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博览在山西|穿越古代,了解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代朱元璋开国初,继承元翼统制,改“翼”为“卫”,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军事制度,并推广至全国。卫所镇守一方,是地方的最高军事机构,自主行事,军政合一。军事制度经历了由“卫所制度——都卫体制——都司卫所制度——大将镇守——塞王守边——总兵镇守制度——九边总兵镇守制度与都司卫制并置”的一个演变过程。

卫所制度至塞王守边制度,是中央收权集权的过程,朱元璋将边地分封给自己最信任的九个儿子镇守,号称“九大塞王”。后来的燕王朱棣就是通过“靖难之役”取得皇位,并将都城迁到了北京,不仅宣告塞王守边制度的瓦解,也为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埋下了伏笔。

在北方长城沿线一带,实行的是九边总兵镇守制度。九边分别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明中期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明十三陵)的防务,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统称为“九边十一镇”。

这九边十一镇的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依次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及关隘、烽燧、敌台长城主体。山西大同镇的镇城是大同,山西镇的镇城先是偏关城、后为宁武城。

除九边重镇外,明长城还修筑了许多关口,归各镇管辖。每镇所辖关口者多者达数百,九镇总口在一千以上。自居庸关以西,明长城分为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附近的老营堡会合,被称为内(里)、外长城。内外长城跨越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境内,是都城北京的外围屏障。这一段长城靠近京都,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称为内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称为外三关。
长城作为边境地带的军事防线,其整体防御能力不仅依赖沿线分布的军事力量,还依赖于与城墙边镇、关隘、堡寨所构成的军事聚落系统,驿路、驿站、烽燧和哨所等组成的交通运输与信息传递系统等,构成的庞大军管系统。
同时明代分军户与民户。所有卫所管辖的军士皆别立户籍,叫做军户,军士代代世袭,永世不得脱籍,除非改朝换代。同时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内陆卫所军二分戍守,八分屯种。总之是自力更生还打仗,不足部分才能依靠粮草补济。
清朝统一了长城内外,曾经的长城卫所城镇军事防御性质减弱,于是釆取了“关停并转”的政策,军事中心改置为行政中心,现在雁北地区的很多市、县、镇、乡、村的名称都是由原来长城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演变而来。

穿越古代,了解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编 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