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医诊断法纲——色脉合参(上)
——《脉要精微论》
上一篇谈及到了色脉合参之色以应日,脉以应月。今天继续深入地讨论一下色脉合参的法纲。
必须要指出的是文中关于色诊纲领性句子:
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首先说色,文中的色诊的运用以察精明五色为核心,
辅以观察患者的外形、神态、声音、动作等等来判断五脏藏精的多少,六腑功能的好坏,身体的强弱。
关于察精明五色,文中运用了很多比喻,目的是想要我们更清楚的掌握望精明五色的核心: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什么意思呢?之前说过了,色以应日,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天气有好有坏,晴空万里的时候,处处光鲜亮、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是好的气;
而太阳被云彩遮住,阳光无法正常的直射的时候就给人以昏沉的感觉的景象就是不好的气。
举一处文中的比喻: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好的白色有生机的白色就像天鹅的羽毛一样,其实只要是活的白的动物的羽毛都可以,大可不必为了学观色专门跑去看白天鹅。
古代的盐是粗盐,要么是海盐,要么是井盐,相较于我们现在食用的盐更粗糙更暗。
所以对于气的比较,我们只需要掌握核心——就是一种华丽的有生机的气就好,管它是丑小鸭还是黑天鹅呢。
再来说五脏:五脏者,中之守也。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得守者生,失守则死。
这个中字,很多人解释为身体,解释为内部,其实这个字最好的解释就是不要解释
因为这个“中”字太好玩了:
可以觉得它是中医的中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庸之道”的中,即守住阴阳的平衡
可以理解为《道德经》中讲的大盈若中(冲),一半虚空一半水,一半阴一半阳,一半脏腑的精一半脏腑的气
可以从字形上把它理解为一个器皿
……
总之五脏的功能是守,守就是御,是看阵地,是广积粮,说破大天也不出去。
守的多了就能够把多余的筛细,细的提炼出精,再把坏的排出。
要是守的不够了不仅不能囤积,而且还要消耗,消耗的太多人就嗝屁了。
有熬夜消耗肝精的
有纵欲消耗肾精的
有太过专注费神消耗心精的
有劳力过度消耗脾精的
……
娘胎里面营养好,消耗的就慢一点,营养差,消耗的就快一点,总之不爱惜身体消耗光是迟早的事。
怎么样望出一个人五脏的有余不足呢?文中给出的示例是:
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失)也,言而微,终日及复言者,此夺气也
一个人来看病,说他受了惊吓,假设受惊吓之前这个人精气都很足,即使收了惊吓,他的声音还是比较有力,给人感觉听起来就像是在房间里面说话;
如果这个人说话声音特别小,像是在空旷的地方说话,根本听不见,那就说明这个人的五脏没“守”主,精气都被夺掉了。
而六腑的强弱则可以和形体上的强弱互相比较参详:
夫六腑者(原文为五脏),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关于“腑”在《六腑不是六腑》已经说过了,腑可以有广义的意思,不必拘泥于现代定义的六腑。
如果说五脏是藏住人体精气的重要守垒,那么腑则发挥着更为机动的作用,有帮助藏精的,有传化糟粕的,有辅助人体思想的,有帮助人体活动的……
我们可以通过在外的形态来观察内在腑的状态: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播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病人的脑袋沉重不能抬起,眼球凹陷,眼神涣散那么这个人的脑可能出现了问题,且不能藏髓了
病人驼背,背脊高突;两肩下垂,可能胸阳外泄了
病人的腰部不能正常转侧,说明可能肾气不足了
病人弓腰驼背,手脚关节屈伸不利,说明筋可能受寒受热,或者营养不足了
病人不能长时间站立,一站就腿发抖,说明骨髓得不到长期的濡养产生了病变。
这些所有的举例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有诸内,必形诸外
内在发生了失衡一定会通过外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鹅羽粗盐是一个比方,腰不能转侧来说明肾不行也是一个经验谈,重要而不必要。
关键是要有这种观察的思维,病人出现这种表现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五色精明也好、六腑也好、脉也好,是否都同时指向了相同的病因,印证了医者的观察?
这就是需要不断思索,不断琢磨的地方。
关于文中的脉诊大纲,篇幅有限,下次再谈。
原文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亟的通假字)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