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出兵,为何是一战的战胜国?14万人用命换来的

很多人都忘记了,中国其实是一战的战胜国。1918年11月28日,一战结束后,北洋政府在故宫太和殿举行盛大的中外军队阅兵式,鸣礼炮108响,庆祝一战胜利。

北洋政府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参加协约国并向德、奥宣战。但是,中国参战的形式,却是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

图为中国劳工在等待上船。英法两国对劳工的挑选很苛刻,肺结核、眼病、牙病的都被拒绝,大多数劳工来自山东、东北和湖北。因为欧洲人认为中国北方人很灵活聪明、细心又耐劳。

图为中国劳工在青岛港登上客轮准备开赴欧洲。欧洲人称他们为“中国劳工旅”,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

1938年1月13日法国《Regards》报刊登的留在法国的华工与他的孩子。法国报纸称“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们国家的气候。另外,医疗体检报告结果认为绝大部分的华工身体健壮,这对我们国家继续在那儿招工是一个好消息。”

在工厂门口等候开工的劳工们。

一群中国劳工等待女司机发动汽车。

两个从中国自带工具的劳工。

按照协议,中国劳工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是,英国的劳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挖掘战壕、搬运弹药、掩埋尸体到清扫地雷、筑路架桥等等,到处都有中国劳工的身影。图为中国劳工在前线扛炮弹。

中国劳工在前线扛炮弹。在欧洲,西方人对中国劳工的吃苦耐劳精神称赞有加,一个英国记者称:“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

绝大多数在法国的劳工,都被安排到各个军工企业和私营企业,他们很快就掌握工作技能,成为高效的技术工人。

中国劳工在法国坦克维修中心维修坦克。

中国劳工在法国坦克维修中心清洗坦克。

1918年12月3日,法国加莱,中国劳工正在搬运谷物。一战结束后,他们还帮助法国人重建家园。

生活条件上,中国劳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报酬很低,居住和饮食条件很差,而且不许跨出劳工营地一步,不得进入咖啡馆和酒吧,完全被欧洲人当做三等国家国民看待。图为两个中国劳工在休憩时表演武术。

整个一战期间,大约有400名中国劳工在前线因德军轰炸和炮击阵亡,还有约700名劳工因客轮被德国潜艇击沉死亡,加上病死和被西方政府处死的,至少数千名中国人长眠欧洲。图为一处一战中国劳工的欧洲墓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