: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双补汤主之。
老年下虚久痢,伤脾而及肾,食滑便溏,亦系脾肾两伤。无腹痛、肛坠、气胀等证,邪少虚多矣。
故以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甘温而淡者补脾渗湿,再莲子、芡实水中之谷,补土而不克水者也;以补骨、苁蓉、巴戟、菟丝、覆盆、萸肉、五味酸甘微辛者,升补肾脏阴中之阳,而兼能益精气安五脏者也。再本方对比真人养脏汤脾肾阳虚基础治疗腹泻有肛坠腹痛等见证!
外科疮疡阳和汤,补肾阳消脓肿。
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本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所致,治疗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主。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肝肾阳虚暖肝煎: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木香亦可)、茯苓。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本方证因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若肝肾不足,则寒易客之,使肝脉失和,气机不畅,故见睾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气痛诸症。治宜补肝肾,散寒凝,行气滞。方中肉桂辛甘大热,温肾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二药合用,温肾暖肝散寒,共为君药。当归辛甘性温,养血补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肝益肾,二药均补肝肾不足之本;乌药、沉香辛温散寒,行气止痛,以去阴寒冷痛之标,同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生姜辛温,散寒和胃,皆为佐药。综观全方,以温补肝肾治其本,行气逐寒治其标,使下元虚寒得温,寒凝气滞得散,则睾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气痛诸症可愈。
千金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陈无择《三因方》说:如加附子,则其效益佳。
独活三钱(9g)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肉桂心 防风川芎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钱(各6g)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肺肾虚寒可以选用阳和汤,其中麻黄干姜温宣肺气,鹿角胶地黄肉桂补肾阳;白芥子温化寒痰;甘草调和解毒,恰好符合肺肾阳虚。
心肾阳虚典型方为四逆汤,临床表现四肢逆冷,腹泻脉象细微。其主要病机心阳不足肾阳也亏。以附子温补心肾阳气以心为主,加干姜温脾止泻,炙甘草调和解毒缓和药性。如果兼有气虚加人参益气扶正固脱,阴虚合生脉饮,临床还可以加山萸肉龙骨牡蛎加强收敛作用。
脾肾阳虚前边已经描述不少,比如真人养脏汤,双补汤,水陆二仙丹。因此这里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