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水入海如何影响中国?
如坐针毡
🔹山东青岛海景 国是直通车 陈昊星 摄
日本政府13日宣布决定排放核废水入海引发各界对海洋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担忧和谴责。中国学者表示,核废水从日本福岛入海后,至少有3种途径可以影响中国海,并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潜在风险多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触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最高等级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冷却融毁受损的堆芯,核电站引入海水给反应堆降温,再加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具有放射性的核污水持续不断产生。
截至目前,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辐射废水已达125万吨,并且这种高浓度放射性污染水还在以日均140吨左右的速度增加。研究显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超过125万吨具有放射性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锶90,放射性氚,碳14以及其它放射性物质,如碘129和钴16。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资深核能专家肖恩·伯尼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设备水处理技术(ALPA)不能去除放射性氚或碳14,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16。这些物质会在海洋食物链中长期积累,并且有可能已经通过食物链回到陆地上的人类社区,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跨界污染影响中国
据报道,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福岛核废水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不论日本排放废水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将随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中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跨界污染影响。
来自海洋研究领域的一位中国学者对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根据海洋环流模拟测算,核废水从日本福岛入海后,至少有3种途径可以影响中国海。
一是平流扩散途径,沿着日本海岸向西南方向扩散进入中国海,该途径相对来说进入中国海的时间较短;
二是通过再循环环流,通常几年时间可以进入中国海;
第三种途径是太平洋表层环流系统,包括黑潮延伸体、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环流、北赤道流以及黑潮,通过巴士海峡和东海陆坡进入中国海,相对来说,该途径需要更长的时间进入中国海。
不同的途径输入的核污染物的浓度有所差别,但无论如何,日本核废水对中国沿海从短期到长期都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
核废水排海是否违反国际法?
福岛核废水排放是否违反相关国际法?是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制止核废水入海?
对此,肖恩·伯尼表示,《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造成海洋污染的公约》(简称《伦敦公约》),禁止在海上处理核废料。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危机不仅是日本国内问题,也对周边沿海国家造成潜在威胁。那些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的联合国成员国应该利用适当的外交和法律途径,就这一问题向日本政府提出质疑。
肖恩·伯尼认为,根据日本在国际海洋法中的承诺,日本必须防止放射性污染,特别是威胁其他国家的环境安全时。日本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签署国,因此必须遵守其法律规定。迄今为止,日本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肖恩·伯尼表示,因为涉及不同的国际法范畴,绿色和平也正在研究,向海洋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有害物质还涉及到哪些国际公约及海洋法律法规,需要更多不同的团体共同努力,尽一切可能,包括引用国际法去阻止。
如何妥当处置?
福岛核灾是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人类遭遇过的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肖恩·伯尼表示,日本政府决定将要排放到大海的多种放射性核素,从种类到性质来说更复杂,放射性物质半衰期更长,且都有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DNA造成损害。我们不得不应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核泄漏灾难善后处理,必须以当代的眼光及非常审慎的角度寻求最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绿色和平认为,所有核辐射污染的材料应该永久存放在现场,并呼吁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从头拟定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报废计划,包括建造安全封闭的建筑物、暂缓清除核燃料碎片50年至100年以上。为了避免持续增加核辐射污染废水,冷却核燃料棒碎片时应该以冷气替代现行的水冷却。而面对地下水持续渗入的问题,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址应该建造护城河阻绝地下水。
据报道,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员会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80公里地表附近的核辐射量与2011年相比,平均下降了约78%。
刘新华建议,日本政府应采用去污因子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装置,对超标核素进一步净化处理,尽可能降低处理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处理技术,并及时公开研究进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术应立即用于废水中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