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一朝六处属罕见


盱眙明祖陵的石像生 


长陵隆恩殿 

与明中都皇故城一起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皇陵石刻。该皇陵指的是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的。明皇陵“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像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除凤阳的皇陵外,明朝的皇陵因各种原因,还分布在江苏南京与盱眙、湖北钟祥,以及众所周知的北京昌平区和海淀区等地。

  明祖陵位于小县城

  淮河的起落掌控着苏北一个不大的县城的命运,这个县的名字叫盱眙,因明代一座明祖陵而充满了神秘,淮河又似乎赋予了它许多灵气。

  知道北京明十三陵,知道南京明孝陵,但哪来的明祖陵呢?这是一座传奇的古墓,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为自己的高祖、曾祖和祖父修建的祖陵,陵墓位置在盱眙城北20公里处,于洪武十九年开始修建,有文献记载前后共修建了27年。当时朱元璋追谥自己的三位长辈为皇帝,并按照皇陵规格营建,可以想象当时所建祖陵的奢华。

  这明祖陵并不像其他帝陵一样注重风水的天人合一,而是建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洪泽湖处。明弘治七年,明祖陵就不断遭受水患,有记载明嘉靖二十一年,明祖陵东边开始增修防堤,明王朝灭亡后,清康熙十九年,明祖陵与泗州城一起被滔滔洪水吞没。从此,明祖陵在湖水下被淹没了近300年之久,由于湖水的长期侵蚀,陵寝墓冢已被荡平,地面的建筑一大半早已毁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洪泽湖水位下降,明祖陵终于重见天日,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殿遗址,最为惹眼的是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生几乎完好。重见天日的石刻从数量上来看,在明代帝陵中并非最多,但单体体积却是最大的。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值得炫耀的血统资本,对于朱元璋来说,从“乞丐”到身着华服的转身,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标榜自己血统是天之相承,草根皇帝朱元璋把自己的老祖宗请出来神化宣扬一番,也是常理之中。

  陵区内,树影婆娑,绿草如茵,神道两侧石人石兽排列有序,麒麟、狮子、文臣、武将、近侍、马官,一个个雕刻细腻气势恢弘,宛如君王临朝时文武参拜,给后人以庄重霸气之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多少虚物烟消云散,可想当年这么大的巨石旁,多少能工巧匠在烈日和严寒中披星戴月,去完成这一件件传世之宝。他们挥汗如雨的同时,得到的会是什么呢?封建历史上的君王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巩固自己铁打的江山,殊不知人心的力量犹如滔滔江水。多少王朝在人心涣散中被取代,于是在兵荒马乱与徒劳惊叹里,帝王们一个个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中。

  孝陵、东陵位于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葬于明孝陵。

  明孝陵是朱元璋生前亲自挑选的。朱元璋选陵址的方法也挺有意思,《明史》中记载,朱元璋曾向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这些开国功臣征询选陵址的意见,并约定时间召集这四人磋商。大家各自先用纸条将陵址写好,然后从各自的袖筒中掏出来一对,结果不约而同地写着同一地点。这不免让人想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二人手掌上的“火”字,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个被普遍看好的陵址就是南京市紫金山下独龙阜的灵谷寺旧址。紫金山最初叫金陵山,历史上楚怀王灭越后,曾在这里掘地埋金,以镇“王气”。它三峰井峙,气势雄伟,自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故有“虎踞龙盘”之说。从地理条件上来讲,紫金山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是一块难得的宝地,陵址一经选定,朱元璋就把原址上的灵谷寺迁到紫金山东麓,让地给自己建陵。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开始营建孝陵,第二年马皇后去世,遂将马皇后安葬在这里,第三年孝陵全部竣工。朱元璋病死后,与马皇后合葬明孝陵。

  如今步入明孝陵,御碑亭中的“治隆唐宋”碑最为引人注目,这是清代康熙皇帝亲自书写的,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立。“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朱元璋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笼络人心,进而巩固满人统治之意。

  康熙的评价也算得上客观,朱元璋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记载,1385年9月14日到21日,八天之内,朱元璋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在明孝陵以东,是明东陵,那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寝,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与之较小。朱标本是太子,为人仁厚,待各位兄弟极好,他若即位,恐怕朱棣不敢打大哥的主意。可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标去世。建文皇帝在位时,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

  明十三陵埋葬皇帝最多

  伴随着明朝权力中心的转移,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起,朱棣在北京昌平为自己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历230余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有人会有疑问:明朝十六帝,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这才十四座陵寝,另两位皇帝埋哪了?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明孝陵,第二任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都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找到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临危即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当了皇帝。朱祁钰死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只将其以“王”的身份葬于北京西郊景泰陵。

  不过,明宪宗朱见深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下诏恢复景泰帝号,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但实际上仅对陵寝略加增饰,陵宫建筑仍按王陵的级别覆以绿瓦,陵碑也是按王陵之制立于陵宫门外偏东的位置,徒具帝陵之名。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明世宗拜谒景泰陵,认为景泰陵全然不符合帝陵体制,命改易黄瓦。在陵门之外、大门之内的正中位置建陵寝碑亭,移陵碑于亭中,使之略具帝陵之制。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就是如今的“明十三陵”。

  明朝的皇陵中,上边列举了安徽凤阳的皇陵、苏北盱眙的明祖陵、南京的孝陵、北京昌平区的十三陵、海淀区的景泰陵,分别在五个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个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

  明朝皇帝有尊已去世的长辈为“皇帝”的爱好,明显陵即由此而来。明武宗去世时没有子嗣,他的堂弟朱厚熜被选中当了皇帝,是为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与群臣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争议的核心就是他要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帝,而大臣们认为与礼不合。最终当然是嘉靖皇帝取得胜利,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并改称显陵。(莲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