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焦虑,解决焦虑
最近听到很多人说“焦虑”,其实我自己也有一点焦虑,而且还经历了一次解决焦虑的过程。记录一下,供自己以后参考,也供大家参考。
1、焦虑状态和初始应对策略
这一次焦虑是什么状态呢?
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感觉,大概就是:心里好像在担心点什么事情,但又说不上担心什么,总之就是不淡定;做事没有耐心,容易急躁;有种莫名的不安全感;有时候翻来覆去睡不着;生活节奏变乱(没有按时早起、没有每天读书、没有按时写文章);节奏越乱,就越不想做事情,越想拖延,越想干点实际上不解决问题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那我最开始定位的问题、以及想出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主要问题:
刚开始一份新工作,还在适应期,生活节奏有点被打乱了;最近微信里的信息太多了,信息过载,严重分散注意力。
应对策略:
国庆节要在家“闭关”,控制用手机的时间;集中整理一下微信;最近没怎么读书,放假在家读几本书,顺便梳理一下自己最近的思路;家里太乱了,要整理一下东西,来一轮“断舍离”。
但是,我在家“闭关”读书一天以后发现,好像感觉还是不太对啊。
什么情况?
2、如果数学不好,就别忙着做英语题
之前有很多人提过类似的问题:我最近很焦虑啊,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建议吗?我是不是应该读点什么书?
每次我都想说:读哪门子的书?如果你想解决焦虑,那第一步难道不是搞清楚焦虑的原因吗?
发现没?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第一反应经常是“做点事情”来减轻焦虑;但我们选择做的事情,经常是下意识的逃避——跟真正要解决的问没啥关系:比如大吃一顿;比如“读书”;比如休个假,“让自己休息一下”。
这让我想到,上学的时候,我们数学不好,于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们做了一下午英语题,回家了。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发现还是焦虑。
为什么?因为真正应该做的是数学题,但我们就是偏偏不做。
3、定位问题
于是我决定,坐下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最近焦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写了一个清单,标题是“焦虑的根源”,认真梳理了一下脑子里的事情。结果找出了自己焦虑的4个主要原因:
1)财务焦虑
我原本没想过这一点,但认真梳理思路后发现:这才是最近焦虑的核心原因。
来北京以后,每个月的生活支出明显增加。由于我坚持“生活品质绝不下降原则”,所以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每个月要承担6.7k的房租……
从以前在国外的每天100美金补助,变成现在的每天200块房租。于是我发现,最近自己的潜意识里经常会感觉到财务上的压力:啊呀每个月房租这么多……啊呀今年花了这么多钱……啊呀最近开支有点大……
你看,跟闭关读书有啥关系?跟整理微信有啥关系?我们大多数的焦虑问题,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嘛。
2)工作焦虑
虽然我在Metlife的起步收入还不错,但毕竟是从拿稳定薪水变成了拿灵活佣金。于是我又发现,最近潜意识里经常会蹦出这么一个声音:啊呀要是以后没有客户了怎么办?
典型的自我设限型思维。
如果我们觉得世界只有眼前这么大,世界就真的只有眼前这么大。
3)对自身专业知识焦虑
毕竟是刚进入新的领域,虽然自己以前有过研究,但还是有很多知识要学。有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专业性还不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但是每天又忙着“各种事情”,没抽出时间进行持续性、系统性的学习;越不抽出时间学习,就对自己越不满意,然后又越焦虑。
4)生活节奏变乱
生活习惯往往是连锁反应。
越没有早起就越懒得早起;越没有每天读书就越不抽出时间读书;越没有按时写文章就越不想写;答应几个朋友帮他们做方案,拖了一个多月还没做……
我们每天的习惯其实都有惯性,一旦惯性被打破,就容易陷入非良性循环。于是,越没有按时做事,就越烦躁越想拖延,然后就越焦虑。
4、应对策略
定位出问题,我就针对每个问题列出了简单的应对策略。
1)财务状况
控制开支,重启每天记账;
本年不再有大额消费性支出;
重新集中学习理财,先把之前听了一半的《简七理财》听完。
2)工作
严格执行每日工作记录,知道时间花在了哪里;
做周度和月度计划,提前规划未来一周、一月工作。
3)专业知识
10月理财知识学习,1小时/天;
公司产品条款研究,0.5小时/天;
其他碎片时间学习(聚焦理财以及时政,从保险开始)。
4)生活节奏
重新开始5点起床,早上时间主要用于冥想、读书和写作;
重新回到每周1篇原创文章,至少每两周1篇翻译文章;
启动每日写作,从500字开始;不一定发表,但必须完成字数。
5、解决焦虑的三个要点
把上面的分析和应对策略写完,简单来说,感觉就是三个字:好多了。
不过上面是我面临的具体问题。在这次焦虑过程中,我发现有三个要点,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解决焦虑。
1)别忘初心
听起来有点老套,但确实如此。
我们在一条道路上感到了焦虑,原因往往是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昨天和身边同事聊到焦虑。千千妹子问鹏哥: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转换了职业?
鹏哥说:我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重启一下了。我不想从30岁开始,以后日复一日过着看得到头的生活,而且还是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我突然发现,对我来说也一样啊。从每天早上8点半打卡、天天加班到晚上11点、每天上班像上坟,变成现在早上9点打卡、下午2点健身,每天时间全部自主安排,这不就是我自己的选择吗?
同时,享有这份自由的条件,不就是要具备开拓精神,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学会对自己完全负责吗?
自己选择的生活,有什么好焦虑的?
2)避免贫穷心态
前面在“工作焦虑”里提到一个经典的奇葩问题:要是以后没有客户了怎么办?
我把这种心态称为“贫穷心态”,或者叫“狭隘心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只看到自己目光所及的世界,所以往往潜意识里认为世界就这么大。
就好像很多年以前,我有过一个疑问:怎么有那么多客户买华为的设备?每年那么多设备都卖给谁呢?要是全世界都卖得差不多了怎么办?
答案是:自己的世界太小了。如果眼里的世界太小,就会觉得什么都很有限;什么都很有限,那当然就会焦虑,总怕没有自己的一口饭吃。
所以,我现在倾向于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世界:这个世界是极大富足的。至少对于我们每个小个体来说,如果具备探索的勇气并持续开拓,这个世界就有无限的资源。
有什么好焦虑的?
3)养成“事上练”的心态
我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倾向:各方面顺利的时候,感觉自己天下无敌,大道理全都懂;真正遇到挑战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会焦虑,定力不够。
最近读了一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整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三个字:事上练。
有弟子向王阳明抱怨:“平时无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修为很好,心境也不错,总想着遇到一件事后就能把它处理得很好。可一遇到事情就不同了,心乱导致手忙脚乱,什么事都做不成。”
王阳明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而没有在实际事情上用‘克己’的功夫。只知道静养,就会养成好静的毛病,这样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心态就会乱,事情就会处理不好。所以呢,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的心智。”
你看,无论读过多少书,知道多少大道理,最终还是要在生活中实践和磨练,才能真正得到成长。所以,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情,生活中的每一处挫折,受到的每一次拒绝,其实都是一次“事上练”的机会。
有什么好焦虑的?
相关推荐:从年入50万到无底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