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这样对比老子和孔子的,一时竟无言以对,只能说:玄

中国哲学或中国文化,绝对离不开老子和孔子。古往今来,各种对他们博大精深思想的注解、阐释、传承、发展以及争论,本身就成了我们传统哲学或文化的重要部分。

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国哲学的“道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不管怎么说,老子和孔子是“根”。

电影《孔子》孔子见老子剧照

此前见过不少从不同角度对比老子和孔子思想的观点。近日读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有一段王弼与时人的对话,很有意思。这段对话直接触及“有”与“无”这个道家的核心议题,通过对比辩明老子和孔子之别。王弼的观点真真出人意料,然又令人一瞬间竟无言以对,并深以为是。才疏学浅,无法深涉魏晋玄学的重要思辨和争论,且简而记之。

本人看的《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原文〕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这段话不好理解。幸而查得,西晋何劭《王弼传》中亦有所载,不同之处为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成书于南北朝的《世说新语》,或是从传中取材。二者结合起来,再根寻王弼之思想,方知大概。

古石画像《孔子见老子》

说,王弼二十岁左右去拜访裴徽,裴徽问:“无,确实是万物的根源,圣人不肯对它说什么,老子却不停地对它进行申说。这是为什么呢?”王弼答:“圣人完全体知到了'无’,但'无’难以言明,所以不谈论'无’而谈及'有’;老子、庄子还无法避免谈论'有’,所以就常常去解释那个掌握得尚有不足的'无’。”

电影《孔子》

这里,“圣人”指的就是孔子(汤用彤、冯友兰等大家皆从此说)。便于理解,还得先简说王弼和魏晋玄学。

王弼画像

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仕曹魏尚书郎。我国古代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与何晏、阮籍、嵇康等人作为玄学代表人物,以老庄思想为主,建立了一套抽象思辨的玄学哲学。其玄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周易》、《老子》的注释中,同时还著有《论语释疑》。主张“贵无论”,提出“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即“以无为本”。他从本体论层面认为,“无”是“有”的存在根据,是万物的根本。形形色色的“有”背后,必定有一个本体(“无”)方成自然,否则便会杂乱无章,无以统一(王弼的“无”,第一感觉很有点康德的“物自体”的意思)。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

到这里,我等泛泛之辈乍一看来,王弼之论尚属解读老子的大范畴。但有意思的是,王弼虽然“贵无贱有”,却认为“老不及圣”。具体地讲,他主张会通儒道、儒道合一,旨在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却侧重以“道”解“儒”,以老庄释孔,反倒使孔夫子成了道家化的圣人。前所难以理解之因,皆在此中。

于是,大约理清了以上背景,就好理解前述《世说新语》这段非同寻常的对话了。王弼的意思,大概是:

——孔子“体无”,故不言“无”(因为“无”不可言说,只可体会、体知),而只涉“有”。说明孔子已经全然达到了“无”的境界,与“无”合而为一了,才根本没把“无”作为认识对象而去大加言说。

电影《孔子》

——老庄言“无”,却只可通过“有”来不断说明,实为言“有”(即“有者也”)。说明老庄并未真正达到“无”的境界,而只停留在“有”的层面,故而才将“无”作为对象去认识,去言说,去不断地言说。

(老子洋洋洒洒写了五千言《道德经》,庄子热情洋溢写下《庄子》——至少其中“内篇”七章公认是本人所作;孔子则“述而不作”,秉大道之心而付诸行动——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化大道于无形之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欣然而为“丧家之狗”。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电影《孔子》

总之,结论相当很明显——孔子的境界比老子更高,老子正因为刻意将“无”看是一个什么东西,反倒体用为二、支离破碎了。相较之下,孔子才真正达到道家所谓的圣人之境。

怎么样?大玄学家王弼这样的解释,真够“玄”吧。可惜,王弼二十三岁英年早逝。(完)

#哲学##读书##阅读的温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