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水平被高估,会走红是因走得早?余秀华:他的诗里有很多问题

海子,中国最有名的现代诗人之一。据高晓松先生说,他上大学时几乎每一个清华、北大文科生手里,都有一本海子的诗集。是否夸张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上世纪末,也就是海子离世后不久,他的名气确实非一般诗人所能企及。

然而,近几年,当诗歌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汪国真等人也都销声匿迹后,诗迷们开始思考:那段时间我们对海子的崇拜,是否也和崇拜汪国真一样,有些过头了?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水平真的就远超诗坛前辈吗?我们是否高估了他?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有一种说法认为,海子的走红和他走得早有很大关系,毕竟他生前的名气远不如他离世后。

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他更大的光环其实是天才学霸,而非一个知名诗人,毕竟一个农村孩子15岁考上北大,本身是很值得人们好好说道说道的。

那时候他痴迷写诗,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作品。一个年轻诗人之所以会这么高产,无非两个原因:一来,他热爱诗歌,痴迷诗歌,达到了很狂热的程度;另一方面,他想尽快进入真正的诗歌圈,得到世人的认可。

可惜,他终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好友曾对诗迷讲过这样一段往事:一天,海子去小酒馆,身上捉襟见肘,便找到酒馆老板,表示愿意写一首原创诗来换酒喝。结果老板却说“我求你了,你别读诗,我请你喝酒”。海子苦涩一笑。数月后,他卧在了铁轨上。

生前,他虽已在诗坛挺有名气,但并没有“出圈”。他的离世,让其彻底走红了。红到以前不怎么读诗的人,也大概知道中国文坛有一个叫“海子”的小伙,写过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既然“出圈”是在离世后,那他的诗作本身水平到底如何?对于这一问题,当代女诗人余秀华的说法是:他的诗里有很多问题。

这话,是余秀华公开说的。一个近几年才火起来的女诗人,敢这样说海子,确实是够有胆量的。她之所以这么认为,共有两个原因:首先,她认为海子缺乏乡土经验,海子很喜欢把一些乡村意象加入诗里,但事实上他自己早年就出去求学了,并不了解真正的农村生活;其次,他走得太早了,人生经历、情感经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很多诗句只能是靠想象。

当然,余秀华也说了一些海子的厉害之处,比如:他对语言的运用很到位,往往能把一些很普通的文字组合起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对于余秀华对海子的点评,笔者认为说得半对半错。因为诗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并不一定是从自身的经历来的,靠的往往是一个“悟”字。李商隐的感情经历其实远不如李白丰富,但说实话他的情诗写得比李白好。

下面放上海子和余秀华的两首情诗,大家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第一首是海子在德令哈写的,第二首是余秀华写给歌手李健的,两首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海子的作品确实不如余秀华用的意象丰富,但却更有张力。

诗的最后,他仅用了一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就让全诗充满了感染力,这种力量余秀华的诗里是没有的。如今,德令哈这座戈壁小城,已经成为了众多文艺青年心中向往之地,当地还建了海子纪念馆。如此种种,足见海子此诗的魅力。这种魅力,余秀华目前达不到。

综上,笔者认为海子的水平并没有因为他的早逝,而被高估。以传统的观点,他的文字确实有瑕疵,甚至可以说并不高级,但正如武侠小说里有一种功夫叫“无招胜有招”,并非招式漂亮的才是高手。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