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谁更有希望坐上生鲜电商的第一把交椅?
前几天有位知友私信找我咨询,他把家里的厂房抵押给银行,贷了几百万开了一个菜场,现在菜场倒闭了,还不起钱,银行要拍卖厂房,问我有没有好办法?
能有什么办法呢?投资有风险,方向不对,风险更大,如果当初投资的不是传统菜市场,而是每日优鲜这样的生鲜电商,同样是卖菜卖水果,结局会大不一样。
本月9号,生鲜电商行业老大老二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同时向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分别计划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意味着生鲜电商市场已基本成熟,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了。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前几年全国有四百多家生鲜电商,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够在疫情背景下,获得资本青睐,并在海外上市,肯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这里我们以每日优鲜为例,分析一下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
家庭生活的主题之一是生火做饭,做饭就要买菜。现在正是盛夏,谁也不想大热天跑到气味难闻、人员嘈杂的菜场买菜,谁不想坐在家里吃着雪糕就有人把需要的新鲜食材送上门。每个人都想,这就是生鲜行业存在的意义和市场价值。
但生鲜电商与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是即时性问题。我们上淘宝、京东买商品,一般都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到货,一般日用品无所谓,等两天就是,但买菜就不行了。假设今天周三,媳妇说晚上我做饭,你去买菜吧,你不想去,上平台下单买菜,然后平台提示,周六到货,这就抓瞎了,总不能这三天一家人都饿着吧?
所以生鲜电商要想把客户留住,送货一定要快,最好五点钟让你买菜,六点钟菜就送到家门口了,什么都不耽搁,甚至比自己打的跑一趟菜市场都要快。这就要靠前置仓解决。
什么是前置仓?就是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周边半公里内设置仓库,每个前置仓面积有80到130平,可以保证范围内(3公里)居民一小时内收到菜品。如果无法保证一小时内送到,就增加前置仓。
有人会问:这样和买水果蔬菜生鲜超市有什么区别,会不会增加配送成本,无法保证菜品质量?
其实不会。线下超市都开在人流量最大的马路边,要考虑商品摆放和购物体验,成本会比较高。前置仓不是实体店,对位置没有要求,只要面积够就可以。人工房租就省下一大钱,因为不用客户上门选购,商品损耗率接近为零。
有了前置仓,生商电商的市场一下就打开了,想像一下,你下班回家的路上,坐在公交地铁里就可以想想自己晚上想吃什么,掏出手机打开APP,选好、下单。过一会到家门口,新鲜的食材已在等你了,是不是很方便?买菜做饭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全国十几亿人口,这又是多大的市场空间?
解决了配送问题,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这两个生鲜电商的代表从创业赛道上脱引而出,受到资本的青睐,准备在美国上市了。
那么两家生鲜电商同步上市,谁的潜力更大,并最终坐上行业内头把交椅?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1月,叮咚买菜成立于2017年5月,相对较晚。两者的商业模式区别不大,主要资金都用在前置仓上了。但后者比前者更敢烧钱,业绩表现更好。营收方面,叮咚买菜总收入从2019年的38.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36亿元,今年一季度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6.04亿元增至38.02亿元,同比增长了46.0%。而每日优鲜的收入总额从2018年的35.47亿元增至2019年的60.01亿元,再到2020年的61.3亿元,收入增长缓慢。
营收方面,每日优鲜失了一分。
但是,叮咚买菜的规模是用持续增长的亏损换来的。2019年叮咚买菜亏损额是18.73亿元,到了2020年变成了31.77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45亿元增加到13.85亿元。而每日优鲜2020年亏损16.49亿,今年一季度亏损6.1亿,保持在叮咚买菜的一半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日优鲜更注重盈利能力,不惜牺牲一部分规模。
盈利方面,每日优鲜扳回一分。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叮咚买菜是后来者,要想弯道超车必须加大投入,而每日优鲜有先发优势,步子走的更稳。这一点从前置仓数量就是可以看出来,最新数据,每日优鲜有631个前置仓,叮咚买菜有950个。每增加一个前置仓就意味着租赁费、物流人工费用的增长。
这是追求规模的代价,要想抹平成本实现整体盈利,就需要更多的用户、更多订单,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总之,叮咚买菜纠结成本,每日优鲜焦虑规模,两家各有优势,也各有痛点,现在说谁是生鲜电商第一名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