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一位香菇老司机的观点

【编者按:《食用菌市场》公众号发表文章《精准选择食用菌技术员》,在网上有很大反响,我当然也不认同作者的那些说法,但自己并没有时间去弄文章,恰好有位网友过来聊天,他说他有看法,我说你整理一下传过来我给你发出去。当然有些文字是我的点评,就是红色字体的了。】

我是不相信什么精准选择技术员的,别说人的能力不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也还有人家肯不肯努力的成分在里面呢,如果有人真的能够精准选择技术员,那他就可以直接当大老板了,这就是胡话。所以尽管这位批判者老司机的观点也不完整,但也不是乱扯,所以,就借我宝地登出来大家继续评价了。

************************************

也谈精准选择技术员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精准选择技术员》,我朋友圈里好几个好友都在转发或者评论,看起来比别的文章有点影响力。但是,俺看了深不以为然,文章内容无非是说现在的技术员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是技术员的问题,文章还列出了所谓的“菌业人才”的四个“标准”。

(我也看到了)

网上我看不到作者的名字,只看到“本人近年来在行业接触过四家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28家号称百万种植基地合作社”,我猜测,这可能是“本人”在这游历期间而得出来的结论,而“本人”绝不是“合格技术人员”,可能是游离于企业、老板、技术员之间的生意人或者掮客,看了文章就知道你是为老板们站台的,要不,你这个“本人”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和标准。为此,俺根据这个“本人”的文章,也谈一下“精准选择技术员”的问题,有些是说你“本人”错误观点,有些是和你遥相呼应。

(作者是有的,老司机没看到,是力源菌种的杨礼远先生,我不知道力源菌种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也不认识杨礼远。)

先说说一下俺自己,为了区分文章里面的“本人”,俺就称自己“日本人”吧,俺一直喜欢日本这个文明国家,大家也知道咱们鸡国的很多香菇品种都是人家日本人的,日本人的香菇产业比咱们做的不知道好哪去了。

(日本香菇菌种好无可争辩,但叫“日本人”的名字,容易引起某些爱国者反对,希望大家只看内容不要在乎名字,名字就是个符号)

俺“日本人”也是木有上过大学、甚至连大专院校的门都没有进过,标准的“土油条”,俺老家是南菇北移第一站的泌阳县,95年被洛阳市的某县聘请当香菇技术员,至今为止已经二十多年,这期间,俺“日本人”除了在这个县指导外,也外出流窜了不止“四家工厂化企业和28家号称百万的基地和合作社”,不过,俺“日本人”在哪家企业也没有坚持下来,最多的也就呆了三年,有的企业呆的甚至木有超过两个月就撂挑子了,看不惯有些老板的熊样,甚至工资就懒得问老板们要,俺“日本人”可以吹牛的说,无论哪家企业都是俺炒的老板的鱿鱼——老子不给你干了!

(估计作者比杨礼远确实是老司机,老很多的那种)

言归正传!

“本人”文章开头“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就香菇产业来说,正因为“随着精准扶贫号连续吹响……很多老板选择了食用菌产业,尤其是代料香菇种植”,而造成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互相残杀市场价格低落,使得行业哀鸿遍野,这才是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根本不在技术员身上。比如鸡国的股市,在6000点往下落的时候你精准选择的进去了,俺“日本人”的很多朋友、师兄弟都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水平那是杠杠的,但是据我深入了解,他们所在的企业依然是亏本。

(这是错误的废话,没有技术员的努力,你老板选择谁?老板不努力能搞好企业?人家把你卖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日本人现在不怀好意地问一下:在咱鸡国,除了套取忽悠政府补贴外,还有哪家生产型企业是赢利的? 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吧?香菇企业的亏损,产能过剩是重要因素之一,是非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的通病。一个企业把命运压到技术员素质水平上,本身就是企业的硬伤,正是老板们的“选择性错误”所致,有道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怪得了谁?

(随意投资,也是选择问题,怪不着搞技术的)

企业的盈利和兴旺,不仅仅是项目选择上,老板们的管理和观念更是重要因素,食用菌行业成功的要素有四点,实力、观念、技术、营销。

实力,是硬件投入,指望套取政府那点补贴的不要做,政府的补贴只能是锦上添花,不会给你雪中送炭。

观念,老板的思维应该正确认识食用菌行业是一个种植业,是集时效性、连贯性、技术一致性、缺一不可的产业。

营销,再优质的产品没有好的营销渠道对于企业来讲也是零。

技术,细节决定成败,技术面前无小事,对技术人员的尊重是一切的根本,体现在你对技术员的人格尊重,你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拖欠工资的事情不要干。

(上述问题,俺已多次谈过,和老司机不谋而合)

俺“日本人”这么多年接触到的不少企业和基地合作社的老板们,看到他们有过年都过不下去的时候,哀其不幸,怒其活该!本身外行,非要干这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有些老板“精准选择”进了这个行业,不是踌躇满志,就是财大气粗目中无人,在企业的经营上瞎指挥、瞎决断,完全不考虑技术要求。

(是事实)

纵观鸡国的食用菌企业的惨淡经营,问题恰恰是出在老板们的身上,而非技术员们的问题。有人说老板和技术员是平台和人才关系,这话不错,没有家就没有国,没有砖就没有墙,没有人才你那就不成为平台。俺日本人这么多年,只见过因技术员走了江河日下的企业,木有见过走了活不下去的技术员。天下熙熙皆为利往,鸡国的菌业老板大多数是为了短期暴利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老板们的企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和广大技术员人员的基础上,没有技术的进步和技术从业者,你的企业还干个鸟也!推动中国食用菌技术进步发展的恰恰是菌业的技术人员,而非那些唯利是图的老板们。

(老板和技术员都需要,老司机有点激动了)

关于企业老板们的管理、理念和素质问题,这话题也太大太多了,这篇文章要继续列举下去,可以说是“罄竹难书”,相信很多同行的朋友深有同感,希望做技术指导的朋友以后多讨论一下这样话题,我只是想说,企业的赢亏老板是第一责任人,在食用菌行业里,“精准”选择老板,比“精准”选择技术员更重要!食用菌行业最不缺乏是合格技术人才,拿文章作者“本人”的伯乐和千里马相比喻正如古人所言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估计杨礼远先生太年轻,所言问题明显缺乏阅历)

请大家踊跃发言,留言我会全部公开,我本人不回复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