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不去挖地窖抗寒,而是在户外被冻死?史学家:没有机会
生活在农村的很多人都知道,地窖是个好东西,不仅冬暖夏凉,还可以储存粮食。夏天地窖凉爽,可以避暑,冬天地窖温暖可以过冬。而古代,没有如今的温室效应,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许多穷苦百姓被活活冻死,为什么他们宁愿在户外被冻死,却不肯去挖地窖抗寒过冬?
李煜的《捣练子令》中有这样一句:“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所谓寒砧其实是古人制作“棉衣”的一种过程。李白的《秋歌》中也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也是如此。
我国古代不仅非常寒冷,棉衣的发展也极其落后,宋朝棉花才引进我国,等到棉花大面积种植,人人都穿上棉衣时早已到了明朝,随着黄道婆改进纺织车,才让人们能后在大冬天感受到一点温暖。而在此之前,人们都是“捣草为衣”,妇女将织好的布帛填充葛麻和纤维,然后用木槌一遍一遍的敲平,让衣服柔软熨帖同时也能够防寒保暖,因此被称为“捣衣”,也叫作寒砧。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虽然有一定的御寒功能,但是在零下几度的北方完全不够保暖,因此古代有钱人都身穿狐裘皮草,但是那些穷苦人家就不得不靠着自己的体格来抵抗严寒。也因此许多撑不过风雪的穷人都死在了冬天,这也是“撑不过一个冬天”的由来。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挖地窖抗寒,等过了冬天再出来?
其实这种想法与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异曲同工之妙,大冬天天寒地冻,就连活动都展不开,如何能够挖一个地窖。因此根本没有机会挖地窖,在户外那些没有保暖措施的穷人都冻得差不多了。
看到这里,又有读者提出疑问,既然冬天不方便挖,何不在夏天就提前挖好,等到冬天就直接使用。确实如此,在古代也有许多人是这种想法,他们夏天就提前挖好地窖,冬天躲在地窖中过冬足不出户。但是不出意外,他们最后还是死在地窖中,原因则非常残酷。
古代的“饥寒”为什么要将“饥”排在前,原因就是“饥饿”远比寒冷可怕,在古代冬天最致命的并不是寒冷,而是饥饿。冬天饿死的人远比冻死的人多得多,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冻死的尸骸真的是因为寒冷而死,杜甫为何要说“酒肉臭”?
原因就是在古代,饥饿会使得人体内的热量快速消散,没有食物就无法补充热量,最后导致人在寒冷和饥饿的双重煎熬下去世。而古代农作物产量低,冬天又是停产时间,因此物价上涨,许多农民都吃不起饭,又没有田地可种,因此必不可少要外出充当劳力,赚钱养家。
白居易笔下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正是这个道理,卖炭翁原本身上就穿着单薄的衣裳,却还想天再冷一点,让自己的炭火更值钱。所求者何?不过养家糊口而已,为了填饱肚子养活一家人,劳苦大众不得不外出工作,谁还能够窝在地窖里度过一个冬天。
毕竟人不是乌龟狗熊,没有冬眠的能力,唯有外出工作才能够免受“饥饿”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宁愿外出在户外冻死,也不去挖地窖抗寒的原因。挖地窖同样是一死,与其没有希望的饿死在地窖中,不如外出拼一拼,没准就能熬过一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