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生宿舍》到《夜听》
图片来源:《小虎队海报》
相信我们八零后这一代,在南京周边读大学的朋友,大都听过成杰思的《男生宿舍》,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带着耳机一边听广播一边看书。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诺基亚等傻瓜手机用起来差强人意,记得玩的最多的就是贪吃蛇和俄罗斯方块。风趣和幽默,还有那个年代的回忆,浓烈的校园气息,单纯的青春味道,风趣的成杰思,幽默睿智的焦阳,无论生活怎么变迁,都无法忘记那个时代的《男生宿舍》,带来的每个晚上那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1
周末回南京家中的时候,翻出来一本抄录《男生宿舍》经典语录的本子。有焦阳的、有成杰思的、也有老大的。
“幸福的时候不能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焦阳
记得那段时间正在自学吉他,谈的第一首歌是《丁香花》,在那个网络歌曲火爆的2004年,《老鼠爱大米》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猪之歌》 《丁香花》 《香水有毒》......每个宿舍里都有收录以上网络歌曲的磁带。
“暖风吹过的季节,天空飘过丁香雨,山村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从此孩子们的生命不再像他们生长的土地一样贫瘠。丁香花开,丁香花落,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痕迹,病魔把无情的双手伸向了她。终于在那个落莫的秋季风有吹起,秋风带走了落叶,也带走了她的笑脸。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天空中,却再也换不回那熟悉的身影”
听过成杰思在节目里哼唱过这首歌,唱的特别难听。那时候彩铃,网络歌曲3毛钱下载一首。“动感地带”经常来学校做活动,冲一百块钱还能送一辆自行车,还有一盘周杰伦签名的《叶惠美》。
那会刚买了手机,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型号好像是3100,经常用的是短信,黄色短信最热门。
那会谈起了恋爱,是异地,我在巢湖她在淮北,信件厚厚一沓,基本上每周一封。
“爱情里的受伤没有关系,因为受伤就是成长”——成杰思
大学时代的爱情不叫爱情,只能叫荷尔蒙的初期成长。我见过学长学姐毕业的时候相互扇对方耳光,然后从容分手。有人摆起了毕业地摊,我淘来了一本杂志《北京文学》,里面有一首关于爱情的诗。
周杰伦开始风靡,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他的歌。MP3还没开始流行,听的是磁带。倒带坏了,用钢笔使劲的转,转到自己喜欢的歌。非典的时候,学校封闭,不能出门,不能聚会,每天跟坐牢一样,呆在宿舍,还好,有周杰伦的隔。饿了,有人敲门送进来。
2
袁一博:老大,你高考后事什么感觉?
成杰思:你说第一次还是第二次?
高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场噩梦,以至于这些年,偶尔能做梦梦到自己又回到了高考的时代。
高中班主任跟我们说过,高中辛苦一些,大学就轻松了。上大学之后,我们就开始懒散了。考完试,感觉抛弃了那些无聊的、重复的、繁琐的每天的生活,我拿出来海子的诗集,想告诉全世界:我要从此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
任何时候,还得奋斗,轻松不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百米,长着呢。哪能歇呀。
朋友圈里有一句很装逼的话: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你别说,还真是。甚至于大三开始,寒假暑假都不想回家了。一帮高中同学还有兴趣聚聚会,时间越长,越来越聚不齐。
原来是偷偷溜出学校,现在偷偷溜进学校——成杰思
只不过开始想考研、考公务员的时候,发现像高中那样,学到细枝末叶,追求精益求精的感觉,再也没有了。考试变得更加功利了。
越写,记忆越多,记忆如潮水;越写,影响越深刻,无论是校门口的铁板炒饭还是麻辣烫,都停留在心中的每一段记忆里。
周末的时候,总是冒充大学生,跑进家门口的南航,有公开课就钻进去听上一节。旁边的女同学怯生生的问我,同学你是哪个系的?
3
最近公众号《夜听》很火,印象中,一直很火。
偶尔我也会听一段,讲的挺好,八零后的生活里,不仅仅是自嘲、忧郁、顾影自怜。听众有可能是一群懒惰的巨型婴儿,也有可能是一众期待心灵鸡汤的宅男。
习惯于每天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去听,和《男生宿舍》的时间段一样。
区别不大,只不过那时候喜欢傻笑,现在变得更加的冷静,抑或麻木。
鸡汤补的太多了,人也变得腻歪了;段子听多了,人也变得逗逼了。
心思细腻了,情商就不高了。
杀马特、非主流的余孽依旧在,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偶尔浮夸,很会生活。
没事看看,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