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的调养大法-张景明教授

原文作者:静得乐

治疗就这10个字:益气养血,化痰活血,开窍。
方药:
炙黄芪45-240克当归12-18克川芎10-12克桃仁6-10克红花6-10克
赤芍9-15克 胆南星6-10克姜半夏9-12克地龙10-15克土元10-15克
桂枝6克石菖蒲10-15克远志9-12克
中风在中医中分为三个类型,一个叫中经络;一个叫中脏腑;还有一个恢复期。从西医来讲,它包括脑出血和脑血栓。这无论哪种情况都得住院治疗。但很多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如果后期的治疗得当,很多能消除中风后遗症。所以我们今天来谈谈中风后遗症的问题。
中风后遗症有哪些症状呢:首先是半身不遂,也就是半个身体运动不灵活,如果半个身子瘫痪了,一点都不能动了,不属于这个范围;有的人是肌张力不够;部分人会出 现口眼歪斜;也有部分人可能留下的是语言不力。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为什么半边不能动呢?中风是经络不通了,什么导致的经络不通?一个是痰,一个是瘀,痰和瘀跑到经络里去了,导致经络痹阻不通。我们知道经络的循行,气血、水液的运动依靠的是气的温煦,气的推动。如果气虚了,水液代谢障碍,就会形成痰。如果气虚,血液运行缓慢,就会形成瘀。如果阳气虚了,阳虚则寒,它也会形成痰。所以在中同后遗症时期,它根本的问题是气虚。由于气虚形成了痰瘀、瘀阻经络,导致经络痹阻不通,所以出现了半侧肢体的不遂、口眼歪斜,甚至出现语言的障碍,语言的不力。这个病的本是气虚,它的标是痰和於。在这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要抓住气虚。辅佐以化痰,辅佐以祛瘀。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治疗时我们要益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气虚了,在补所的同时,辅佐以补血,在益气的同时要养血,通过益气养血,解决疾病的根本。还要解决它的标,有痰化痰,有瘀祛瘀或者叫活血,病关中的半身不遂,语言的障碍,或者是反应比较慢,要解决这些问题,佐以开窍的药物。治疗就这10个字:益气养血,化痰活血,开窍。
方药:
炙黄芪45-240克 (补气)当归12-18克(养血)川芎10-12克 (让气血活起来动起来)前边解 了益气养血的问题。有瘀血自动办呢?
桃仁6-10克(破瘀)红花6-10克(破瘀) 赤芍9-15克(桃红赤三位是活血破瘀的作用。)
胆南星6-10克(化痰,南星长于化经络之痰,南星有毒,我们用炮制过的腥南星)姜半夏9-12克(半夏长于化脏腑之痰)
地龙10-15克土元10-15克(顽固不化的经络堵塞,要用血肉有情之品。地龙、土元,疏通经络,解
决经络顽固不化的堵塞问题) 桂枝6克 (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半身不遂,是半侧肢体不遂,有能非常 。桂枝有个“枝”字,肢体的引经药用桂枝最好)
石菖蒲10-15克(方香的药物可以开窍,养神)远志9-12克(远志既可以化痰,又可以开窍,还可以提高智力,是益智的药物。)
这个方子中益气的药物只用了黄芪,黄芪的量一定要大。这个方子是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方子的有效在于重用黄芪,黄芪量小了,根本就不会有效果。
注意事项:
1、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可制成水丸服用;
2、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很重要;
3、患者和家属不能急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