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一瞥|“你想要挑战7个数字还是8个数字?”
课堂一瞥
“金珠,你想要挑战7个数字还是8个数字?”
“8个数字。”金珠一边摸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回答。
“你想要挑战8个数字还是7个数字?”
“7个数字。”她还是不停地碰自己,显得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样子。
之前,我会认为金珠听不懂选择性的问题,她会习惯性地选择后面的答案。但今天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金珠茫然的小眼神让我有了别的想法。
现象分析
那一刻,我在想,我的问题有没有问题,当我反复地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她会不会在根据我又问一次这个问题而改变自己的答案?
我一测金珠听到问题的那一瞬间的所思所想。
“金珠,你想要挑战7个数字还是8个数字?”
“8个数字。”(我的判断——她习惯性地选择后面,于是又问了一遍。)
“金珠,你想要挑战8个数字还是7个数字?”(金珠的判断——我是不是说错了,为什么老师又问了一遍,我刚才说8个数字,老师又问一遍,我的答案不对,那就是7个数字。)
“7个数字。”(我的判断——她听不懂问题)
但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不是我的问题有问题吗?
无独有偶,彧宝宝的行为证明了我的臆测。
课后和彧宝宝妈妈交流,她说起了早上的一件事情。
早上,妈妈问彧宝宝。
“你想吃蒜香面包吗?”
彧宝宝说:“想。”
“你想吃蒜香面包吗?想吃就点头,不想吃就摇头。”
彧宝宝摇摇头。
妈妈又拿出面包片问他。
“你想吃面包片吗?”
彧宝宝说:“想。”
“你想吃面包片吗?想吃就点头,不想吃就摇头。”
彧宝宝摇摇头。
妈妈说:“我感觉他还是不清楚点头和摇头的意义。”
我突然想到了金珠上课的表现,我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彧宝宝一般摇头和点头的时候基本都是基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表达。他之所以一边说着“想”一边摇着头,是不是我们呈现问题的方式的问题?
妈妈问彧宝宝的问题的形式和我问金珠问题的形式如出一辙,都是会再问第二遍,我猜他们的答案里有一种可能是在猜我们想要的答案或者根据我们的反应在调整自己的答案。
我们能做什么?
那我们为了规避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不让孩子们选择了?
不是,我们可以这样做,拿彧宝宝吃面包举例子。
首先,我和妈妈说的是,用一种方法确定他的表达, 要么用语言表达,要么用动作表达,不要同时既用语言又用动作。如果觉得他不熟悉动作表达,可以单练,但不要混合在同一个选择中。
其次,我们可以在他做出了一个肯定的选择后,就让他吃,他如果不想吃,他就知道了自己这样说是不太恰当的;他做出了否定的选择后,就不让他吃,他如果想吃,他就知道自己这样说是不太恰当的。
其他的选择也是一样,让孩子们知道选择的后果,让他们学会从后果出发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比我们说教要管用。
给他一个选择,然后静静看着,如果还需要做什么,那就是相信他可以给我们惊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