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个人·一盏灯

 一座城·一个人·一盏灯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一个周末的夜晚,大街上华灯初上,行人稀稀落落,然而,新奥教育学校的教室里却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一位老师在台前侃侃而谈,台下的听众屏气凝神,神情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片段……
到底讲的什么,如此引人入胜?“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原来是魏老师在讲《红楼梦中人》。
对我而言,今天与其说来听课,还不如说是来补课,圆我20多年前的一个心愿。
20年前,魏老师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那时候,他正值青春年华,阳光帅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讲课妙趣横生,对我们一碗水端平,深受学生们爱戴。在他的影响下,我渐渐喜欢上了文学。背唐诗读宋词,文学名著,这并不仅仅是应付高考,取得高分,而是从内心里喜欢。
“为什么要讲《红楼梦》呢,还得从我上次在瑞丁学校讲完诗歌后,在学生王赟的'怂恿’之下,不慎夸下海口,说我最拿手的不是讲诗歌,而是讲《红楼梦》,既然话已说出口,这场得收回来啊,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不情之请。”魏老师风趣幽默的开场白,引得听众哄堂大笑,随后,慢慢切入正题。
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开篇就引人无限遐想,到头来才发现,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场黄粱梦,一瓣水中花。老师梳理了《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基本脉络,并选取五个大事件,让听众快速把握关键点。然后就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展开细致讲述:王善保家的机关算尽,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刘姥姥的洞察世事,探春的机敏聪慧,敢说敢做……讲座如拉家常般娓娓道来。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不仅蕴含生活哲理,处事之道,而又引人深思。
“初听不解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岁月的“曲中人”。2002年7月,我告别象牙塔,一脚踏入社会,接下来是求职,结婚,生子,换工作……忙于生计的我,渐渐远离了文学梦,对《红楼梦》这种大部头的书更是束之高阁。所以,心里一直盘算着,等我有了时间,一定静心研究一番,没想到这一等就是20年。
自高中毕业后,与魏老师再未谋面,后来得知,他教了我们这一届不久,就到了教育局任职,后任实验小学校长,再后来到了县政协工作。不过,在这些年的教育管理和从政生涯中,老师始终没有放弃的就是读书和写作。
就在去年十月份,偶然碰上多年不见的魏老师,感慨万端。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双鬓斑白,温文尔雅,略显消瘦的脸上仍透着一股书生之秀气。叹岁月的无情,几句寒暄之后,得知他工作之余打算要重拾语文课,再讲语文,讲文学,只是,没想到他如此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就在今年元月份,他在开启了第一期语文讲座——《我寄愁心与明月》,主要讲古典和现代诗歌。我喜不自禁,早早地报名听课。到场的学生层次不一,有在读的小学生,有陪读的学生家长,有文学爱好者,还有许多是像我这样怀揣文学之梦的“老”学生,全场掌声不断,整堂课,一个字评价——“酷”,老师博闻强记的功夫让人佩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魏老师上好一堂课的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那些经典小说、现代诗歌,从作者身世到作品背景介绍,从诗词内容到意象的解析,从蕴含的哲理到引发的思考,老师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要问这堂课,准备多久?我想,可能是从他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备课,或者说,从事教育事业的30多年,压根就没有放下过。
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课,我听得意犹未尽。回家路上,我一直在琢磨,魏老师工作之余,本可以帮着爱人照顾下孩子,读读书,会会友,他为什么重拾放下二十多年的语文课?为什么煞费苦心地研究《红楼梦》?研究古典、现代诗歌?一个快奔五的人了,为什么还这样不辞辛苦?
每每想起他背对着屏幕,背诵万言长诗毫不费劲,如此认真投入的样子,我心中就会产生莫名的感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能保持一颗初心,静下心来做学问,人生易老天不老,虽然他青春不再,但对文学的热爱没有变,潜心耕耘几十年,洗尽铅华更从容。
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想起老师带着我们全班背诵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去感受“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问旧半为鬼,惊忽热中肠”,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心酸和无奈;他带着我们把李商隐的《锦瑟》改成歌曲,点燃我们“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懵懂诗心;他教我们唱《外面的世界》,激发了我们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耳濡目染,深深地爱上了语文,后来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教育是什么?哲学家雅斯贝尔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一种启蒙,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点燃。魏老师深悟生活,以自己的视角讲名著,把感受分享给听众,目的就是点燃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家大宝听完之后,回家迫不及待地和家人分享她的感受,不管孩子能吸收多少,至少《红楼梦》已放在枕边,至少,她开始喜欢文学。
博兴,一座有爱的小城,有这样一个人,他热爱生活,更爱文学,苦心钻研,不辞辛苦,携三十年厚重育人之道、澄明诗心再登讲台,留痕岁月墨不尽,花落花开总关情。他不怕繁琐,坚持播撒文学的种子,唤醒人们对文学的热爱,犹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之路。
作者简介:卞滢滢,滨州博兴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写作,在喧嚣尘世的一隅,坚持记录生活点滴,发现生活真善美,书写有温度的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