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曾有西、东、南、北四条马路,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上世纪70年代初,唐山矿早先有西、东、南、北4个大门,门外的道路分别称西马路、东马路、南马路和北马路。如今,只有西马路还在,其余的3条道路早年多有变化,现在已鲜为人知了。

西马路,开滦西门(位于现开滦博物馆的南侧)通往南道口(即后来的南道门,今永红桥)方向的一条道路。上世纪20年代,西马路两旁的建筑已鳞次栉比。《开滦煤矿志·第四卷》记述:1922年,开滦开始为有眷属的高、中级员司修建住宅。不久,西马路有了两处员司住宅,一称 “西马路宅”,另一处称“南司事房”。之后,有座电影院出现在了西马路上。《唐山市志》记述:“1927年上海人杨某在西马路建成设备简陋、有600座位的电影院。这是市区最早出现的电影放映场所。”此外,唐山早年的公路管理机关、汽车管理所等也都在西马路。如今,西马路的路名牌仍然树立在原开滦西门的南侧位置。西马路堪称唐山现存最老的街道名称。

东马路,开滦东门经北道口(即后来的北道门,现友谊桥地下通道)通往东南方向的一条道路。东门,早年也称东关,曾是开滦煤矿的一处售煤场所。大约到了民国初年,东门至北道口的一段道路,改称了东门外大街。后来,东门封闭,东门外大街的西段及南侧先后盖起东司事房、货栈、电信局等建筑,东门外大街的东段并入了财神庙街。东马路一名至今已停用大约百年,因而流传下来的路名资料很少。1948年版《唐山事》有段叙述唐山最早的排水沟的文字,记下了东马路之名:“铁路排水沟……其一经东马路……在福裕里街口与矿务局水沟合流”。

说到南马路和北马路,历史上留下的有关文字就更少了。不过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南马路,《开滦公共住宅八个等级划分情况》(《开滦煤矿志·第四卷》)表内,就有直属矿务局管理的“南马路,三等”住宅的记载。

北马路,《河北省唐山市辖区域一览表》(《唐山事》)里的“第五区”就管辖“北马路”等地段。

历史总是令人回味。唐山矿周边最早形成的东局子街、广东街、小广东街等,人们比较熟悉。而西、东、 南、北马路,却少有人知。有关这4条道路的形成与演变,也是开滦乃至唐山早期发展的重要史料,有待专家学者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