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第5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
好,来,我们看到我们的讲义,刚刚讲到家姓。来,第十页,第二百零七。家姓的历史刚刚已经跟各位报告过了,我们看到下面历史名人有一位家铉翁。家铉翁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人物,家铉翁其实是地方的父母官,后来因为蒙古人铁骑南下,所以在元朝大军攻破当时南宋的首都临安之后,丞相吴坚,还有贾余庆等等,就发命各地方不要抵抗,投降好了,因为避免造成更多的伤亡,所以当时他们是希望不要坚决的再反抗了,因为国都都已经沦陷了,其他的地方再反抗也是无济于事。不过独独家铉翁他就是不愿意投降,所以后来家铉翁他就奉了朝廷的旨意出使元朝,后来就被元朝扣留在当时北方的国都大都,就是后来的北京。过了一阵子之后,听到南宋亡国了,每一天都哭泣,家铉翁后来就非常的伤心,元朝也希望他既然已经故国灭亡,而且人又在大都,希望他能够留在大都为元朝所用,可是他就不愿意担任元朝的官吏,于是他就被安排在河间,在乡下地方教授《春秋》,教授弟子的时间长达十七年,一直到了元成宗的时候,才把家铉翁放还回南方,所以等到家铉翁回到故乡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没多久就往生在家中。家铉翁在河北教授《春秋》,在当地也是回响很大,很多人都不远千里来向家铉翁请益,所以后来家铉翁也有一些《春秋》方面的典籍流传于后世,这个我们在《四库全书》里面都可以读到他的著作。所以家铉翁的一个气节真的是令人非常的感佩,他不愿意投降蒙古人,而且还手执教鞭,还对北方的这些子民们,肩负起教育的义务,教务的工作,也让他名留青史。
好多年前,我的母亲曾经有一次在茶余饭后大家闲聊,有一天就聊到说,如果哪一天真的世界末日到来了,这个不是我讲的,是我妈妈问我的,我妈妈问我说,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到来了,如果哪一天我们都能够侥幸存活下来,你觉得你想要留哪一本书?然后你想要留下那本书,作为末世的时候你可以自己阅读,或者是可以教授我们的家人,或者是存活下来的其他人。我就反问我的妈妈,我就说,妈妈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她不晓得是什么事情有感而发。我就问她说,你问我,那我先问你好了,你会选择留下哪一本书?我妈妈说她会选择留下《论语》。我说那为什么是《论语》?因为《论语》比较少,比较好读,而且它跟生活很贴近,是孔老夫子的智慧。我说,很好很好。我妈妈就说,那你要留哪一本书?我说,我应该是我的老本行《左传》,《左传》故事很多,所以它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用这个自己来阅读,或者是可以有机会来教导学生,教导其他人,也很好。我都已经忘记了为什么事情聊到这个对话,我想到家铉翁刚刚我就临时想起来。所以大家也藉这个机会,我来反问大家,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大家有没有想过要留下哪一本书,自己留在身边,然后你自己阅读或者来教导身旁的人,想一想,下个礼拜再告诉我,下个礼拜一告诉我,我临时想到这个题目很有趣。因为昨天我们谈到末世,对不对?前天了吧,还是大前天?我们谈到那个末世,当然在民间,对于这种末世的传说一直都在,就一直说可能会有一个世界毁灭。当然很多的宗教里面,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在《圣经》里面也有这样的预言,所以这种末世的预言一直都存在。所以很多人也都认为说,可以把它当作是我们一种心理的准备,随时准备接受最后的审判。所以如果有这么一天的话,而且大家都能够留下来的话,大家会留哪一本书?下个礼拜一我们请大家来分享一下。
好,我们再往下看,二百零八封姓。封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它的源头有一支是从姜姓派生而来的。炎帝有一个儿子叫做神农氏,神农氏又有一个儿子名字叫做钜,他曾经担任过黄帝的老师,之后到了夏朝建立的时候,为了表示对黄帝老师钜的尊重,所以就将钜的后代分封至封父这个地方,后来他们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后来钜的后代就以封父的封作为姓氏,所以这是一支。另外一支是从古代的官名转变而来的,怎么说?官名的源头又有两个职官,一个是比较早的,在西周时期有一个官吏叫做封人。这种封人,他的工作主要是跟堆垒土石有关,堆垒土石是做什么?它可以做为堤防,它可以做为城墙,所以堆垒土石必须有人来指挥,然后来做测量,来做安排,这个就由封人来掌管,包括边境上面也都有土石来堆垒,作为一个疆界的区分,所以封人的职务大概都还是跟这一些有关。后来封人也有另外一个职务,就是开辟土田。各位可能很难想像,一块可耕地它马上就可以耕种吗?还是需要经过一些过程?我跟大家报告一下,按照古书文献的记载,一个荒地要开垦成可耕地,它必须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够保证有稳定的收入,一个蛮荒之地,首先我们要如何开垦?大家想想看,上面长了一些灌木丛,也有一些石头,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开垦这个荒地?古人的做法很简单,第一步先放火烧,烧过去之后,上面的一些杂草灌木丛全部烧光光了,全部烧光光之后的这些灰烬,就可以滋养土壤,就变成土壤的养分;好,接下来,第二个动作就是开始去清理大石头,把这个大石头要把它运开,运走之后,第一年大概工作时间也就结束了,所以第一年基本上没有办法生产。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来做一些,譬如说我们叫讲杂作,这个杂作就是一些比较不是主要的粮食,譬如说豆子,等等这一些种这些杂作,它可以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面,也能够生长的这个农作物,可是它不是主要的,就可以开始试种,在种的过程里面你一定会翻土,翻土的过程你会发现,在表面之下还有一些石头被翻出来了,所以再把它做清理。第二年的工作大概还是在清土石,然后种一些杂作,也有一点点粮食的一些产出。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就可以更细致的来种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中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不外乎就是麦黍跟稷,稷就是一般我们讲的水稻,当然比较考古的或者是研究植物学的,他们会作比较细腻的分析说,那个稷跟稻还是有点不太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混在一起讲的话,稷就是比较属于水稻,麦就是大麦小麦,这个都是属于比较主要的粮食来源,所以到第三年才能够栽种主要的食物。所以到了第三年才能够有稳定的收成,所以不容易。所以这个封人他后来也兼管开辟荒田为可耕地的工作,也由他来负责,所以算是一个蛮吃重的职官。所以后来担任封人的子孙,他们也以封做为姓氏。
另外一个职官的源头就比较晚了,是从宋朝才开始转变出来,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职官叫做封弥史,封弥史这个工作是做什么?其实封弥就是倒过来,我们现在讲弥封,封弥跟弥封又是什么意思?是在后来宋朝因应科举考试作弊所产生的一种职官。科举考试在宋朝已经非常的发达了,相关的制度也建立起来了,可是为了要走后门,为了要拔得头筹,很多人还是想尽办法,所以很多的考生就想办法去打点主考官,在考试之前,他就先贿赂了考官,阅卷官考官,然后就把自己的文章,也送给了考官阅卷官来先阅读,送文章给考官阅卷官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让他辨识字迹,了解?我今天我在阅卷的时候,当然我就一张一张看,可是如果我收受你的贿赂,那我也看过你的文章,我认得你的字,所以他就可以从这个字迹来判断,这张考卷是不是那个人的,所以就变成了有一种作弊的方式,是从这个地方来舞弊。所以为了因应这种认字迹的作弊方式,就形成了一种封弥的职官,就是所有的考试的卷纸,统统都由封弥史,还有他的属员重新誊抄一遍,所以就没有办法透过字迹来辨认,这样也可以理解,所以这个封弥史就是做这个工作。这种制度后来也在其他的,像大辽、夏、金、蒙古、高丽、大理、安南等等国家,也都有这种模仿,后来从明朝开始也都有这样的制度,就是防堵弊端。所以后来封弥史的后代子孙,也以封做为姓氏,来做为封姓的起源。
好,来,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下面封姓的堂号,平卢堂。平卢堂的典故是来自一位唐朝时候的封敖。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后面还有一个封敖。平卢兴元节度使,这个节度使的作用就是,他是各地方的军事首长,也是行政长官,所以他大权在握,尤其手中掌握兵权,所以经常节度使到后来,很多都不受朝廷中央的指挥,所以很多的叛乱都是因为节度使尾大不掉,像最著名的就是安禄山跟史思明的叛乱,他们也是节度使,最后就反叛中央朝廷了。好,这一位封敖他因为平叛有功,所以皇帝就命他来撰写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封敖在写这一道圣旨的时候,里面有两句话深得大家的好评,就是“伤居尔体,痛在朕躬”,虽然说受伤的是在你们的身上,你们这些边疆将士的身上,可是你们的痛苦皇上是感同身受的,这两句话就真的能够打到这些边疆将士的心坎,所以对于皇上的体恤,大家都非常感动。皇上也知道,大家都感受到他宣慰的用心,也褒奖了封敖把圣旨写得非常的得体,所以就给予赏赐。后来封敖的子孙也以此为傲,所以立堂号平卢堂,来纪念封敖曾经担任过平卢兴元节度使这个职官。
好,我们再看到历史名人,有一位封德彝。封德彝是隋朝人,他当时其实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好的资质,因为他们也是世代簪缨,所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受到很好的栽培,然后人脉也很丰沛,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杨素的幕府里面担任重要的职官。杨素是隋朝很重要的朝中大臣,身居要津,所以封德彝在杨素的幕府里面,也担任内部的幕僚。所以杨素对他非常的器重,而且也预言说,封德彝未来一定能位到卿相这个身份,一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封德彝受杨素的宠信,杨素也把兄弟的女儿嫁给他,所以封德彝就成为杨素的侄女婿,所以两个人的裙带关系就很密切。也因为杨素的关系,后来封德彝就成为内史舍人,在隋炀帝的身边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隋炀帝在后期就比较贪恋物质生活,几次的巡幸耗费国家资源非常的大,所以也引起地方上的一些不满,所以民变四处产生,最后隋朝就在隋炀帝的手上给覆灭了。所以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封德彝在这个事情上面也必须要分担责任,因为封德彝是助纣为虐,经常鼓励隋炀帝去什么地方游玩,有一些什么地方的风土文物,封德彝也都会跟隋炀帝报告,所以他也必须要分担一些责任。后来隋朝瓦解之后,垮台之后,各地方的豪杰开始互相的冒出头来,也占据势力,当然也有一些交锋,封德彝就辗转在几个群雄之间效力,最后就在李世民的帐下来充任职官。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世民就一直带在身边,作为他很亲密的一位重臣。可是很多人都不晓得,包括李世民也不晓得,其实封德彝在当时他审时度势,他发现太子李建成虽然说已经被李渊立为太子多年,可是李世民不愿意屈居于太子之下,所以他发现李世民有取而代之的企图,所以他表面上是在李世民这边效力,可是他也不太确定说李建成跟他的弟弟李元吉,是不是最后能够挺住李世民的挑战,所以他干脆就二边押宝。二边押宝连李世民也是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封德彝是一个墙头草。所以一直到了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所杀,他就稳固了他的政权。所以封德彝一路都在李世民的提拔之下身居要津。到了晚年的时候,李世民也透过很多大臣的帮忙为国举才,李世民当然也希望封德彝,你身为朝廷重臣,如果有机会也推荐给朝廷一些人才,也交办了这个事情一阵子时间了,可是封德彝从来都没有向朝廷举荐过。所以唐太宗就很生气,就问他说,为什么你都没有举荐人才?别人都有,为什么你没有?结果封德彝他的答案是说,因为找不到优秀的人才向皇上报告,所以才一直没有。李世民当然就很生气,他说人才怎么会没有?如果真的没有人才的话,那别的大臣为什么都有举荐?所以他就说,君子用人应该要取他的长处,所以把他的长处把它提取出来,让他摆到适当的位置,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人才,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的功能。所以唐太宗对封德彝这样的解读,他就不是很认同。结果后来封德彝往生了,本来以为封德彝往生之后,他脚踏两条船的过往历史,就随着他往生就带进棺木里面,可是没想到,后来这个事情在他往生之后就被揭发出来了。所以唐太宗知道这个事情就很生气,本来给他一个谥号叫做明,明这个谥号当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明察事理,就是很称誉的一个正向的谥号,了解这个事情的真相之后,他就把明这个谥号给夺取了,改封另外一个谥号是缪,缪就是荒谬的意思。按照谥法里面的解读,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用缪?伤仁蔽贤曰缪,伤害了仁德,然后遮蔽了贤才,伤仁蔽贤,伤仁,因为他脚踏两条船,所以这个事情就让他的仁德有所亏损了,然后蔽贤,遮蔽了贤能之人,贤才之人,能够效力国家的管道跟机会,所以就改了这个缪。封德彝到最后居然落得如此下场,所以也可以做为我们的一个警醒。他本来一路都是首鼠两端,在隋朝末年几个群雄之间,不断的跳槽,不断的游移。当然在这个时候你会说,天下群雄这么多,每一位群雄当然都有机会能够逐鹿中原,封德彝在这里面去选择一个贤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跟判断之后,封德彝觉得这个贤主恐怕未来难成大器,他来转换跑道。很多人认为说这也无可厚非,好,即便这个部分无可厚非,我们可以去体谅封德彝当时的不得不如此做的一个困难,可是到了天下已经底定了,他跟李世民也这么多年了,而且李世民还这么的提拔他,可是他私底下还是跟李世民的兄弟来接触,而且从李世民的兄弟那边也得到了很多的好处,所以后面这一段普遍大家都觉得,封德彝这么做的确是有损仁德。所以我们当然还是要有一个比较传统的观念,所以曾子也跟我们说,我们每一天要三省吾身,其中有一个是什么?为人谋而不忠乎?对不对?所以我们今天为我们的老板办事,为我们的长官做事,其实还是要兢兢业业,在职务上面恪尽本分,像这种首鼠两端的两头草,的确是不太适合,也不是一好很好的案例,做为我们的借境。
我们看到第二位封常清。封常清也是唐朝人,他也是唐朝的名将,封常清家中就很贫穷,跟封德彝的状况就刚好颠倒,可是封常清虽然说家中贫穷,可是也想尽办法去读书,想办法去找资源,所以曾经也两次入朝为官。封常清的父母很早就往生了,后来封常清就跟着外祖父就到安西,安西就是现在我们新疆这一带,在唐朝的时候被称之为西域,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小国家,所以当时唐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就是来管理西域归顺于唐朝的这些小国家。当时安西都护府是由高仙芝来担任判官,所以封常清也得到了高仙芝的肯定,也带着他,一路提拔他,不管是内政还是军政他都参与其中,所以后来也取代高仙芝担任安西都护府的重责大任。可是一直到了后来安史之乱的时候,朝廷内部就有一些纷扰,不仅战乱频繁,连人事的纠葛也非常的纷扰,所以在安史之乱之际,天下大乱的时候,封常清就被边疆的一些官员诬告,诬告他在安西在西域上下其手,从中捞取利益。唐玄宗因为在当时事务很繁忙,而且封常清也有几次,去平定西域的一些小规模的叛乱的时候出师不利,就以这个做为借口,就把封常清给斩杀了。所以封常清也算是非常的可惜,身为边疆的重要的官员,为国家也这么的努力,可是就因为从中有人去放话,去诬陷他,结果下场是如此的凄凉,也的确让人感到不舍。
好,我们看到下面二百零九个姓氏芮。芮这个姓氏不容易读,因为ㄖ这个发音在台湾人来发音的话,很多人都不太会卷舌音,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念做累,发成了ㄌ这个读音。芮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芮姓是出自于姬姓,周文王击败殷商而建立周朝,其中有一位卿士就分封到芮这个地方,在文献上面称他为芮伯,所以后来芮伯的后代子孙就以芮为姓氏。后来到了春秋时代,芮国也被晋国给灭亡了,所以芮国有一些王族就在晋国担任大夫,也保留了这个姓氏,流传到后代,也没有因此而断绝子嗣。
芮姓的堂号有一个桑柔堂,我们来看一下。桑柔堂的典故是跟周厉王有关,周厉王有一位卿士芮良夫,就是刚刚我们提到,在西周初年的时候,芮姓的卿士分封之后所延展的后代。芮良夫他知道周厉王暴戾无道,而且周厉王很信任荣夷公。荣夷公先前我们在介绍荣姓的时候,也曾经介绍过他。所以芮良夫就写了《桑柔》这一首诗来讽刺厉王,可是讽刺厉王,厉王也听到了这首诗,他也知道在讽刺他,有没有改过向善?没有,反而激怒了周厉王,就把芮良夫流放到彘这个地方去。可是自己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周厉王的暴戾无道引起各地方诸侯的不满,朝中大臣的不满,所以后来就被放逐,放逐到哪里去?也放逐到彘这个地方去。放逐到彘这个地方去的时候,芮良夫因为他的冤屈被平反了,所以芮良夫又被请回朝中,所以继续担任卿士的职务,反倒周厉王最后就在彘这个地方往生。所以芮良夫因为他直言忠谏,所以写了这首诗《桑柔》,因此子孙就以桑柔作为堂名,来纪念芮良夫。
历史名人我们来介绍一位芮钊,这个钊很多人也都不太会念,读成芮金的,也经常会听到这种发音,这个钊是有卷舌的钊。芮钊他的祖先是隋唐时代人,后来辗转在北宋的时候迁居到了江苏的溧水县。芮钊他们家是个大家族,他们总共有八位兄弟,女生还不知道,所以在记录上面有八位兄弟,家里面已经很辛苦了,人丁又很多,生活很困苦,那怎么办?然后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拉拔前面四位兄长长大成人了,四位兄长已经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了,爸爸妈妈就带着后面的四位弟弟,还有包括芮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发展,就跟着燕王朱棣到北方来安家落户。在北方安家落户之后,当然生活也没有比较好,可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去谋生,总是北方那个时候地大人稀,所以靠着大家团结一心,开垦荒地,勉强比南方难以维持生计更好一些。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芮钊慢慢的,家里的环境一日一日的得到一些松缓,也有机会去读书识字,所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就可以转变家庭的命运,所以在朝廷里面就有一些任官,所以在家庭里面的经济就得到了一些舒缓。芮钊因为是从民间很刻苦的生活出身的,所以他非常了解百姓的困难,尤其每到缴税的季节的时候就苦哈哈,没有办法筹到米粮,筹到钱粮来缴税。所以芮钊经常去巡行地方,遇到有困难的他总是尽量协调,协调地方父母官宽限百姓一些时间,让他们可以好好的准备,既可以安顿家里,又可以不要违背朝廷征收的税务。而且他还去安抚各地方的驻军,所以他巡视四处,算是得到很多人的赞许。他对于军务上的理解也非常切中要弊,切中制度上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他巡狩各地方的官营,也都会跟领兵的将领做一些协调,看看制度上面,在不违背大原则之下,是不是我们可以有一些调整的空间,所以军还有民都对他非常的拥戴。再来,后来他因为巡视各地方,在军职上面也有一些发展,后来在北方匈奴也因为他经常骚扰边境,所以后来芮钊也被朝廷委以重任,去驻守边关。后来他边关驻守这几年,其实也都能够保持边关的绥靖,没有太大的问题。到了有一年他的母亲往生,往生之后,按照古代的制度,当官的官员都要丁忧,就是你要跟朝廷报告,要回去守丧,丁忧守丧是多久?按照传统的话丁忧是要守丧三年。所以他必须要解除职务,暂时回到家乡去,可是当他离开边关回家去守丧的时候,结果边境发生了进犯,边境的守将守不住,所以赶快报告朝廷。朝廷赶快紧急去征询芮钊,是不是可以夺情,这个夺情我写一下好了,刚刚讲到那个丁忧,丁忧就是回家奔丧守孝,夺情,夺情就是你在丁忧期间,如果朝廷另有重任,要把你重新复职,时间还没到,所以叫夺情,把你的守孝的对父母的恩情剥夺了,就叫夺情。就把他给夺情,然后赶快安排他回到边关去,所以就缓和了当时的攻势,顺利的敉平了当年的那一场战役。就因为这些年来芮钊四处奔波,驻守边关也用心办事,再加上因为朝廷夺情,他一直很亏欠母亲,没有为她守孝,所以后来母亲往生后四年,他也就往生在任上,往生的时候才六十岁。六十岁以我们现在来看很年轻,六十岁都还没生出来,人生七十才开始,对不对?都还没出生,在古代的话,当然六十岁算是一般般的年纪,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六十岁也算是不错的寿命了,不过以现在角度来讲算是很年轻,所以他很年轻六十岁就往生了。芮钊一生虽然说官居要津,可是都非常的廉洁,他往生的时候,只有他随身的小木箱里面找到几件破衣服,就把它穿在身上,然后外面穿上了官服就入殓了。所以是一个我们比较不熟悉,可是又可以做为我们立身处世榜样的一位历史人物。所以藉这个机会让大家认识一下芮钊。
好,我们看到后面这个姓氏,二百一十,羿。看到这个姓氏大家就会想到谁?神射手后羿,对不对?的确它的源头祖先就是跟后羿有关。后羿射日当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怎么有可能会有十个太阳?这是古人对于天地自然的一个想像,是一个神话。后羿也因为他善于射箭,被部落的族人也推选为族长,也教导他的部落族人来射箭,所以他们这个部族最擅长的就是箭法。后来慢慢的部落壮大之后,就可以跟别的部落有一些联合,所以大家又推举他,慢慢的就成为一方的领袖。据说他的妻子就是嫦娥,长得很漂亮。当时他们也有一些养生的方法,就是炼丹,炼丹用以养生。然后后羿自己又喜欢射箭,所以经常带着族人去打猎,可是因为打猎的关系,就慢慢的疏远了一些政务,所以他很多的家臣其实就利用这个机会上下其手,所以后羿慢慢的他的权力就被架空了。因为炼丹的关系找了人,据说炼好了丹,而且根据炼丹师的说法,说这个丹吃了以后可以长命百岁,甚至于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炼丹完毕之后,就准备要找一个时间,跟他的太太嫦娥一起来服用,一起来升天。结果后来后羿打猎,嫦娥受一位家臣的调戏。因为受到家臣的调戏,情急之下,嫦娥就把炼丹的仙药就把它吃了下去,吃完之后就飘飘然,就升上了月宫。后羿回来之后,发现仙丹被吃完了,很生气,然后又发现太太不在了,调戏嫦娥的家臣又说,是嫦娥私吞了仙药。所以家臣就陷害了嫦娥,让她蒙受不白之冤。后来这个家臣又怕事迹久了以后纸包不住火,所以就杀了后羿。所以后羿一代神射手,居然是被他的家臣给离间了夫妻的感情,而且最后还被家臣所害,的确也是不胜唏嘘。
好,我们再往下看,因为羿姓比较没有人物来介绍,所以我们就略而不谈。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二百一十一,储姓。储这个姓氏也算是少见的姓氏,它的源头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储子,他对于孔子、孟子的学说都很有研究,而且他跟孟子的时代也差不多,比孟子稍微晚一点点。储子后来在齐国发展得也很好,所以后代就以储为姓氏,也就是今天我们储姓的主要的来源。
历史人物我们来介绍几位,第一位储光羲。储光羲是唐朝人,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比较属于山水田园的诗风,所以在《唐诗三百首》里面,还有在《全唐诗》里面,也收录了储光羲的诗歌。储光羲本来他因为仕途有点失意,所以后来因为仕途不顺,就干脆想说不如归去,就罢官,就辞官,就隐居到终南山。后来隐居终南山没多久之后,他又复出成为朝廷的太祝。太祝这个职官,各位从这个字,从先前我们讲过的一个意涵,大概就可以知道太祝是掌管什么的吧?掌管什么的?跟祭祀有关的,他掌管宗庙的祭祀,是朝廷很重要的职官,所以世称他为储太祝。后来也累迁到监察御史。所以先前我们曾经讲过,在唐朝时候有这种风气,隐居终南山,然后藉这个机会来彰显他的清誉,所以后来就很多人去终南山把这些隐士们请出来,储光羲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我们讲过那句成语叫终南捷径,其实储光羲也是走这一条捷径,就可以官升好几级,从地方官直接跳升为朝廷的重要职官,这一道捷径在当时很多人沿用。后来储光羲在安史之乱之中,因为叛军攻陷长安,储光羲就被俘了,被俘虏之后就接受了叛军的委任。等到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储光羲当然就自请罪责了,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叛军所委任的职官,所以朝廷就纠责,所以后来他也被贬到岭南。这个岭南就是五岭之南。五岭就是现在我们看到湖南省,还有广东省交界的那个山脉,那个称之为五岭,有五个岭,那个被我忘记了,五个岭,什么岭什么岭什么岭,所以岭南就是五岭之南,就是讲现在的广东这一带,所以后来他就流放到南方来。到南方来之后,在南方就安居落户,所以后代很多都是南方人,现在南方的储姓的人士,清一色几乎都是储光羲的直系后代。
好,我们看到第二位储用,储用是南宋时代建阳县的县长,对地方很有贡献。朱熹也很称赞他。后来庆元党禁的时候,当时在朝中就有一些士大夫之间的,彼此理念不合的一些党争,理学就被斥为伪学。朱熹我们在昨天在前几天也跟大家介绍过,在宋明理学里面,理学跟心学基本上是两条路径,理学就是程颐跟朱熹这一条脉络而下来的,所以朱熹在当时党争的时候也被牵连,被罢官,朱熹就回乡去。因为这个案子也牵连到了储用,所以储用也被降级,后来也被罢官。当时储用在离开建阳的时候,建阳的百姓后来才知道,朝廷选派来接替储用的是一个很严苛的人,而且有很多的苛政,有很多的其他的要求,让百姓苦不堪言。储用没有当官了,就在附近经常会有一些游历,就去拜访朋友,或到什么地方去讲学。在游历的过程,偶然经过原来他所任官的建阳县,就被百姓认出来了,被百姓认出来之后,就簇拥他的车子进到了城里面去,然后敲锣打鼓,跟百姓说,储长官回来了,储长官回来了,好作样子,好作样子是当时的白话文,作样子事实上就是模范榜样的意思,所以大家都说储长官回来了,你看储长官就是一个好榜样,地方父母官的好榜样。其实是喊给谁听的?喊给当时的县长听的。所以后来一段时间之后,当时的党争后来就稍稍平息了,查禁理学的这个部分也就得以平反。当然储用当时就是因为跟朱熹有关,朱熹又是因为跟学案有关,所以一并都被平反,所以后来就被直升为朝廷重要的职官文华阁直学士,后来也被派任到广州去担任知州,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官吏。储用就是在地方上很得民心,即便遇到了一些顿挫,百姓还是他最好的后盾。
好,我们看到第三储大文。储大文的时代就比较晚了,已经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储大文其实他很有文才,不过因为他读书,然后专心创作,其实也比较少在外面跟人交游,最主要因为他没有担任过职官,所以跟他交游的都是一些老朋友,都是以文会友,也有一些学生,可是在当时影响力也不大。不过真的跟他交游过的,去读过他的文章的人,都竖起大拇指,都说储大文文章写得很好,学问很渊博,甚至于有人说他是苏东坡再世,所以可想见,当时他的文章读过的人都称赞不已。不过就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所以后来我们都对他很陌生。他自己苦读好久以后才考上进士。考上进士,在朝廷也都是闲差,这个闲差就是做编修。做编修就是,前几天跟大家报告过了,去修书,编书。所以他并没有直接的去治理民务,没有去掌理过重要的一些职务,所以在史料上面对他就比较没有那么丰富,可是知道他文章写得很好。后来就辗转也在地方书院上面讲学,所以有些学生知道储大文很有文才,储大文学问也很好,不过就很可惜了。所以这个也告诉我们一个事情,我们虽然说很低调,也很谦虚,可是如果是好的想法,如果是好的见解,其实我们不要太过于隐藏,还是要多多的跟大家分享。所以如果你有好的想法,跟朋友跟同修一起来聊一聊,有机会把它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像这个储大文就是他太过谦虚了,反而他的能力都被埋没。所以告诉我们,真金不怕火炼,我们不要过与不及,其实发挥自己的想法总是可以造福人群,是一件好事。
好,我们看到下面第二百一十二,这个字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斩,斩杀的斩,没有这个姓氏,这个字念作ㄐㄧㄣˋ,前进的进这个读音。靳姓真的很少,在台湾有一位女主播,曾经在电视台播报过新闻,叫做靳秀丽,也是这个姓氏,否则真的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个姓氏的人物。它的源头是跟战国时代的楚国有关,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尚,楚怀王很信任他,所以就把他分封到靳这个地方,所以在史料上面就称他为靳尚。当时跟靳尚同时代的就是屈原,屈原本来也是楚怀王很信赖的重臣,楚怀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当时也是国家一片祥和。可是后来靳尚入主朝政之后,慢慢的他想要攫取权力,就离间了楚怀王跟屈原的信任,所以慢慢的被疏远之后,屈原就被流放了。所以靳尚以后代的角度来看,是比较负面的人物。当然人物的考评也不能够从单一面向来做评判,其实也是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来做理解。第二,我们看到靳姓的历史名人。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位,这个字好难,靳什么?这个字左边一个黄,右边一个主,念黄或念主都不对,它念作ㄊㄡˇ,很奇怪,ㄊㄡˊ,我们是念二声对不对?ㄊㄡˊ,它念三声,ㄊㄡˇ,大概我们去打这个字的话只能够找到一个字,黈,叫做靳黈。靳黈原本是战国韩国的上党郡的郡守,后来秦国武安君白起去攻打韩国的时候,因为秦国占领了韩国野王这个地方,被占领之后,糟糕了,就变成上党郡跟韩国的本土被切割了,因为中间被野王秦军所占领,所以它就变成韩国的飞地。这所谓的飞地就是你的领地没有跟你主要的范围有接壤,中间还有别的国家或别的区域来占据。那一个悬于你本土之外的那个所属地就叫做飞地,这样可以理解了,好。所以当时变成飞地之后,它跟本土之间的联络就被切断了,就孤立无援。靳黈在当时身为上党郡的长官,也很注意秦国军队的动向,因为他们知道秦国绝对不会就此罢休。后来秦国就用了外交的方式来斡旋,他希望韩国能够自动割让上党给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取得上党郡。当时韩国也派人去通知靳黈,希望他就直接让出来,你就离开吧,我们就把上党交给秦国吧。可是靳黈不愿意,韩桓惠王已经答应了秦国,所以他又不敢违约,所以就只好怎么办?由中央朝廷罢免靳黈,派另外一个人叫做冯亭,直接去担任上党郡的郡守,来接办交割的业务。冯亭到了上党之后,结果冯亭不但没有完成韩国国君交办的任务,把上党交给秦国,他反而把上党交给谁?交给了赵国。所以原本秦国想说我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那么大块的土地,现在煮熟的鸭子飞了,所以很生气,秦国就转而跟赵国要上党郡。赵国当然不肯,所以后来就因此引发了长平之战。先前我们曾经介绍过长平之战,就是冯亭所惹出来的祸端。
第二位叫做靳歙,这个字的读音大家比较不会念,射箭的射这个读音。靳歙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也跟着刘邦起义。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刘邦的中涓,中涓是什么?就是侍从官,就是刘邦身边的,有点像是我们现在讲的幕僚,秘书,这种侍从官。跟刘邦就很亲近,等于说二十四小时都跟着他。这样的人物最容易受到刘邦的注意,因为很亲密,他的一举一动他都能够了解,所以能够给予信任。后来没多久也因为立功的关系,所以有逐步的升官,靳歙在刘邦平定了各地方诸侯之后,他也升任为车骑将军,而且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去率军击败当时地方的叛乱,陈豨还有英布,这两位先前我们也介绍过,最后就平定成功,不多久之后就往生了,所以也算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患难兄弟。
好,第三位靳时芳。靳时芳这一位倒是可以多讲一些,靳时芳是明朝的大孝子,当时他的父亲要到京城去,因为靳时芳的父亲生病,身体没有办法长期乘坐马匹,所以父亲又要去京城,又不能够长期坐马,所以靳时芳就背着父亲徒步到京城去。这个事情真的是让人很感动,所以当时大家也都纷纷传扬靳时芳的孝行。而且不仅如此,他的母亲生病的时候,靳时芳朝夕抱扶,三十二年如一日,背他的爸爸去京城,有去有回,几个月的时间也就结束了,可是奉侍他的母亲,卧病在床,所以要上下床铺,要如厕,都必须要有人照料,所以靳时芳三十二年如一日,真的是非常的让人感动。
很多人对于父母亲晚年时候的照顾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愈来愈受大家的讨论,因为现在人口老化的速度很快,少子化的冲击也愈来愈彰显了,整体台湾的经济的条件也没有很好,就变成说,以前父母亲如果年纪大了,如果年轻的儿子媳妇女儿要工作,当然我们可以把父母亲送到安养机构,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有人帮我们照顾,那个是前几年大家比较流行的做法,现在就很为难,怎么说?就是你要到安养中心去,那个费用其实也不便宜,三、四万,三、四万一个月,如果说额外父母双亲都去的话,那就是两倍了,五、六万,六、七万。如果说家里面人丁又不多,一个兄弟或者是两个姐妹,怎么样来分担这个照料的费用?那个就很吃紧,尤其经济又不好,很多人又中年失业,以前只要用钱能够安置父母亲,大家也都还能够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是想要去安养中心,让父母那边安顿,没有钱付那一笔费用,那就更困难了。因为父母亲如果在家里面,也是一样要有人来照料,有人来照料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人全职来照料,全心来照料,那双亲家庭少了一份收入,生活的开支又这么重,这个就变成两难的问题,真的很困难。或许大家可能觉得大家还很年轻,好像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想到,其实各位的父母亲已经可能开始面临到这个问题了。我自己也开始面临到这个问题,我的父母亲现在,感谢上苍,都让他们很健康,所以上下楼,照顾自己的起居都没问题。可是人总有年纪老迈的一天,可能再过二十年,他们也需要有人照顾了,所以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都要提早思考。
可是你看古往今来,能够像这一位靳时芳这样全心照顾父母亲的人,真的很难得了。当然也需要有很多的人一起来协助,才能够成就这样的一个孝行跟孝名。如果是他一个人全心照顾,没有人可以帮忙打理家务,如何如何,他也很难蜡烛两头烧,或蜡烛三头烧。所以这个是很为难的一个情境,尤其现在更是困难了,相关的有一个新闻,几年前也在民众拍摄之下,也曾经上过新闻版面,有一位民众他在就医的时候,有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目测大概五十几岁,他用一个背巾,背巾就是以前我们在早期的时候,我们背小朋友,背小baby。我们有那种背巾有没有?就用那个背巾背他的老母亲去看医生,老母亲行动不方便,可能卧病在床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身体就很瘦弱,应该是她的儿子,五十多岁,就用那个背巾带着他的妈妈,背着他的妈妈,应该是抱,抱在前面,用背巾来做支撑,然后去看病。就有民众拍下了这张照片,然后在网路上就流传,新闻就去报导这个事情,也采访到他本人,所以这也是现代的靳时芳,也是用这个方式来照料他的母亲,真的非常的让人感动。
我们再看到下面,靳辅。靳辅是清朝人。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有一个词汇跟大家说明一下,他是汉军镶黄旗。昨天我们曾经讲到八旗,八旗有镶黄旗,这没问题,可是为什么要特别加上汉军?因为八旗后来在入关之后,它为了要扩编,而且它也希望满跟汉能够有一些融合,所以本来以满人为主的八旗劲旅,它后来又扩编为了汉军八旗,一样也是八旗的制度,不过充任汉军八旗的官兵,清一色都是汉人,所以叫做汉军八旗。后来蒙古也有蒙古八旗,所以汉满蒙都有八旗,这样了解了。所以他是汉军镶黄旗的属员。后来靳辅也巡视地方,去担任地方父母官,后来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被调任为河道总督。先前也跟大家讲过,在清朝的官制,总督跟巡抚,巡抚的位阶还逊色一级,总督是更高一级。所以这边的河道总督第一次见到,跟大家报告一下,河道为什么会设总督?其实这个河道讲的是黄河,黄河的治理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为了要整治黄河,而且黄河流经的省份又好多个,为了要几个省份一起来治理,所以它就设了总督,总督的位阶就比巡抚更高。可是这个总督就专门只做河道的治理,所以并不涉及那个省里面的行政事务,它只有管理还有预防水患。河道总督主要的职务是如此。靳辅是康熙年间治河的名臣,后来也曾经参与平定三藩的工作。靳辅是依照明朝潘季驯的方法来治河,所以明朝治河的理念在清朝也适用,而且也被实践。
所以那一天我曾经跟大家讲过,其实我们成功不必在我,其实我们现在所设想的,或所思考的一些东西,可能在当下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或者是我们没有办法实践,可是你提出了这个想法之后,可能在别人,在某一种因缘的成熟情况之下,他可以把它实践出来,我们的提供一些见解,能够圆满这个事情就是功德一件。所以成功不必在我,只要我能够提出我的想法,成功在别人身上,我也是与有荣焉。
所以我们上一次提到,有几位治河的,治湖的,这些水利专家,他们的想法都是这样,他们的很多的理念,在他的书籍里面被记录下来了,可是当时没有办法实践,可是在后来印证了他们当时的想法是正确的,这个都是很好的一些借镜跟启发。
后来靳辅治河这么的用心,不过还是有人要钻空子,要去陷害他,所以我们看到倒数第五行,后来有一位御史叫做郭琇,诬告靳辅治河九年无功,后来就被免职了。当然,皇帝他不会去查考吗?皇帝当然会去查考,可是不要忘记了,这些去诬告别人的人,他绝对是做好万全的准备,我要诬告你并不是信口开河,我一定布置妥当了,很多的东西我都已经布置好了,我才来发动这个诬告,所以皇帝也一时不查,也认为靳辅治河无功,所以就给予免职。几年之后靳辅过世了,这个事情才慢慢的朝廷才了解,原来靳辅是被误会了。所以黄河沿岸的很多的百姓,感念靳辅这几年来治河有功,所以希望能够报请朝廷,在黄河岸边为他建祠来祭拜他。所以后来朝廷也恩准了这样的请求,也平反了靳辅的冤屈,而且还追赠他为太子太保,给予他一个爵位,这个爵位是满文,满文叫做拜他喇布勒哈番,很长,满文的发音写成汉字,拜他喇布勒哈番,好难,这是一个爵位,如果把它从满文翻译成汉文的话,就是骑都尉,是一个爵位的名称。
各位注记一下就可以了,有一些外来语真的翻译很长,所以必须要有一些断句。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翻译的时候,我们会把名,尤其是外国人,像洋人他们有名有姓,他们是名在前姓在后,我们在翻译的时候经常就会在名跟姓的中间,我们会给它打一点,这叫间隔号。我举个例子,有一位美国好莱坞的明星,男明星,叫做李奥纳多.狄卡皮欧,有没有听过这一位?李奥纳多.狄卡皮欧,请问他姓什么?李奥纳多.狄卡皮欧。我跟大家报告,其实刚开始他出道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个名字好长好难念,到底在姓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网路也不发达,所以大家就在猜,他的名字应该叫做Leo,李奥,他的姓叫做纳多狄卡皮欧,姓好长。有人说不是不是,他应该叫做李奥纳多,他的姓是狄卡皮欧,有人说他的名应该叫做李奥纳多狄卡,姓叫做皮欧,就搞得一团乱。后来就有人去问,就翻报纸,因为以前报纸有一些娱乐版,会介绍一些明星的动态,才后来去查到资料说,原来他名字叫做李奥纳多,姓叫做狄卡皮欧,所以这个名字那么长,没有去把它断出来,真的不知道他名啥姓啥,尤其在翻译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个是爵称,大家把它记一下。所以到了雍正五年,朝廷就正式的给予平反,还把他入祀为贤良祠,成为清朝世代祭祀的贤良能臣。
好,那我们就先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