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内蒙古+辽宁+吉林+黑... 部分1

·

玉玦兴隆洼文化左∶直径2.9、孔径1.4、缺口宽0.25、厚0.5-0.6厘米右∶直径2.8、孔径1.3、缺口宽0.2、厚0.4-0.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17号居室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对。黄绿色,其中一件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均呈圆环状,一侧有一道容缺口,靠近内侧边缘磨薄,起一周棱线,外缘略弧。通体抛光。

玉玦兴隆洼文化左∶直径2.96、孔径1.26、缺口宽0.2、厚0.7厘米右∶直径3.06、孔径1.27、缺口宽0.2-0.3、厚0.71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沟遗址7号居室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对。绿色。器体均呈圆环状,一侧有一道窄缺口,靠近内侧边缘磨薄,起一周棱线,外缘略弧。通体抛光。

玉玦兴隆洼文化自大至小依次为∶直径5、孔径2.5、厚0.75厘米;直径3.5、孔径1.8、厚0.75米;直径2.67、孔径1.6、厚0.5厘米;直径267、孔径1.24、厚0.58厘米∶直径2.5、孔径1、厚0.64 厘米;直径2.44、孔径1.29、厚0.5厘米;直径1.25、孔径0.47、厚0.5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洪格力图墓葬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1组7件。黄绿色。器体均呈圆环状,一侧有一道窄缺口。最大一件两面略外鼓,内、外侧边缘磨薄;最小一件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外鼓,内、外侧边缘略弧;其余五件形制相近,内侧边缘磨薄,起一周明显的棱线,外侧边缘略孤。通体抛光。

玉玦兴隆洼文化直径2.9-3.1、孔径0.7、厚1.2-1.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深绿色。器体呈璧状,中孔较小,单面钻成。一侧有一道窄缺口,两面光平,外缘略外弧。通体抛光。

玉玦兴隆洼文化直径4.2-4.4、孔径0.9-1.5、厚1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4号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深绿色。器体呈璧状,中孔较小,自两面对钻而成。一侧有一道窄缺口,两面光平,外缘略外弧。通体抛光。

玉玦兴隆洼文化左∶直径1.05、孔径0.61、高0.93厘米右∶直径1.12、孔径0.44、高1.01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对。黄绿色。器体均呈短管状,两端面光平,一侧有一道纵向窄缺口。通体抛光。

右眼眶嵌玉玦人头骨兴隆洼文化头骨宽13.8、右眼眶宽3.28 厘米玦直径2.72、孔径1.29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沟遗址4号居室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墓主人是一位未成年女童,出土时,头骨立置,肢骨凌乱,一件玉玦出自墓葬填土内,另一件嵌入墓主人的右眼眶内,起到以玉示目的作用,此类用玉习俗在中国史前时期尚属首例。玦体呈绿色,表面抛光,近似圆环状,一侧有一道窄缺口。

玉匕形器兴隆澎水18、厚0.2小出125号房址出土,之交区有一面外弧。另一面内凹,末端呈圆弧状外兴隆洼文化长3.56、宽1.18、厚0.27、北任使个m教r据自治区数汉旗兴隆洼遗址125号房址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应吕部号绿色。器体呈长条状,顶端略凹,两侧竖直,一面外弧。另一面内凹,末端与凸,近顶端中部自单面钻一小圆孔。

玉匕形器兴隆洼文化长3.6、宽1.05、厚0.33、孔径0.15-0.3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201号房址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绿色。器体呈长条形,通体抛光。顶端略凸,两侧竖直,一面光平,另一面微鼓,末端呈外凸弧形,靠近顶端一侧有一个椭圆形小孔。

压匕形器兴隆洼文化长14.9、宽2.7、厚0.9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西本包楞墓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碧绿色,夹杂黄褐色沁斑。器体呈长条形,顶部略窄,身部稍宽,顶部平直,两侧微外弧,一面外鼓。另一面内凹,末端呈外凸弧形,靠近顶端偏一侧有一个小圆孔。

玉匕形器兴隆注文化长65、最宽1.2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族大句子乡旺兴沟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黄绿色,夹杂红褐色沁斑。器体呈长条形,顶端略窄,呈外凸弧形,两侧较直,两面光平,末端呈外凸弧形。

玉饰兴隆洼文化长0.95、最宽0.97、厚0.69、孔径0.2-0.3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09号居室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灰白色。器体呈弯条形,顶部微凹,较薄,末端渐细,呈圆弧状,靠近顶端中部钻一圆形小孔。

玉管兴隆洼文化左∶长3.6-4.4、直径2.1、孔径0.8厘米右∶长3.5-3.8、直径1.55、孔径0.4-0.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件。绿色。器体呈圆柱状,通体抛光。两端面多不齐整,中孔为单面或两面对钻而成。

玉斧兴隆洼文化长7.3、宽5.2、厚1.2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73号房址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灰色,夹杂黑色斑点。器体平面近似梯形、顶部略厚、较窄,呈斜孤状,两侧略弧,刃部平直,较宽。器体中部有一道纵向凹槽。

人面形玉饰兴隆洼文化长径5.8、短径4.4、厚0.2-0.6、孔径0.3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27号探方第二层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黄褐色,叶腊石质。平面呈椭圆形,表面磨光,厚薄不均。正面偏上有两道弯弧形的凹槽,代表双目。下侧偏中磨出一道横向凹槽,内嵌长条形蚌壳,左右两侧各有两道上下对称的浅凹槽,分别嵌入三角形蚌壳,代表嘴及牙齿。

玉龙红山文化高26、髭长21、颈部孔径0.3-0.9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吸,嘴紧闭,鼻端截平,呈椭圆形,有对称双洞,表示鼻孔,双目呈梭形,未见双耳,颈后竖起一道弯勾状长髭,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一钻孔。

玉龙红山文化高16.8、髭长7.5、颈部孔径0.7-0.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遗址出土,现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馆。黄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贩,略向上翘,嘴紧闭,双目凸起,呈梭形,颈后竖起一道长髭,下颌底部有阴刻线纹,尾端呈圆弧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一钻孔。通体抛光。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6.74、宽5.2、中心孔径2.8-3.3、颈部孔径0.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士,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黄绿色。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额头隆起,有两个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吻部略凸、嘴巴紧闭,尾端较细。体光素无纹,颈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7.1、宽5.9、中心孔径1.6-1.9、颈部孔径0.2-0.6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下洼镇河西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黄绿色,有红褐色斑沁。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双耳硕大,呈圆弧状竖起,双目略凸,呈菱形,头尾缺口处留有明显的切割痕,颈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报文、nl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8.5、宽6.2、中心孔径2.68、颈部孔径0.6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尖山子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左旗博物馆。乳白色。头部硕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双耳呈圆弧状竖起,双目略凸,呈圆形,头尾缺口处留有明显的切割痕,颈部对穿一圆孔。背部有两个并排的刻划符号。通体抛光。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16.3、宽11.5、中心孔径3-3.4、颈部孔径0.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墨绿色,夹杂较多黄褐色斑点。头部硕大,体卷曲呈椭圆形,首尾内侧相接。双耳呈尖弧状竖起,双目及鼻孔均呈圆形,用阴线刻出,吻部前嘶,颈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5.1、宽5、中心孔径1.3、颈部孔径0.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牛古吐乡大五家村西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碧绿色,夹杂较多白色斑点。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双耳后扬,顶部磨平,双目较大,呈圆形,吻部较长,颈后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

玉猪龙红山文化高7.5、宽5.8、中心孔径1.9-2.7、颈部孔径0.3-0.8 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萨力巴乡干饭营子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墨绿色。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双耳呈尖弧状竖起,左耳尖部残缺,额顶中部凸起似角,双目圆鼓,鼻孔和嘴部均凸起,颈后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

石龙红山文化高5.5、宽4.9、中心孔径2、颈部孔径0.3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白色,石质。头部似鸟,体券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额头隆起,浮雕圆眼,喙尖凸出,尾端呈圆弧状,身部光素,外伸两个翅尖,颈部有一对穿圆孔。通体抛光。

玉鸮红山文化高6.1、宽6、厚1.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黄绿色。双耳呈圆弧状外凸,耳下浮雕圆眼,双翅展开,尾端平齐,其上均用凸线纹表示羽毛尾部加饰三角形,双爪并列置于其上,作攀附状;背面平整,有三组交叉洞孔。通体抛光。

玉鸮红山文化高4.4、宽4.6、厚1.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黄绿色。头顶齐平,有外凸双耳,双眼用复线刻出,三角形长喙下凸,双爪作攀附状。背面有两组交叉洞孔。通体抛光。

玉鸮红山文化高2.48、宽3、厚0.6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内家古日位二我形双目微鼓,脊背隆起,作展翅奋飞状,双翅及尾部各有三道浅凹槽绞么腹部偏中有一横道凹槽,内留细密的竖线纹,近头部有一组斜穿洞孔。

玉蚕红山文化长7.98、厚2.6、孔径1.68-2.5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黄绿色。略呈圆柱状,顶端较平整,双目略外凸,呈圆形。器身上半部施以规整的凸弦纹,下半部光素,尾端朝上略翘,呈圆尖状,两侧有一对穿而成的圆孔。

玉人面饰红山文化高4.2、宽3.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绿色。头顶较平,两侧略凸尖角,脸颊圆弧外鼓,下颌呈圆尖状,五官清晰,均用阴线刻出,双目、鼻均呈三角形,唇下施网格纹。背面光素,有一组横穿洞孔。

勾云形玉器红山文化长18.2、宽10.58、厚0.64-0.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浅黄绿色。器体扁薄,呈长方形,中心部位镂空,作一勾云状卷角。外围琢磨出相应走向的浅凹槽纹络,两侧各外伸一对勾角,主体部分上、下侧各外伸三个小凸,靠近上侧边缘中部有两个圆形钻孔。

勾云形玉器红山文化长12、宽4.5、孔径0.3-0.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灰黄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扁薄,呈长条形,上侧平直,左、右两侧圆弧外鼓;下侧中段呈四连弧状,两侧及中部共有五个尖状小凸,匀称分布。靠近上侧边缘中部有一个圆形钻孔。

玉箍形器红山文化高12.5、最大腹径7.63、壁厚0.62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黄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 器体呈扁圆筒状,通体抛光。上粗下细,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长口。

玉箍形器红山最大腹径9.4、要乡烧锅地遗址出于,光腹壁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长口,边红山文化高15.2、最大腹径9.4、壁厚0.2-0.3厘米出变去自治区数汉旗敖音勿苏乡烧锅地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内赛为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呈扁圆筒状,通体抛光。腹墅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会缘局部破损。

玉箍形器红山文化高19、最大腹径8.67、壁厚0.6-0.7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彦查干苏木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墨绿色。器体呈扁圆筒状,通体抛光。腹壁较高,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敞口。

玉箍形器红山文化。距径4.3、坚用乙遗址出土,现教x2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长口,一侧口红山文化高6.7、最大腹径4.3、壁厚0.2-0.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葛家营子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左旗博物馆。获得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呈扁圆简状,腹壁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长口

玉箍形器红山文化高9.3、最大腹径9.3、壁厚0.3-0.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天宝同套葬出土,现藏于克什克腾旗博物馆。黄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呈扁圆筒状,上粗下细,腹壁明显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口。

玉箍形器红山文化高3.8、最大腹径7、壁厚0.2-0.3厘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出土,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白色,局部呈浅绿色。器体呈扁圆筒状,腹壁较矮,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敞口。

方形玉器红山文化外缘边长9.4-9.9、内缘直径3.8-4.1、孔径0.3-0.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草帽山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白色。外缘近似方形、内缘呈圆形,两面光平,靠近一侧边缘正中钻一小孔。通体抛光。

三联玉璧红山文化长11.9、宽3.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绿色。器体扁薄,呈长条形。一侧齐平,另一侧呈连弧状,中部有三个并列的圆孔,相邻两孔间有一道阴刻线纹,靠近直沿一侧钻有两个圆形小孔。通体抛光。

石钺红山文化长15.6、宽14.2、中心孔径2.8、边缘孔径1.2-1.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份子地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石质,灰白色,夹杂有黑色斑点。器体近似梯形,通体磨光。顶部平直,两侧略外敞,呈斜直状,刃部呈圆弧状外凸。中部偏上钻一圆孔,靠近顶部边缘内侧钻有两个略小的圆孔。

玉斧红山文化长25、宽4-8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千斤营子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墨绿与黄绿相间。器体呈长条形,顶部路窄平直,刃部较宽,呈外凸弧形,两侧微外弘通体抛光。

玉斧红山文化长19、宽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北泡子沿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黄绿色,夹杂有褐色沁斑。器体呈长条形,顶部略窄,平直,刃部稍宽,呈外凸弧形,两侧斜直。通体抛光。

玉斧红山文化长7.7、宽2.8 厘米内轰去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好鲁库遗址出土,现藏于克什克腾旗博物馆。w经色容体号长务形,顶部略窄,平直,刃部较宽,呈外凸弧形,两侧斜直。通体地业

玉斧红山文化长85、宽25-5厘米内章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培拉苏术巴彦诸尔遗址出土,现藏于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系得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平面近似梯形,顶部较窄,平直,两侧斜直,两面微外鼓,刃部略克,呈外凸弧形。通体抛光。

玉斧红山文化长13.4、宽4.8-6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青绿色。器体平面近似长方形,顶部呈斜弧状,两侧较直,刃部略外弧。

压斧红山文化长4.4、宽2.7-3、孔径0.3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海金山遗址出十,现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馆。黄绿色。器体呈长方形、四周边缘平直,两面光平、刃部略厚,靠近顶部正中对钻一圆孔。通体抛光。

玉侨红山文化长6.8、宽2.4-3.9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营子乡土庙子村出土,现藏于林西县博物馆。黄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略呈长方形,顶部及两侧较直,两面光平,单面刃、平直。

玉钧形器工山文化长6.79、宽24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族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经色。器体呈长条形,前端略弯,作尖钧状,近后端琢出两道平行的凸脊,后端两面对称减薄,偏中钻一小四孔。通体抛光。

玉钩形器红山文化长2.7、宽2.4、孔径0.1-0.2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海金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馆。黄绿色。器体扁薄,顶部平直,尖部凸出,呈弯勾状,靠近顶部两端各有一个小圆孔。通体抛光。

玉珠红L山文化最大直径1.89、最小直径1.2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族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4件。黄绿色。器体呈圆球形或半球形,底侧有一组横穿洞孔。通体抛光。

玉璧新石器时代中期直径9、孔径4.4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遗址出土,现藏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黄绿色,夹杂有红褐、灰褐色沁斑。器体扁薄,内、外缘均呈圆形,两面光平,靠近内外侧边缘略薄。

有领石璧小河沿文化直径14.2-14.5、孔径5.8-6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大牛群出土,现藏于喀喇沁旗文物管理所。石质,灰白色。内、外缘均呈圆形、较直,两面光平,内侧边缘的上下两侧各起一周凸棱。通体磨光。

石壁小河沿文化直径13、孔径6厘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圣佛庙遗址出土,现藏于松山区文物管理所。石质,灰白色。内、外缘均呈圆形,内壁竖直,外壁略弧,自内至外渐薄。通体磨光。

石璧小河沿文化直径12.1、孔径5.5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大南沟墓地出土,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石质,灰白色。璧面有四条阴刻直线。内、外缘均呈圆形,孔壁较直,自内至外渐薄。通体磨光。

玉镯小河沿文化直径7.9、孔径6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新井乡上店遗址出土,现藏于克什克腾旗博物馆。白色。器体呈圆形,内壁竖直,外壁呈弧形外鼓。通体抛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