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常培杰副教授讲“本雅明后期艺术观念”

“艺术学理论”网上系列讲座

(第一季第二讲)

“辩证意象”:前卫艺术的理想类型

——本雅明后期艺术观念探析

9月26日晚7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学理论”网上讲座第二讲准时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常培杰副教授围绕“灵晕”(Aura)与“辩证意象”(dialectical image)两个核心概念,讨论了本雅明后期的艺术批评理论。
常培杰老师首先介绍了“灵晕” (Aura)(请注意常老师的这一译法)这一概念。他说,“灵晕”一方面指客观可感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指一种主观体验。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灵晕”则是主客互动的“介质”,此“介质”是主体在“此时此地”直觉体验到的萦绕在特定审美对象周围的独特氛围,是主体在凝神观照中进入的“迷醉”(Rausch/ trance)状态。
由于“灵晕”具有以上主客观双重现实性的内涵,其发生就需要如下双重条件:就客体而言,要在物质材料上具有唯一性,必须处于独特的关联语境中;就主体而言,要在心理层面调动与无意识密切相关的、由“非自主记忆”积淀而成的绵延经验;就主客关系层面而言,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之间有着不可克服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
具体到审美领域,常培杰老师认为,“灵晕”的发生依赖于下列条件:1)审美对象具有“美的表象”(即艺术作品的内在构造具有融贯性,各要素的关联具有有机性,外在表象具有整一性);2、审美主体凝神专注,在无意识状态下,持续沉浸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构境之中;3、从主客关系角度而言,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内在交流与融合。
常培杰老师从“灵晕”发生的角度对古典艺术与现当代艺术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古典艺术通过美的表象来制造“灵晕”,进而获得自己的膜拜价值。而现当代艺术则打破了美的表象,通过艺术手法的自觉(凸现媒介自身)来否定美的幻觉状态,使“灵晕”失去了其得以发生的客体条件。简而言之,现当代艺术破除了传统艺术中的“灵晕”,又通过艺术自律的方式赋予自身“灵晕”,形成某种艺术拜物教。
常培杰老师介绍说,在本雅明看来,要进行艺术革命,要通过艺术实现革命意图,就要打掉所谓的“神圣氛围”或者“灵晕”发生的各种条件,而前卫艺术正是借助于“辩证意象”来达到这一目的。“辩证意象”是本雅明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的具有革命性的艺术概念,本雅明认为这种意象可以打破资本主义建构的历史幻象,打破资本主义在社会中建立起来的'社会是永恒的、美好的、自然的’的想象与言说,让无产阶级看到这些事物的虚假性,从而实现革命的可能性。
在本雅明的阐释中,“辩证意象”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讽喻”的艺术手段,这种“讽喻”是反“灵晕”的,是前卫艺术构造自身的原则。前卫艺术家将艺术材料从其原属有机整体、语境关联中抽出,去除它们承载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使其显露出赤裸的自然样态,而后通过艺术家的艺术理念把矛盾的、彼此对立的要素并置在场域之中,其中各相异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之间吸引力,处在富于张力的并置互证(juxtaposition)中,生成了迥异于其原生语境的内涵。
常培杰老师说,本雅明认为,无产者是现时代最为特出的讽喻者,他们以忧郁的目光审视世界,看到了表象背后的废墟,领悟到了万事万物归根结底的无意义,进而激发了革命意识。通过对“讽喻”、“忧郁”、“革命”等概念及其关系的阐释,常老师介绍了本雅明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观念发生的内在动因的观点。
常培杰老师的演讲内容丰赡,条理清楚;引喻设譬,深入浅出,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同学们在会后的讨论中认为:本雅明关于“灵晕”与“辩证意象”的艺术观念在许多理论家的思想中都有回响,他让我们想到了许多后现代理论家的相应观念,加深了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然而,有同学指出,一方面,围绕着“语境化”的问题,本雅明似乎没有特别注意到其中权力运作的事实;另一方面,“辩证意象”或者“讽喻”的技巧真的可以引导无产者走向革命吗?会不会还有另外的可能,比如走向虚无主义呢?
高紫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20级艺术史论方向博士研究生)供稿
本文已授权艺术学人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