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医案选:月经淋漓不净
陈老医案选:月经淋漓不净
徐某某,女,30岁,1988年3月8日初诊。
刻诊:月经淋漓不净,经行10天以上已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色暗红,经量减少,偶有血块,无痛经。平素月经周期23-25天,经期3-4天。患者因某次淋雨感冒后即出现上述症状,平素神疲乏力,胃脘痞闷,不欲饮食,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口苦,二便常。曾服用清热固经汤及归脾汤等效果均不明显。现为经行第3天,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滑数。
处方一:
青蒿12g 黄芩12g 法半夏 9g
滑石12g 甘草 6g 益母草15g
茯苓15g 陈皮 9g 荆芥炭15g
竹茹12g 青黛12g(包煎)
丹皮12g 枳壳12g
(3剂,水煎服)
3月12日二诊:药后经净,乏力、胸脘痞闷、胁胀等症明显好转。仍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腻微黄。
处方二:
当归 12g 白芍15g 茯苓15g
白术 12g 川芎10g 滑石12g
益母草12g 杏仁12g 法夏 9g
薏苡仁12g 通草12g 厚朴12g
白蔻仁12g 竹叶12g
(3剂,水煎服, 嘱下次月经前3天再就诊调治)
4月5日三诊:3月29日月经来潮,量增,色常,5天净。无不适,求治巩固。舌淡红,苔白微腻。
处方三: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益母草,4剂,水煎服。
按:患者在外感后出现月经异常,可见非内伤久病。或者可能内伤加新感,但患者既往病史不详,故先考虑外感引发。刻诊见患者无痛经,偶有血块,知非气血本病,多为邪气引发血行异常。平素神疲乏力可知为脾虚之体。胃脘痞闷,不欲饮食,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可见湿热阻滞中焦气机,并旁及少阳、厥阴,口苦是湿热征象之一,舌苔及脉象均是湿热表现。一诊以蒿芩清胆汤加血药见好转,可见方药合适。二诊在月经后,且湿热未清,以当归芍药散合三仁汤加减获效。
此证属湿热阻滞,血行不畅。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故一诊以蒿芩清胆汤加减。此方可清利湿热,化痰和胃利胆,益母草、丹皮、荆芥炭有凉血止血调经之功。二诊以当归芍药散合三仁汤加减。月经后当补血,且月经淋漓3月之久,故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健脾利湿,但利湿力量不够,合三仁汤则照顾全面。
编者按:此案发病和《伤寒论》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有类似之处,所不同者,此案为湿热內陷血室,热被湿困而未见谵语,陈老随其实而治之,使内陷之邪从表解,其血不结,则病可愈。
整理|席大章
按语|曾绍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