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瓷器连载,永乐的极大开放带来的瓷器极大发展

上一期,我们讲了洪武瓷器,洪武过后是建文,可惜建文帝只坐了不到4年的皇位,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给占领了都城南京,建文年的短暂,直接造成了后世可以考证的建文年瓷器几乎为零的状况。所以,我们略过建文一朝,直接进入朱棣的永乐年。

明成祖朱棣像从“永乐”这个年号我们也可以一窥朱棣的磅礴气势和气吞宇宙的勃勃雄心。史实也的确如此,燕王朱棣要成为明朝之主,有其必然和偶然性,必然之处在于燕王是当时诸王之中最强大的,他的几个兄弟一死,就只剩他一家独大,这时无人能与燕王抗衡,又逢建文削藩,他取而代之就成了必然。燕王的强大也延续到了永乐,迁都北京、七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都是这一朝的丰功伟绩。

紫禁城 永乐始建永乐一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不仅表现在他开放海禁、繁荣边贸之上,还表现在他安排郑和七下西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传统边境开放的一种极大的升华。巨大的开放造就了经济和文化上的极大繁荣,表现在艺术层面,就是景德镇瓷器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永乐一朝,以甜白,鲜红,青花最富盛名。而流传至今的瓷器,又数青花瓷最为珍贵。据国内权威艺术媒体提供的拍卖数据显示,永乐官窑瓷器,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前50强榜单中,青花瓷器就占到46件,且前三名均为青花瓷器。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曾在2011年苏富比秋拍以1.68余亿港币成交,成为明永乐御窑瓷中最贵瓷器。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洁素莹然,甚悦于心。甜白瓷曾一度为永乐皇帝喜爱,如今在拍场表现亦不同凡响,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就曾在2013年佳士得秋拍,以2700万元港币成交。永乐后期以红色为贵,其鲜红釉色调纯正,釉厚如脂,光莹鲜艳,如初凝之鸡血,堪称绝代佳作,《景德镇陶录》称:“永乐鲜红最贵”。纵观当今世界各地拍卖场,最贵的红釉瓷即《明永乐 红釉高足杯》,于2011年苏富比秋拍以962万元港币成交。

明永乐 甜白釉刻花鸡心碗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手聚处闪浅谈和虾青色。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局部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 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 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故宫藏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永乐瓷器,颇受藏家关注。今天,玉斋君特以《盛世永乐 永乐瓷器珍品集》为主题,精心挑选了拍卖场上已成交的,以及博物馆珍藏的永乐官窑瓷,以供大家作收藏参考之用。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私人珍藏 高36.5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拍卖会估价:HKD 80,000,000-120,000,000成交价:HKD 168,660,000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私人珍藏 高47cm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估价:咨 询 价成交价:RMB 121,900,000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是明永乐时期所特有的、极为罕见的代表作。器身呈扁圆状,口微侈,粗颈,溜肩,硕腹,椭圆形圈足,底足内有釉。胎质细腻纯净,白釉微泛青色,釉面有冰裂纹开片。口沿饰卷草纹,颈部饰缠枝花卉,壶身饰缠枝四季花卉。青花用料为苏泥勃青,因有“渗青”、“散浑”之特性,青色鲜艳,偶因渗青而有浓暗斑点,有水墨画之风韵,加以运笔潇洒,气势凌然,在黑色结晶斑映衬下,彰显出色泽清晰明快的特点。明永乐 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私人珍藏 高24.5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25,000,000-35,000,000成交价:HKD 110,520,000

本壶形仿金属器,制作极难,中国瓷匠习惯横向分段,逐段拉坯塑形,再组合成器,并按需要调整,而非模制器具,故此制作本壶,尤为艰巨。本器壶身椭圆,壶颈幼细,与壶足同为圆柱状,制作本已艰难,而壶身纹饰繁复,则难度更高,彰显瓷匠艺高胆大。六角星形构图,以同心圆格局层层递进,必需精密计算安排,反复思量所有角度,线条从圆心出发,更需平直准绳。如此纹饰,见于可兰经,原以笔、尺绘于纸上,中华艺匠取此纹饰,不用直尺,仅以毛笔直接绘画于圆拱器腹,尽显景德镇御窑艺匠惊人造诣。成品瑰丽华美,展现十五世纪中华艺匠过人创思,匠心独运,不拘一格。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私人珍藏 高21.3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35,000,000-45,000,000成交价:HKD 99,320,000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茶酒执壶,独树一格,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独特器形,窄颈宽腹,细流纤长笔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乐朝景德镇御窑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烧造成功者,为数鲜少,包含此瓶仅三例存世,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私人珍藏 高32.1cm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秋季拍卖会估价:HKD 8,000,000-12,000,000成交价:HKD 27,000,000

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通体施甜白釉暗花纹饰。颈刻卷草纹及如意云头各一周,腹部刻折枝石榴纹,枝干舒展,花果并丽,榴实熟裂,下衬灵芝纹。足饰万字纹一环。此瓶造形灵巧秀美,釉质细致莹润,暗花纹饰活泼盎然,为永乐白瓷中的代表作。永乐白釉玉壶春瓶本来就不多见,暗刻榴开百子纹的例子更是寥寥无几。明永乐 红釉高足杯私人珍藏 高15.1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拍卖会估价:HKD 8,000,000-12,000,000成交价:HKD 9,620,000

明初釉红瓷器,釉色艳丽夺目,却殊为珍罕。自元末伊始,景德镇御窑厂研制釉裹红,然铜红烧造困难,接近一个世纪的反复试验,自永乐时,才偶得如本品发色殷红亮丽之作品。明御窑厂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因烧制失败而刻意损坏的残片,足见佳品之难求,成功之可贵,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石榴花果纹玉壶春瓶私人珍藏 高32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6,000,000-8,000,000成交价:HKD 19,280,000

白釉瓷,以明朝永乐年江西景德镇御窑为上佳,而本品精巧,冠绝一时。永乐帝深崇佛教仪式,而白彩则乃仪式中最重要之色,白釉瓷更特为永乐帝所喜,青花瓷之流行反而进展甚缓。故此,比诸历代各朝,永乐御匠更不惜心力,精心研制白釉釉方,以尽求善美。永乐白釉瓷,并非仅为光素无纹饰之瓷器。青花瓷讲求白釉清澈素白,几近透明,方为上品,映衬青花之美。单色白釉,则着重白釉美感。永乐白釉,温泽柔和,凝润光亮,仅见于此类器,釉称「甜白」,丰厚甜腻,巧夺天工。此类器多刻纹饰,唯因釉色凝白,刻花易被遮盖,甚至完全隐没,本品则无此弊,白釉凝润丰厚,然而石榴花果纹清晰可见,如同笔绘。永乐年玉壶春瓶虽有数例,多未及本品雅丽。明永乐青花竹石纹碗故宫博物院藏高7.1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5.8厘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纹装饰。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青白色釉。此碗形体秀美,胎体较薄,釉面光润,造型源自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碗。碗上画面大面积留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堪称永乐一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故宫博物院藏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

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明永乐、宣德时期瓷器上的海水纹通常有起伏相叠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装饰性比元代大大加强。明永乐青花菊瓣纹碗故宫博物院藏碗高10.3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7.6厘米。清宫旧藏

碗敞口,瘦底,为鸡心碗。通体青花纹饰。碗心双圈内饰折枝枇杷纹,内壁饰缠枝花纹,内口饰海水纹。外口饰回纹,外壁饰菊瓣纹,纹饰间隔以青花线。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碗外壁以花瓣纹装饰是明永乐、宣德时典型的风格特征,花瓣纹通常作为主体纹饰与其它花纹配合。此碗外壁以32枚菊花瓣为饰,花瓣细长呈放射状排列。这些花瓣从足上直接伸展到外口沿下,布满整个腹壁,花瓣细长,排列有序。此器青花色调艳丽并有晕散,纹饰规矩而不失明快。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故宫博物院藏高19.7厘米,通流长16.7厘米,足径7.5厘米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僧帽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无款识。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此壶式借鉴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质器皿,瓷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景德镇御器厂曾大量烧造僧帽壶,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清代康熙朝曾仿烧永乐和宣德时的白釉、红釉僧帽壶。明永乐翠青釉罐故宫博物院藏高8.5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12.3厘米

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盖罐故宫博物院藏高10.4厘米,口径9.9厘米, 足径14.1厘米

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故宫博物院藏高41.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5.5厘米。清宫旧藏

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无款。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龙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明永乐鲜红釉盘故宫博物院藏高4.2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1.7厘米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故宫博物院藏高14.7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4厘米

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故宫博物院藏高38.5厘米,口径9.0厘米,足径23.5厘米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绘制纹样使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即所谓的“苏泥勃青”,青花色泽浓艳,有晕散感。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刻划精美的花纹。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烛台,烛台上有的置蜡烛形插柱,造型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高24.8厘米,口径4.5厘米

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故宫博物院藏高6.1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5厘米。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外壁釉下刻划双勾缠枝莲纹。此碗胎骨轻薄,刻线流畅,格外清新秀美。无款。明永乐影青瓷的釉色仿自宋代影青,但由于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强。另外,永乐影青瓷的釉层亦较宋影青肥润,釉内积聚的气泡较宋影青大且多。明代景德镇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种,数量较少,故而珍贵。此碗造型轻盈秀丽,胎薄如纸,釉质美如青玉,纹饰玲珑剔透,堪称明代影青瓷的代表作。清末寂园叟的《陶雅》曰:“永乐窑有一种素碗,严露胎骨,以质薄如纸,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所指即此种碗。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高32.8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10.8厘米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 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