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人都穿什么样的内衣?不要只知道个肚兜!
中国内衣的产生,与古代先民生殖崇拜有极大的关联。古代人敬畏自然,敬畏生殖,对生殖力非常崇拜。从原始社会时期的壁画中,人们可以看出生殖力的巨大影响。因为崇拜生殖,人们自然要保护生殖能力,也就是对自己生殖器的保护。
蔽膝,很多人认为其是围裙。其实围裙的作用是后来,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具备的。在上古时期,蔽膝属于服装中的内衣,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内衣的最早形制,是内衣的发端。
“芾”是象形字,正如一宽带系于腰中,悬垂于两股之间。从现存壁画图形中,更可直观地看出它的形制,一块横布系在腰间,垂下来如同一面小帘子,挡住生殖器,《诗经》中有“赤芾在腹” 之说。其形制大小为“上宽一尺,下展至二尺,长三尺”的斧状物。上古时期的“芾”以坚韧的皮“韦”制作,涂以火焰般的朱色、朱黄色,或赤色,以显示生殖器的硕大,生殖力的强大。
阴山岩画中依稀可见人穿的“芾”
殷周之际,人们的下体虽已着裤,当时称之为“袴”。但是袴仅仅是椸衣。“椸衣”是一种比喻说法,此种“袴”就好像是套在衣架上的衣物一样,内外都是通透的。其形制类似今天的“袖套”,使用时套上腿部,阴私部分则无遮挡,所以一般的便服必须用“裳”来遮蔽。
汉代刘熙指出“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目障蔽也。”由此可知,裳是殷周男女遮蔽下体的主要服装。它的形制与后世的“裙”相似。但是裙子多为一片,而“裳”则被制成两片,可以开合,一片蔽前,一片蔽后,故便溺时就不需要解开腰带,将裳褪下,而只要将裳片掀开即可。由于下体只围了这么一种两片开合、两侧露缝的“裳”,所以上古时期的人们在平时行动时,动作举止必须时时注意,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春光尽泄。
春秋时期下衣主要是裤子,当时称为胫衣。《说文解字·系部》日:“绔,胫衣也。”段玉裁注日:“胫所谓套绔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胫衣的形制与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胫衣不分男女。
穿着胫衣是为了保护胫部,尤其在冬季起到保暖作用。对于私部虽有保护,但并不严密。这种裤子,使人体运动极为不便,尤其不适于战争骑射的需要。
胫衣也被称为穷绔、挥裆绔,其形状是上达于股,并连于腰,裆不缝合,以带系缚。无裆裤的流行,一是为了方便私溺,二是当时服饰还没发展到将裆缝合起来的地步。因为外面有裙裳、袍子,在多数情况下,还不至于裸露下体。
此时还有一种合裆裤,将两裆缝合,称为裈。合裆裤不用在裤子外面加裳,即可外出。
战国时期内衣裤中还有袴,亦作绔,属于下裳。《说文解字》说:“绔,胫衣也。”胫指膝部以下的小腿部分,股则指膝部以上的大腿部分。从战国时期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纺织品实物看,袴由腰和脚两部分组成,每只袴脚两片,一片为整幅,另一片半幅。两片间的拼缝处镶嵌有十字形纹针织绦带,袴脚上端一侧拼入一块长方形袴裆。袴腰用四块白绢拼成,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主要以腰带为系。
出自马山一号楚墓的凤鸟花卉纹绣棕绢面绵袴
说起先秦的服装发展,不得不提到赵武灵王变服。他的目的是为了强兵固国,当时主要来源于“三胡”以及燕、齐、韩、秦等国的战争侵扰和军事威胁。因此提出了“吾欲胡服”这一关乎国家命运的、有胆有识的服饰变革主张。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其主要做法就是服装改革,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改成前后有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
所谓襦裤和褰裤,皆开裆之套裤。赵武灵王有裤褶之服,褶,即衣之于上者,亦着之于外者。其形制为短身而广袖之袷衣,另说为左衽之短袍。也就是将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改为有前后裆裤管连为一体的合裆裤,合裆裤能够保护大腿和臀部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在裤子外面加裳,即可外出。
关于秦代的内衣情况,没有专门的文献记录,大致上以深衣、袍为主。陕西临潼秦俑坑出土的陶俑,普遍穿深衣,衣对襟大多绕至背后,左右相交,形如燕尾。
汉代的内衣则有多种形制,主要有泽、汗衣、汗衫、帕腹、抱腹、心衣、单衣、禅衣、裲裆、犊鼻裈等。
泽,是古代一种贴身穿用、可以吸汗的内衣。《诗经》中已有“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汗衣,属于贴身而穿的内衣,原名中单,短袖,对襟,长及腰际,从史籍上看,这种内衣,紧贴身体,可以从体内排出汗泽,故以“泽”字命名。汉代时将它称为“汉衣”或者“汉衫”。
“帕腹”就是指简单的只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帕;稍微复杂一些的,就是在裹腹时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部,故名“抱腹”;如果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从后人绘的《北齐校书图》中,可以找到心衣的痕迹。
裲裆与帕腹、抱腹、心衣不同的是有前片,也有后片,既可挡胸,也可遮背。汉代以后,尤其到了魏晋时期,裲裆又有了新的发展。
对于女性来说,汉时已有专门的内衣——齐裆。齐裆本是上古腰彩的遗制,汉武帝时以四带束之,名曰袜肚,至汉灵帝赐宫人蹙金丝合胜袜肚,称为齐裆。以蹙金彩帛为之,上缀四根系带,两根系结于颈部,两根系于腰上。也就是后世抹胸的前生。
春秋战国至汉代,社会上层人物囿于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着宽襦大裳的服饰习惯,只有军人和下层人民下身穿裤而不加裳。当时上层社会以穿裤为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恋,遭到卓王孙反对,两人私奔。不久,两人再回临邛,在卓王孙家对面卖酒,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则脱去外衣,大庭广众之下,穿了一条犊鼻裈洗涤酒具,弄得卓王孙非常尴尬。
这个犊鼻裈有裆裤是短裤,有点像现在的三角裤。一般来说长裤为有身份阶层人士所穿,短裤则为下层社会老百姓所穿。如果不穿裤子则穿裙子,与无裆裤一样,裙子贴身而穿,就是内衣。裈之形制有二:一说其长在膝上二寸处;一说谓其形似犊鼻。
元赵孟頫《浴马图》中人物穿的犊鼻裈
后来到了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被叫作“诃子”的内衣,这种内衣的颠覆之处在于它是没有带子的,这在前面的朝代是没有出现过的。而之所以会有这么颠覆性的设汁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唐代的女子流行穿“半露胸式”的裙装,穿这种裙装的话,如果内衣有带子,则会显得有些不雅。为了配合这种穿衣的习惯, “诃子”便应运而生。
“诃子”常用略有弹性,手感较为厚实的“织成”做成,穿的时候需要在胸下扎两根带子。穿上“诃子”以后,胸部可以达到挺立的效果。
长安女性讲究丰腴之美,“慢束罗裙半露胸”即是对这种体现丰腴之美装束的描绘,当然,这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盛唐之后,在妇女中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胸脯于外,古人有诗云“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便是对这种装束的赞美。这种服装恐怕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性感时装”,它既表现了女性颈部之美,更突出了胸部的丰腴。由于唐代以女子体态丰腴为美,对胸部的表现就更加引人注目,这种“突出”打破了中国服饰的传统审美观念中对于人体官能的掩蔽方式。
唐代 《簪花仕女图》局部
宋代的时候,“抹胸”开始出现。平常人家做“抹胸”时常用的是土布,而贵族人家则常用丝织品,并在上面绣上形色各异的花卉,“抹胸”穿到身上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因为整个胸腹都能被遮住,所以“抹胸”还有一个小名,叫“抹肚”。
有人将宋代抹胸与裹肚混为一物,其实两者是两款内衣,而不是一种内衣两个名称。《格致镜原·引胡侍墅谈》记载:“建炎以来,临安府浙漕司所进成恭后御衣之物,有粉红袜胸,真红罗裹肚。”从形制上讲,大致上裹肚长,抹胸短。
这个时期的男子亵衣也有出土实物,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过一件男式抹胸,为掩胸之衣,以丝绢为之,梯形,顶端两侧各缀系带。其形制与女性抹胸有同有异。女子抹胸的面积比男子抹胸大,不仅护胸,而且裹肚腹。两者皆有系带,女子抹胸系带为长。
按照宋代的礼俗,女人裸露脖子和胸部是不体面的,因此,女性服饰往往在衣衫里面套上一件短上衣,前面扣扣,紧身高领。襦是一种窄袖的短衣,衣身长至腰间”襦有单複,单襦则近乎衫,複襦则近袄,袄大多有夹或内以棉絮。襦本是唐代妇女的内衣,由于式样紧小,便于做事,而被作为外衣穿着,宋代服饰多袭旧制,襦也被保留下来。宋代的襦、袄都为上衣,比较短小,而其下则有裙。襦主要是下层妇女穿。
背心在宋代妇女身上得到了发扬。背心是一种无袖之衣,只能裹覆胸前、胸后。最初穿在里面,逐渐外向化,由内而外,现代的背心就由此发展、演变而来。背心,原本属于内衣,但是在宋代亦内亦外,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作用而定,穿于内则为内衣,穿于外则是外衣。
河南禹县白沙镇1号宋墓前室西璧的墓主夫妇对坐宴饮图中女子身着抹胸
“合欢襟”出现于元代。它的面料主要采州织锦,由后向前系束是它的主要特点。“合欢襟”后背袒露,穿的时候由后及前,然后将胸前的一排扣子系合。“合欢襟”的图案大都四方连续。元代时对内衣的这种设计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以往的内衣大多是由前向后系合的,而元代的内衣则由后向前系合,系合处或用绳带,或用排扣。
明代的时候,衣衫已经出现了用纽扣的式样。这时,内衣的花样也开始翻新,出现了一种跟背心相似的内衣,叫作“主腰”。“主腰”是开襟的,两襟上各缀有三条带子,腰侧也有系带。“主腰”收腰的效果非常明显,将所有带子系紧后,能够显出女子凹凸有致的身材。可见在明代,女子已经试图通过衣饰来勾勒出迷人的身体轮廓和曲线。
抹胸仍然是明代女性最主要的内衣,穿着比较普遍。明代著名套色春宫画册《风流绝畅》、《花营锦阵》中有不少关于性爱的场面,其中女子大多只着抹胸。当然提到抹胸最多的还是《金瓶梅》,小说中,抹胸是一个性感撩人的物什,似乎可以释放催情、勾魂、迷惑、放纵的情愫,一次次地诱惑、刺激着西门官人的感官神经,把他送上快乐的巅峰,最后也要了他的卿卿性命。
抹胸与主腰在形制上还是有差别的。它们同是内衣,抹胸重在遮胸,主腰重在覆腰。抹胸长摆也遮盖了腰腹部,而主腰上延自然要遮挡胸乳部。抹胸一般是菱形,在领、肩、腰部有系带,也有长条形,主腰则以长条形为主。
明清时期的内衣还有兜肚,或称肚兜,通常以柔软的布帛为之,制为菱形,上端裁成平形,形成两角,与左右两角各缀以带,使用时上面两带系结于颈,左右两带系结于背,最下的一角则遮覆于腹。不分男女均可着之,但妇女及童子所穿者多采用鲜艳的颜色,并施以彩绣。童子所穿者多绣以虎,以辟不祥。妇女所穿者常绣以百蝶穿花、鸳鸯戏莲、莲生贵子等图案,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肚兜不仅仅只有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的也多见。
清代 肚兜
清代内衣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服饰,属于内衣的配饰——汗巾。汗巾,又叫裤腰带,系内裤用的腰巾,因近身受汗,故名。犹内衣之称“汗衣”、“内襦”。
清代服饰到了嘉庆年间,衣饰讲究镶滚,袖口也逐渐放大,上衣比较短,大致在膝下,有的罩以长背心。下身不束裙子,往往束以绸带而垂于左侧,露出衣下尺许。到了光绪、宣统年间,衣袖变得细小且短,常露出里面的衬衣。背心等在这一时期主要罩在衣服之外,成了外套,而不是贴身内衣。当然一些紧身的背心也是可以贴身穿,仍然属于内衣范畴。
参考资料:《中国内衣史》 黄强;《华夏服饰文明故事》 张竞琼,曹康乐;《中国古代服饰》 李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
关于我:一本正经说历史
本订阅号避免调侃式的历史,用客观的态度说清历史。
PS
如遭遇恶意举报,联系不到“一本正经说历史”微信公众号的话,记得去微博上找我!谢谢各位粉丝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