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后代过得如何?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1927年4月28日,伴随一生枪响,年仅38岁的李大钊在北京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作为我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李大钊的去世引得全党心痛。

在后来者的不断努力下,李大钊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不断推广、逐步实现,而他也被后世不断缅怀。时至如今,许多人非常好奇:李大钊去世时不到40岁,他有几个后代?他的后代现在怎样了?

一、李大钊幸福的“包办”婚姻

李大钊的后代鲜有人知,并非是后代不够出名,而是他们足够低调,在说他的后代前,先来了解下他的婚姻。

列昂尼多娃曾说:“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李大钊和他妻子赵纫兰的婚姻则是列昂尼多娃提及的“真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真爱诞生于包办婚姻之内。”

李大钊的婚姻是“包办婚姻”的一股清流,不同于鲁迅和原配朱安、郭沫若和原配张琼华的无爱无情,李大钊的妻子是他一生的挚爱。李大钊于1889年出生,妻子赵纫兰于1884年出生,李家和赵家世代交好,在两人童年就为其定了娃娃亲。

不同于其他文人对包办婚姻的抗拒,李大钊对这门娃娃亲持有满意且尊重的态度。二人是有着深厚感情的青梅竹马,走到一起是众望所归。1899年,10岁的李大钊和15岁的赵纫兰成婚,两人从玩伴变为夫妻,开始了风雨相随的人生。

赵纫兰贤良淑德、深明大义,她在家侍奉祖父、打理农田,全力支持李大钊读书求学,为李大钊创造了一个无忧的读书环境。战乱年代,赵纫兰拼尽全力守住李家没落基业,让李大钊无后顾之忧地追求他的革命事业。

赵纫兰虽然来自乡下,但她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待人温和、外柔内刚,以至于数年后,身陷牢狱的李大钊回忆妻子时都会满眼疼惜:“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二人不离不弃、贫富相依,赵纫兰是李大钊敬重爱惜之人,当李大钊学业有成后,他们也于1909年开始孕育后代。

二、战乱年代的“妻儿离散”

1909年,李大钊夫妇年迎来了第一个爱情的结晶李葆华,李大钊心怀中华振兴之梦,希望儿子可以事业有成、保卫中华,故为其取此名。李葆华出生在动荡时期,恰逢李大钊事业的上升期,虽然和父亲聚少离多,但他在赵纫兰的教育下,性格坚韧,颇有李大钊风范。

李大钊在外严肃少言,在家却是性格温和的好父亲,给李葆华留下了一个极为温馨童年。李葆华谨记父亲教诲,刻苦求学,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他在学有所成后回国报国,后来的他通过努力担任安徽省委户籍、中国银行行长等职位,最高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李葆华于2005年去世,享年96岁。

他的长女李星华于1911年11月出生在河北乐亭,李大钊陪伴了她16年的时光,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李星华温文尔雅、才华横溢,为中国文学做出了不菲贡献。

李星华虽为女子,却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在父亲李大钊去世后,她边照顾病重的母亲、边宣传革命思想、边刻苦求学,虽然求学之路异常艰辛,但她坚持下来,后来通过努力考进了中法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将李大钊的革命思想宣传下去,传承着红色精神。李星华于1979年11月逝世在协和医院,年仅68岁。

李光华于1923年出生,李大钊在他的印象中是“匆匆忙忙的背影”,他在长大后跟着哥哥做革命,立志要延续父亲的遗愿,将革命事业发扬光大。在他4岁时,李大钊就义,虽然对父亲印象并不深刻,但李光华牢记使命,不负所望,拼尽全力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新中国成立后,李光华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为中国的电子事业不断奉献自我。

三子李幼华于1927年年初出生,他的记忆中几乎没有李大钊的印象,更没有来得及叫上李大钊一声父亲。在他4个月时,李大钊去世,虽然没有父亲引导,但在姐姐哥哥的指导下,李幼华的成长充满坚定,他通过努力成为了北京大峪中学校长,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小女儿出生在1919年,在她8岁时,李大钊去世,她和姐姐李星华一样勤奋好学,也考入了中法大学,低调务实的她潜心于民间文学研究,1979年在北京逝世,年仅60岁。

三、和平年代的“红色传承”

李大钊虽然没能陪这五个孩子长大,但他的精神却停留在子女心中伴随孩子成长,看到这五个孩子后来的发展,许多人感慨万千:“虎父无犬子,李大钊的五个孩子在不同的行业奉献自我,实现了自身的最高价值。”

战乱年代,像李大钊这样的革命人士很难“忠、情”两全,即使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毅然选择了革命事业,正是有李大钊这般不怕牺牲人士的付出,才有今天的和平生活。而他舍生取义的民族气概不仅影响着他的五个孩子,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新生代力量。

回顾内忧外患的明末清初,不难发现那些爱国人士过人的革命气魄,这种气魄将在历史长河中永存。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众人心中的李大钊不苟言笑,但他在所有孩子面前始终都是笑意盎然的慈父,这大概就是他的教育之道:热爱孩子是生活中主要的修养。

小结: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他们教会了孩子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教会了他们低调务实、踏实努力的内涵。

历 史 人 物 简 史

historical-figur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