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语文老师不会说的事:有3种学生,哪怕成绩中等,也不需要去上补习班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刚开学没多久,就有家长来问我,需不需要报个班去提高一下?四五年级的学生,语文补习能提高什么呢?阅读和理解、作文?不过对于家长的焦虑,我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如果学生愿意去补习,在不影响日常学习进度的情况下,可以去补习。满足家长的心理,大概就是我花了钱,帮助孩子去提高成绩,如果他再学不好,那就不是我的问题。家长这种推卸责任的想法,其实老师也很无奈。很多小学生的语文其实是不需要补习的,只要家长多督促一下,帮助孩子去端正学习态度,那么语文学习就不是问题。

尤其是现在很多辅导机构,都在贩卖家长的焦虑。新教材改革啦,大语文时代来了,你不阅读、不学文言文就跟不上了。不会写作文、不会应用文,就被社会淘汰了。同年级段的学生,别人都已经出书写小说了,你家孩子还是个写作困难户。你说家长看到这样的宣传,能不焦虑吗?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不管家长如何焦虑,孩子有学习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正确去疏导,要知道到了高年级段,很多孩子都已经能正视自己的学习了。

作为老师也知道,家长们经常抱团去补习班报名,这样孩子们在一个班,都是熟悉的同学,一方面补习费用可以打折优惠,一方面同学之间起点都差不多,学习上好对比。那究竟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去补习语文?究竟怎么补呢?作为语文老师,因为和很多家长沟通过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来总结梳理一下,和大家探讨。

1、 基础好,想提高的同学

我常和家长强调的一点是,语文的学习就是基础很重要,生字词的意思、运用,对课文的理解,是不是提笔忘字?判断语文基础好不好,就是每次考试,卷面钱的基础题失分多不多?如果基础题的失分不多,那么学生的语文基础点就掌握得比较好,需要提高的可能就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和一些日常的语文学习习惯。很多家长只看分数,不看具体原因,语文成绩一旦低于全班水平,家长就非常焦虑,想去给孩子报补习班,从某种层面讲,即便去上了补习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很难提高。

一些辅导班的补习套路基本就是,教给学习方法、带着学生一起刷题、管理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家长满意。短期内如何孩子的学习问题,正好是对机构补习的套路,那么孩子就能提高。但这种补习只限于基础好的同学,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纯粹是想提高,也就是90分想考95分的同学。基本上70分的水平想提高到95分很难,需要一个稳定学习的过程,并且孩子的学习决心很大才可以。

2、 家长没时间陪伴的同学

很多城市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辅导不了功课怎么办?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也没时间辅导作业,那么总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弃之不顾。所以定期的去培训班补习,也是一种学习陪伴,相比较老师日常的教学,培优班、辅导班更能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去长期跟踪,帮助家长来解决不能辅导的遗憾。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的家长,其实还是可以做到学习陪伴的,只是缺乏一定的耐心,才有崩溃型、暴躁型、佛系家长们出现。我们老师为什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帮助辅导和督促孩子的学习呢?就是因为家长在参与这件事的过程中,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总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家长才会质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只考了这么一点分。所以,能够做到日常陪伴的家长,孩子学习保持中等,其实只要多一些教育耐心,孩子是不用去辅导班进行补习的。通过老师的日常讲课,完全可以提高成绩。

3、 很会学习的同学

作为老师,当然特别希望班上的同学全部都是学霸,老师讲一遍就会,主动学习,不懂就问,班风特别好,年年都是优秀班集体。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每个同学的学习状态都不一样,班级里几十个同学必然是有差异的,然而学习好的同学都有同一种优点就是自律,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很会学习的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都特别高,除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会严于律己,让自己不断进步和提高,所以会学习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不用说什么,他们自己就能认识到不足,有针对性地去补习。

以上3种情况都是在我教学实践中,常见的学生类型,这些同学,确实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高和补习。但是大部分同学只要把基础打好,跟着语文老师的教学节奏和目标,是完全不需要课外补习的。偶尔的成绩下滑,分数波动也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关注孩子更多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人格,才是我们在教育中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如何给孩子补习,怎么补习的问题,各位家长都有什么困惑?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