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前,就开始饮酒了,酒精文化从古醉至今。
如果说人生来就会喝酒,而且擅长此道,可能许多“一杯倒”的朋友会不相信,但其实根据科学考证,在进化成人类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饮酒了。巴拿马附近海域有一座海岛,长毛吼猴愉快地享用木鲁星果棕的落果(4.5%酒精含量),它们在岛上纵情狂欢、聒聒噪噪,之后就昏昏欲睡、摇摇晃晃,有时候甚至会从树上掉下去伤到自己。
如果把它们的酒精摄入量同体重结合起来计算,相当于它们在30分钟内喝完了两瓶葡萄酒。我们人类也是如此,通过逐渐进化养成饮酒的习惯。1000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从树上来到地面。至于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但很可能他们是为了找寻那些散落在林地上烂熟的果子。这种果子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酒精。这样一来我们鼻子的嗅觉就慢慢敏锐起来,可以闻到远处酒精的味道。通过酒精气味的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含有糖分的果子。
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关于喝酒,最重要的发展是最后一步:如何喝酒。根据已有的证据显示,酒精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中国,出土的陶罐中的残留物表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经过发酵的稻米、粟米、葡萄和蜂蜜制造酒精饮品了。在几千年间,世界上各个文明利用发酵技术,制造着属于自己的酒精饮品。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地区一年到头都在利用储存的谷物酿造啤酒。这种啤酒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甚至每天向工人们定量发放。他们还制作红酒,但是由于当地气候不适宜种植葡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红酒因此也是一种稀有且昂贵的佳酿,供贵族使用。相反,希腊和罗马的环境适合葡萄生长,那里的红酒就像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啤酒一样平常。
由于酵母几乎能使任何一种植物糖发酵,古人就利用当地的各种农作物和植物酿酒,在南美洲,人们用粮食酿奇恰酒,有时还添加致幻草药,在墨西哥,由仙人掌汁液制成的龙舌兰酒也大受欢迎,东非的人们制作香蕉啤酒和棕榈啤酒,而在日本,人们用大米制成清酒。世界上几乎各个角落都创造了其独属的酒饮。
随着饮酒成为了一项生活日常,一个传统,各大权威们对酒精带来的积极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腊医师们宣称,红酒有利于身体健康,诗人们也赞叹酒精对创造力大有裨益。但也有很多人也都表示了对酒精的滥用表达了担忧,例如希腊的哲学家们就提倡要节制慎饮,早期的欧洲犹太教和基督徒的作家们,将红酒融入礼教,但将醉酒斥为罪孽。
在中东、非洲和西班牙,一项伊斯兰教律法从禁止醉酒时祈祷逐渐演化成对酒精的全面的抵制,古法发酵饮品的酒精浓度相对较低,大约发酵到13%时,野生酵母就会产生有毒副作用,并杀死酵母,酵母失效后,发酵过程也就终止了,酒精浓度也随之稳定。所以几千年来,酒精浓度都是有限的,而蒸馏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一切,9世纪的阿拉伯文献有记载,沸腾的发酵液体能挥发出酒精,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所以会首先挥发掉。将挥发的气体收集起来并冷却,便能得到比任何发酵饮品纯度高很多的液体酒精。
一开始,这个高浓度酒精被用于医疗中,接着,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易品,这是因为酒精不像啤酒和红酒那样会变质,欧洲在加勒比的殖民地所收获的糖,发酵产生了朗姆酒,并成为了贸易中的主要商品,被海员们卖到了北美,欧洲人又将白兰地和金酒引进了非洲,用它们来交换奴隶、土地和物品,例如棕榈油和橡胶,烈酒在这些地区成为了一种货币。
在大航海时代,烈酒在长途航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欧洲到东亚和美洲,常常要航行数月,保持海员生存所需的清洁淡水是严峻的考验,往水桶中添加一勺白兰地,能延长淡水的保质期,因为酒精作为一种防腐剂,能杀死有害微生物。到了17世纪,酒精从一种能让动物感觉晕眩的物质演变成全球贸易和探险开拓的重要产品,同时带来了种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