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仲夏,想起冬天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76

仲夏,想起冬天

原创/闫孟秋

我爷说,夏不热,冬不藏。冬不冷,夏不生。

(1)

初冬,一切都是懒懒的。

地里,折腾了一春一夏一秋的土地安静了下来,没有劳作人的说说笑笑,没有机器的喧喧闹闹,没有百花争奇斗艳,没有绿草郁郁葱葱,没有瓜果香气扑鼻。荒草,树叶,河水,一切都是懒懒的,就连那零零星星挂在枝头的几片叶子也是懒懒的。

太阳懒懒地落下来,落在地里,树上,屋顶,过往的车上,人身上。春日的太阳像初生的娃娃,懵懵懂懂,透着一股新鲜味。夏日的太阳像是攒足了劲蓬勃着无穷的力量不停地催促着万物生长。秋天的太阳多了几分自豪和骄傲,喜气洋洋地享受着一年的收获成果。而冬日的太阳是懒懒的,没火性,没脾气,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散散地躺在院庭的竹椅上,泡一壶茶,摇一把旧蒲扇,微眯着眼,回忆着一生过往的起起伏伏和点点滴滴。

门口有几个老太太在抹花花牌,几张块块钱随意放在地上。年龄大了,手里的牌难免拿不稳,掉在地上慢腾腾拾起来,笑笑说一句,真的老了,也没人笑话。眼睛花了,看牌时间长些,出牌速度慢一点,也没人催促,没人埋怨。旁边,几只大公鸡老母鸡在草丛里找食,一只花白狗搭拉着头趴在地上晒暖暖,偶有动静也不理会。一两片叶子从树上摇摇曳曳懒懒地落在地上,没有一丝声息。

(2)

冬日的枣树林像极了一张张水墨画,虬盘龙卧,枝横杈斜,画面交错,风姿绰约。

枣树和黄沙。我情愿说它们是一对恋人。从根扎在那里起,心事氤氲,气韵缭绕,铺开了所有的故事情节,也过早地逗漏了故事的结局。或欢喜,或愁怨,或嗔怒,或寂寥,没有谁能藏住。

枣树与蓝天。黑静静倾听白的私语,白用滚烫的心拥抱着黑的寂寞。其实尘世上哪有什么黑白分明,分明的是,你是谁,你在干什么,你在和谁干什么,你和谁为谁在干什么。

叶子和叶子。一滴水,融于墨,便暗香涌动,心神合一。点点滴滴,浓浓淡淡,叶子绿了黄了,黄了枯了,送走的,是日子的喧嚣和琐碎;沉淀的,是岁月的宁静和散坦。

枝上挂着两颗枣。一颗干红枣,另一颗也是干红枣。静静地对望着,不肯离去,又不能相拥。

春天,老枝即将吐芽,它们该何去何从?

(3)

很久没有这样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冬日的农村。

太阳暖暖的,晕晕的。随意散着步子,影子一会在前方被拉得很长,一会又被藏在身后。天很高,很远,似乎永远摸不着边,也看不见沿。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白云。巷子里很静,走了很长时间没见一个人,远处也没有车的响声,没有人的说话声。快出巷子,两个老太太坐在一家面朝南的门口晒太阳,一个倦意浓浓,一个眉目清醒,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拉着家常。一只小白狗卧在旁边,一副吃饱喝足的样子,睡意朦胧,见了生人也不做声。几只老母鸡在附近树跟底下的草堆里扒拉着找吃的。

出了村子,上了生产路,两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女人在路旁的果树地里,一个剪着树枝,一个把剪下来的树枝收拾整齐,长枝条捆好,短枝节拾到笼里,一起放到地头里的三轮车上。男人随身带着播放机,女人跟着有板有眼哼着秦腔,偶尔两个人说说笑笑。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在地里调皮地跑来跑去,一会用土坷拉扔向远处,一会在树上蹭来蹭去。地头有一只羊,懒洋洋啃着地上枯黄的野草。我找了一块略微平的地方坐下来。勤劳的农人把土地收拾得很干净,跟平整。他们像侍候孩子一样侍候土地,这里,有他们的想法,有他们的希望。我想起了劳作了一辈子已经逝去的父母,他们在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用汗水换来收成,供我们生活,供我们上学,供我们成长。而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并且扎下了根,越来越多的劳作被现代化生产工具所代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遗弃,越来越多的父母和孩子越来越生疏。以后呢?

我曾经从这里出发挤到了熙熙攘攘的城里,成了所谓的吃公家饭的人。几十年来,韶华已去,乡音越来越模糊,青丝里也夹杂了白发,可是不变的是我对土地的挚爱。我爱土地上人们的直率、豪爽和散坦,更爱土地一份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情怀。

(4)

今个,真的冷。

先是天明前的风哨子响的不停,似前面有人跑,后面有人连追带喊,一声赶一声,一声紧一声;又似一头发疯的野兽,嘶鸣吼叫,呜咽哀嚎,满世界横冲直撞。

早晨,风哨子还是响的不停。街道两旁,树枝被刮得倒倒歪歪,有的已被拦腰折断。树上枯枯黄黄的叶子不多,零零散散在东摇西摆。地上,树叶随风滚卷,聚聚散散,起起伏伏。一阵风过来,一个红塑料袋猛地被吹到半空,上下翻飞,左右忽悠,打了几个转便被挂到了树梢。

大部分人都窝在暖气房子,偶尔出来的也是穿上最厚的羽绒服对付这突如其来的寒冷。路上行人不多,个个耸着肩,缩着头,使劲把衣服往紧地裹。骑自行车的人弓着身子,弯着腰,一闪一闪,脚踏在脚踏上似有千斤重,只见人用力,不见车子往前走。骑电动车的,有人一手插在口袋,一手把着车手把,抽空用手揉揉搓搓冻得通红吸溜的鼻子。开车的把空调开到最大,暖气在车内弥漫,一边看着窗外骑车的走路的恓恓惶惶,一边又埋怨路堵车行太慢。

街上大部分门面都关了门,只有火锅店格外的红火。门前停满了车子,里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脱了外套。红的绿的白的黄的菜堆满了桌子,热气在火锅上升腾,筷子在火锅里搅动,笑容洋溢在脸上。

奇怪的是天上竟还有太阳。太阳看起来像是一个弱弱的有气没力的病人,煞白煞白,凄凄惨惨,轻轻一拳都能打个大窟窿。没有人能感觉到太阳的温暖,照在身上如同厚棉衣上加了一层纸,有它不多,没它不少。

(5)

大风断了电,像河流进了大山。那一年也是这样,白烛换了红烛,那束光一直在摇曳, 飘忽,直到冬天下起了第一场雪。

有一天,被山吞没了的河流蜿蜒而出,绿了那坡树。

而你, 却没有归来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二十四节气杂写(下)
【大荔文学·散文·孟秋】二十四节气杂写(上)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又到清明,父母总是在某一瞬间跃入脑海,挥之不去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漠北行
【大荔文学·游记·闫孟秋】东北之旅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走进西藏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诗歌八首记《红楼梦》人物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做饭和写文章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上会走

作者简介

闫孟秋, 喜欢用文字记录平淡的生活。有文字在《检察日报》《西部法制报》《渭南日报》等媒体发表。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