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摄影作品,让你直观感知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

这些照片基本都是外国人拍的,毕竟那个年代拍照成本之高,简直难以想象,拍照绝对是一件奢侈行为。设备用的一般都是莱卡或柯达的相机,由于那个年代99%的中国人都没见过照相机,所以他们面对镜头往往显得很恐慌,很惊讶,很手足无措。

鸦片战争后,外国摄影师纷纷来华。为消除民众对摄影的排斥心理,弱化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像禁忌,他们积极为慈禧、耆英等上层人士拍摄照片。摄影因具有写实性、趣味性等特点,逐渐获得了中国上层社会的认同,而上层社会对摄影的接受无疑也影响了民间社会的态度。一时间,拍照成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热衷的时尚消费方式。摄影师为了捕捉到普通中国百姓的生活场景,同时避免摄像给他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很多人以为摄像是一种妖术,镜头胶卷闪动的那一刻会把你的魂魄勾走),往往在拍摄前给他们一些事物或糖果,以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面对镜头时不至于那么惊慌失乱。

听说能免费领馒头或糖果,很多中国人“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自告奋勇来到外国摄影师面前,请求摄影师拍摄自己,尽管他们对这个一点也不懂,纯粹就为了能免费领俩馒头或糖果。

照片素材来源于“书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