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免疫治疗无效变有效,耐药后再度有效的FMT技术,是怎么一回事?
这两年来,癌症患者圈子里传出了这样一种说法:免疫治疗无效的人,移植了效果特别好的患者粪便,就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
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粪菌移植(FMT)用于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其中一些试验结果很是振奋人心。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项比较“偏门”的研究。
一、FMT对免疫治疗的影响
上个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布的一篇报道显示,一项FMT的小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PD-1药物K药(帕博利珠单抗)或O药(纳武单抗)无应答的15名患者,在使用了FMT治疗后,再次尝试K药,结果有6名患者出现了应答,病情或稳定、或缓解{1}。
来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官网
除了让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有效,FMT还可能让已对已经耐药的患者再度对免疫治疗起效。
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10名PD-1/PD-L1治疗耐药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FMT(粪便供体为免疫治疗完全缓解患者)后,有3位耐药患者再度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其中1位出现CR(完全缓解),2位出现PR(部分缓解),效果很是不错{2}。
虽然目前关于FMT癌症治疗的试验,规模相对较小,且对于真正起效的菌种、适合的患者类型、具体的有效率等重要问题尚未有明确定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出炉,我们有理由相信,FMT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二、FMT真的靠谱吗?
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曾提到人粪用于急救治疗严重腹泻、发热、食物中毒等患者。1958年,美国尝试用健康人的粪便灌肠方式,成功治疗了4例严重的伪膜性肠炎患者。
可见,FMT的历史十分悠久。
时至今日,随着医学发展,人们已开始意识到,FMT真正有治疗效果的其实是其中的功能性菌群。
人体的肠道有着极度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研究显示,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存在约15000-36000个菌种,总数达到100万亿左右。
在正常状态下,肠道微生态会保持动态平衡;但如果因为抗生素、免疫异常、癌症等因素影响导致微生态失衡,则会引起或者加重多种疾病{3}。
因此,通过采集健康者的粪便,通过现代仪器设备过滤加工后获得健康菌群,之后用内镜、胶囊等多种方式将菌群过度给患者,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进而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目前,通过FMT重建人体肠道菌群,可应用的前景方向有很多,如炎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脂肪肝、乙肝、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一些疾病通过多年实践,已证实了FMT的良好疗效,比如FMT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已于2013年被列入美国临床医学指南{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三、好疗法也会有大风险:从FDA警告说起
在一些癌症患者病友群中,小编曾看到一些患者自行在家尝试自制FMT,并希望借此提高自身的免疫治疗起效率。勇气虽然值得敬佩,但这种做法实在有巨大的风险。
因为FMT的实施,需要非常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来保障安全性,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严重时甚至可能致死!
2019年6月,美国FDA在官网发布的一则警告称,有2名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在接受研究性质的FMT治疗时,出现了一种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其中1人因此死亡。
事实上,这两名患者接受的FMT供体为同一个人,而在实施治疗前,研究人员没有对粪便进行严格筛查,导致ESBL大肠杆菌感染了被移植者,造成了严重后果。
来源:美国FDA官网
因此,在开展FMT过程中,医疗机构必须严格筛选供体,严格规范实施流程。而对于免疫功能本就比常人低下的癌症患者群体,更应该避免自行胡乱尝试FMT,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现如今,粪便供给也随着FMT的研究发展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医疗资源。像美国、中国,都已有了自己的“粪便银行”。
比如美国位于马萨诸塞州的OpenBiome,就是专门为医院提供粪便样本的非营利型组织,该组织的志愿者,每天还可获得40美金的报酬。{7}
又比如说我国南京、广州,也有专门做粪便捐献的医疗机构。比如广州第一人民医院,曾发布过“捐便启事”,对通过初筛的志愿者,免费提供价值4000块的体检套餐,如果体检合格,则每次会给予200元补助。{8}
不过,想靠“捐便”发家致富恐怕不现实。因为FMT风险很大,所以对供体志愿者的筛选标准极其苛刻,如年龄优先考虑18-25岁青少年、不吸烟不喝酒、热爱运动、作息规律、近期无抗生素使用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近亲无特殊病史、胃肠镜无异常、血/尿/便无异常……
严苛的背后,是医疗机构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心,这也正如同盛诺一家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基本原则那样:为中国患者严格筛选全球范围的优质医疗资源,只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医疗发达国家的权威医院合作,永远不推荐任何未经科学验证的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一切以患者利益为先。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