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马后炮

我近期文章少。也没外出,可别人都没闲着,疫情刚刚热闹的那段时间,菌业的公号也挺热闹,除了各种应景吹吹拍拍的,以及各种预测的,还有就是各种对策。
不是俺吹,这行业里要说谈战略,真的没几个人入得了俺的法眼,当然也可能有些人只是装睡,只考虑领导看法而不考虑大众实际,然而这又是人品问题了,俺也还是有资格鄙视一下子的。
先评说一下应景文章的那些东西,章法上就是没脑的,你什么表态其实都仅仅是给上司看的。上司对这种例行公事式的紧跟,其实并不当一回事。这不同于给领导夫人寿诞送礼,送了的不记得,没送的都记得。这种应景玩意,做不做都不会记得,大流之下,公事公办,玩命表现其实只是自嗨。
预测,是菌业里面最吸引眼球的内容,过去,许多尽管事后根本否定的预测红文也是赚足了点击的。有些自己脑子不好使但习惯听风就是雨的朋友,特别起劲的转发这种东西,所以即使我不感兴趣,也会读到这类文章。这种文章平常还多多少少有点积累准备,但疫情之下的许多东西,根本就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比如说利益分析,很多人预测菇价上涨,但似乎没有人预测成本上涨以及生产的人力障碍,这两个上涨之间谁胜谁负,预言家们只能做对开的计划。好在吹牛皮至今没有收税的,所以胡说也不必考虑后果。
菇价上涨这个基本调调,其实是马后炮,还用得着预测吗?中国物价世纪之交前后的一贯走势,成为基本面了,就是国际油价跌得哗啦啦响,中国人也就听响的命,所以俺不买汽车的理由又多一条,当然核心问题是余粮不多。虽然种菇的利润在下跌,但菇品的卖价还是基本上走蒸蒸日上的路,只是票子含金量出问题而已。
最终要讲到的是对策,我很是看了几篇文章,老实讲没啥咸淡。主要是谈工作中如何防止感染的。实际上,对于疫情之下的生产,压根儿就不得不跟进官方的管治。本来一些没有疫情的小范围地方,又是完全的劳动力自给,基本上不该有什么影响。但从外供原材料和菌种,到“不惜一切代价”的政策,让生产者可以有的作为也是相当有限的。工厂化生产,只有打包和采收有影响,前面后面的工作,基本上没机会感染病毒,自动化程度高的打包也没啥问题。而采收包装,实际上只要防止了感染者进入,也不太可能有问题。所以,在食用菌生产上,也没多少“策”可以应对。许多官方动作基本上矫枉过正甚至因噎废食,比那些“对策”文章的内容要严格的多,要及时应对生产,搞定地方那些“红袖箍”才是最大的对策。
冬季本来是许多菇种的菌棒生产旺季,有些人习惯早动手,那么这样的人是赢到了,而有些摇摆不定的主,连原料都没备齐,疫情袭来的时候,交通近乎瘫痪,啥也玩不转了,那就是涨成天价你也只能干看着。
季节性菌业的特点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天就得拿定主意,到了冬季生产前才能一切备齐。
去年秋天,山西运城万荣的史冠军,这哥们就在晚秋把我拉去,让我把党兴仁那里的菌种供应线给连上了,所以他算是特别赶趟的了,这个就是提前量,现在知道这个是没用的,只有那时候就搞定才有意思。
类似的情况和相反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总体下来,影响范围很大,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所以至少2020年的春夏及早秋菇品供应会趋向紧张,这等行情,神马预测对此都只能干瞪眼的看。
传统农业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为什么菌业只是换了个季节就这么多人不能理解呢?非也,是我们很多菇农实际上都不是职业的从事这项工作,随时随地都有撤退走路的想法,所以自然不会有什么一年之计。至于少部分虽然是职业性从业却老是临时抱佛脚的,恐怕也都是干得不太好的。
老想着撤退跑路的,今年有点玄,因为现在社会全面受到政策拖累,就业复工都步态迟缓,也许就让许多人无处可逃了。读者看过后可以吸取教训,以后不再犯类似问题的错误,从这个角度说,我这就不算是马后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