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史话之岐山古村
大灵山,是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道的文化名山,位于珠村和吉山两村之间,见证着此地数百年的历史进程。笔者作为外地人,居珠吉街已一年有余,深知此地文化底蕴深厚,亦深知大灵山于珠吉街历史文化之重要地位,故以“灵山史话”为题,撰写叙述珠吉街历史往事的系列文章,以供世人知晓;若文章出现错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为幸。
第四章:岐山古村
继珠村、吉山村之后,开村于清朝初年的岐山村又是珠吉街的一大古村落,这条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村落,是珠村潘氏宗族分支的聚居地,历史上与珠村有着莫大的渊源。
清朝顺治年间,珠村南门社潘氏分支到岐山建村,由于当时岐山距离珠村较远,交通十分不便,所以当时潘用义、潘用祥、潘用祯、潘用章等兄弟四人就到岐山搭建茅棚居住,以开垦这片土地;后来,潘氏四兄弟又在岐山建起了简陋房屋,作为栖身之所,兄弟四人就算是在岐山开村定居,繁衍后代。最初潘氏兄弟在岐山开村时,并没有“岐山”这个村名,但是这个地方的一个山坳处则有一块巨石,人称“琴棋石”,又称“蠄蟝石”,后来潘姓人便因此改村雅名为“岐山”,有“凤鸣岐山”之意。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岐山村属珠村北社,虽然岐山村潘氏在清初已搬到山里建村,但旧时每到端午节时珠村同宗仍会送龙船桡到岐山村邀请兄弟回村赛龙舟。由于岐山村地处偏僻,水田较少,靠种山果为主要作物,经济落后,周边邻村不想女儿嫁到岐山(也称木头塱),于是就编成歌谣来唱醒女儿:木头塱,三条巷,蚊滋又多难搲痒,四边茅草硖穿肠,吃鱼吃肉唔使想,白豆蒸盐上味香。
建国初,珠村仍属黄村堡乡管辖,而岐山村则划归姬堂乡管辖,从此岐山村脱离珠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岐山村又从姬堂乡分出,与吉山村合并成立高级社,此后岐山村一直属吉山行政村管辖。
作者:周业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