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物选的对,什么都不算贵

马太牛 老马商书房 2020-10-25
参照物选的对,什么都不算贵来自老马商书房00:0016:55

有时候, 教科书上的定价原则跟定价方式,在面对市场的时候并不灵光,背后的原因这本书做了非常系统的说明,并且给出了新的可以操作的定价方式,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处于价格市场中的人去认真听听。以下是本期分享:

价格这事我们以前也聊过不少期,尤其是我们讲《怪诞行为学》系列的时候,说过很多关于价格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而这本《无价》,是更系统的研究价格这个话题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看待价格的视角更多样化,不仅仅包含传统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的视角,也包含物理学等新视角。

《无价》的作者是威廉·庞德斯通,他和之前我们熟悉的一位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有点像,都是那种超级畅销书作家,写过很多本书,本本都畅销,这本无价也一样,也是经典畅销书。

那么我们今天这一期,先带你了解一个新学科,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

1960年代,有一个叫埃斯基尔森的医生,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说可以免费检查视力。于是,就有一些病人贪小便宜,来到了医生的验光室。埃斯基尔森医生开始测试的时候,会在墙上投影一些三角形,然后请病人目测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高度,病人就照做了,但是过了一会之后,有些病人开始出现烦躁的情绪,有的人觉得有些头晕。

病人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实际上是参与了一项学术研究。

1965年,纽约要建一栋办公大楼,按地段来算,建成之后这栋大楼的租金会非常昂贵。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楼层太高,建筑师和工程师们担心,刮大风的时候顶层的人会感觉到摇晃,用户体验太差。所以,他们就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多大幅度的晃动,会引起人们的感官上的察觉,知道这一点之后,他们就可以把摇晃幅度控制在人的感官察觉之下了。

于是,他们就找了一个叫保罗·霍夫曼的研究人员,让他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于是霍夫曼就修了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底下有一套液压装置,利用这套装置可以让房子出现从1英寸到12英尺之间的晃动幅度,接下来就是找人来测试了。

但霍夫曼发现,还不能直接说是来测试房屋摇晃的,不然受试者会有预期,会刻意去注意房间的晃动,那样的结果就不自然了,于是霍夫曼就打了一个幌子。

他认识的心理学家埃斯基尔森,凑巧是个注册验光师,于是他就让埃斯基尔以医生的身份,给人提供免费验光服务,但实际上,他们要测的是人对房屋摇晃反应的敏感度,这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情况。

验光的时候,他们慢慢加快房间的摇摆速度,直到受试者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或者生理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普通人从没有察觉到摇晃,到出现明显的感觉,这个临界值比建筑工程师们预计的要小10倍,也就是说,工程师们当时为建筑设计的防摇晃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其实人对轻微的摇晃都有明显的感觉。

霍夫曼他们的研究,后来被称为“俄勒冈测试”,这个测试改变了建筑行业,它让纽约的工程师们采用了刚性更强的外部支撑部件,1970年,这栋采用了新结构的建筑建成,起名叫“世界贸易中心”,31年后,两架飞机在恐怖分子的劫持下撞向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塔,但是多亏当年采纳了霍夫曼的建议,塔楼维持了足够长的挺立时间,让14 000多人得以安全逃生。

而这个俄勒冈测试,也解开了一个古老学科的新篇章——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这个词,是19世纪中期德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普及开的。心理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主观感觉能比较吗?

而主观感觉能被比较的前提是,它能被测量。1834年初,莱比锡生理学家厄恩斯特·韦伯,留下了迄今为止心理物理学领域最了不起的成果。

他蒙上人们的眼睛,让人们判断不同的砝码有多重。然后韦伯发现,重量的相对变化比绝对变化更重要。比如说,一个壮汉举起的杠铃上落了一只苍蝇,他肯定感觉不到重量的前后 变化,可要是人蒙着眼睛,手掌上放了一枚硬币,这时候硬币上落一只苍蝇,他是很可能察觉得出来的。

这就是说,苍蝇的绝对重量,并不是人们能不能感知得到的关键,苍蝇的重量相对于参照物的比例大小,才是影响感知的关键。

很快,学者们发现,人对视觉的感知和对重量的感知是一样的,也符合这个原理。

比如,有学者发现,在漆黑的房间里,放一个灰色的纸盘子,周围全被白色包围,如果聚光灯照在灰色的盘子上,灰色就看起来是白色的,如果把灯光打到了盘子周边的白色上,那在周围耀眼的白色包围下,灰色的盘子看起来就是“黑”色的。

这也反映出,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其实也来源于参照物,相对的变化比绝对的色彩数值要重要得多。

那么,究竟相对变化到什么程度,人主观上会有感知呢?这也是一开头讲的那个房子晃动实验要回答的问题。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心理物理学研究,学者们发现,两者之间是一种幂率曲线的关系。

这个幂率曲线关系是啥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比如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一盏60瓦的灯泡,然后打开第二盏60瓦的灯泡,这时候的光线会比只开一盏灯的时候亮两倍吗?大家都知道,肯定不会,亮肯定是会更亮,但肯定不会亮上两倍。严谨的实验显示,要想在主观上让光线看起来亮上两倍,灯的亮度得是先前的4倍。

这就是外界刺激的相对变化和人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幂率曲线关系,双方不是“一方升高多少另一方也相应升高多少”这种线性增长关系,双方是按某种倍数关系在变化。

这个原理适用于人类对物理世界的大部分刺激的感知,比如冷热度、气味、震动、电击等等。而且,这个规律不见得都是类似4倍的刺激带来两倍的感知这种样子,有时候也是反过来的,比如在要感受到饮料里2倍的甜度,含糖量只需是原先的1.7倍就够了,不需要到2倍或者更高;要带来双倍的电击冲击感,电流只需要是原来的1.2倍。

好了,关于心理物理学我们就交代到这,接下来的问题是,这和价格有啥关系呢?

这个关系大了,我们对价格的感知,觉得某个东西值多少钱,是贵了还是便宜了,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经济学告诉我们,是稀缺性的高低决定了一件物品的价格。可是要是按照这个定义的话,商品的价格应该是确定的,因为稀缺性是个段时间内没法改变的东西,东西少就是少,多就是多,所以价格在某个时间点,应该是非常确定的。

可是,显然在心理物理学看来,这是不对的。

其实我们在讲《黑天鹅》《思考,快与慢》的时候,早就讲过一个经典的例子,你捡到100块钱,肯定很高兴,但你转过头来又把这100块钱丢了,你明明是没赚没赔,但你心理的感觉就跟遭受到了损失一样。

我们之前把这个心理现象叫做人的损失厌恶天性,损失100块钱给你的心理缺憾,不是再收益100块钱就能弥补回来的,这其实不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外在刺激和内在感受的幂率曲线关系吗?

哈佛大学的学者做实验发现,给你10块钱你很开心,但要想获得双倍的开心,给你20块钱是不够的,得给你40块。我们刚才说了,人对亮度的感觉要想翻倍,也需要4倍的灯光,跟这个比例是一样的。

之所以两者会是这样的关系,也是跟前面说的也是以一个意思。就是说,对钱多钱少、价格贵贱的感知,也是靠参照物的,而不是绝对数量,我们对价格的相对变化很敏感,对绝对变化不敏感。

我们之前常说锚定效应:吃饭的时候,15块钱的炒土豆丝旁边有一道菜卖100块钱,看起来很贵,但你把这道菜放在800块钱一道的菜旁边,它就显得物美价廉了。其实就是说我们对价格的感知是取决于相对的刺激,而不是绝对的数字。

你突然白得10块钱的时候,参照物是你先前1分钱也没有白得,所以你高兴,而你想让这种高兴翻倍,参照物就变了,参照物不是0了,而是变成10块了,所以说必须得再白得比10块钱明显更多的钱,才能让你快乐翻倍,这就是对比、这就是锚定。

金钱带给人的主观快乐是递减的,这也是为什么追求物质永远给不了人终极幸福感,因为你靠挣钱维持快乐是没有头的,你得不停的翻着倍的速度挣钱,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不可能长期维持。

所以说,已经很有钱的人,做事的第一考虑不再是为了钱,可能是为了自我实现之类的其他理由。当然,这话放在微博上就会被一帮社会底层骂,骂资本家就知道唱高调、不为钱是为了什么?这种跨界层的话题永远都是鸡同鸭讲,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烦恼,穷人无法感同身受。

当然,谈到社会地位了,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社会地位的高低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因为并没有一把尺子量一下你,说你是第一阶层、他是第二阶层,没有这样的客观标准,所以一个人是上流社会还是下流社会,也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既然是心里感觉,我们就得问了,它和钱有关系吗?答案是,有。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显示,你想让自己感觉社会地位提高了一倍,那收入就必须是先前的2.6倍!看来上流社会的门槛确实是很高的,每往上提高一个阶层,都要财富增加很多,越往上增加的越多。

还有心理物理学家研究了盗窃的严重程度与财物价值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认为,凡是偷东西就是错的,窃的金额反倒是次要问题。但实际上,根据幂率曲线关系,在真正偷过钱的人眼里,偷6000块钱只比偷100块钱坏两倍,这似乎是一个“只要偷了就越偷越多”的机制。

互动题:在赌场上,一般的赌徒都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获胜概率更高的赌博方式,一种选择是赢钱更多的方式,这两种选择,你觉得赌徒会选哪种?为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