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怕问题,有问题就解决,一定会有办法的!”
视频中孩子的状态不对,我想起了我们昨天交流的内容,于是给她发了语音:得让我们的训练更有意思一点儿,这两分钟我觉得她根本就没有享受,而是在完成一个特别不喜欢的任务。
她才跟我说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是没录全,她昨天咬手了,我批评她了。”
我开始有点生气。
“她咬手了,表现不好了,我是会嘲笑她还是会觉得她差?你们给我的信息是片段的,都是好的,我不是要一个好的答案,要一个好的状态,那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我就是要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说的有些激动。
“不是,马老师,是我昨天状态不好。我不想让你看到我的样子。”
我开始有点心疼了。
她准备自己扛下所有的事情。
可是,这不应该是她应该独自扛下的事情!她的孩子是自闭症,但这不是她的选择,也不是孩子的选择。如果我们的教育专业一点儿,是不是可以教导出好的行为来代替问题行为?如果我们的社会包容一些,是不是没有人会嘲笑,歧视,孤立这些自闭症人士?可惜,在她身上,我们这些都没做好,凭什么让她一个人独自扛下?!
我问她知道怎么改吗?她说变换一下内容。言语中带着哭腔,带着无可奈何。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教育要做什么。
我以为只要我努力地教孩子就可以了,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改变,但后来我发现对于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更重要!我们在学校里教授的内容,如果在家庭中不用技能也不会掌握,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
于是我想我们要告诉家长专业知识,当他们了解了专业知识,他们就能够很好地做家庭教育了。
然而并不是这样,他们知道很多理论,但依旧会有人不知道怎么做。他们会熟练地操作方法,但少了一点交流,少了一点训练以外的东西。于是我想,他们需要指导,指导他们怎么做。
但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他们的状态也同样重要。我们要创建的环境也应该包括家长的状态。当他们每天被孩子的问题行为所困扰的时候,他们的状态已经不允许自己心平气和面对孩子了,何谈教育与指导呢?
于是我拨通了她的电话,我需要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她感受到她不是一个人。
“我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丢给你,你在训练语言,又不是改善问题行为。”
“我要做的不是语言,而是孩子的成长!”我们从她的状态开始聊起。她说了很多情景,坦白讲我不能解决,但我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
“她不知道推人不对,她不知道打人不对,因为我们之前都在和她说,但她处理听觉信息就是有问题。我们在用她的弱项解决我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
孩子没有错,她每次做训练,我看到视频里她总是叹气,她很想做好,她希望我们开心,但她的发展真的没达到她能全盘接受这些信息的阶段。“你让我去跑5000米,我也想打头,我也想找借口,因为我做不到,不是我不想,是对于我从来不跑步的人,我坚持不下来,但你让我练一段时间,我可能能慢慢地接受。“我不觉得她差,只是我们没有找对方法。”
我们最后的话题落在了爱和理解上。
家长很爱自己的孩子,这毋庸置疑。我看到过有家长说自己的自闭症孩子傻,但她还是爱着他。但这不等于他们理解孩子。他们或许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知道他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喜欢穿什么面料的衣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脾气,知道他每个行为表达的意思。
但他们依旧不理解自闭症儿童。
这并不矛盾。
“你是否因为她的一点点进步而感到高兴?她能重复话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很不容易,我会特别夸张的鼓励她,但是你觉得那理所当然。”没有什么理所当然,他们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的样子,很美,也让人很心疼。
今天不止一次听到:父母离开后,这些特殊的孩子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都担心未来,与其担心未来,不如把握好现在,努力地教他!每个人的学有所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过分地担心未来,现在也会错过。
“一定会有办法的!”是最近我一直对自己说的话,它鼓励我前行。
在特殊教育的这条路上,我们只能一边走一边看,不断地寻找最合适。但一定要坚定的走下去,走下去,才有机会迎接春暖花开,感受阳光灿烂!
没有人应该是孤单的,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就在写这篇文的时候,她和我说,今天的训练状态不错,她说:“我的心态很重要。”
我很欣慰,我们努力的意义又多了一点儿。
“不惧怕问题,有问题就解决。我们可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一个一个来,一定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