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潘涌昌老先生诗歌、秦腔唱词等史稿荐赏!

喜怒哀乐  随感而
——歪诗顺口溜多首(作者自谦语)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辖境吗? 》《1994年版〈会宁县志〉评审材料》《关于会宁县建置沿革问题与某教授的几次角逐》《会宁明清进士考略》《会宁明清民国时期有作为的县官》《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会宁人》《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旧址和战斗遗址简介》《1994年版〈会宁县志〉历代州县长官名录增删说明》《当年为1994年版〈会宁县志〉发行准备的征订启事》《对新编靖远县志建置沿革之浅见》《对白银市志〈关于建置沿革中的几个问题〉的不同意见》《白银市文物志第六编民族民俗文物》
(1) 1958年7月4日(农历六月初八日),我去关川农场劳动锻练。8月13日,在西山放羊时,在《水浒》二十一回扉页上写了几句顺口溜:
站立关川后峰,仰视层层密云。
羊儿草饱将归,已是夕阳西沉。
(2)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十四)  1958年12月4日凌晨2时,我忙里偷闲,在铁炉旁借着炉火写了一首打油诗,现在只字不改地抄出来,以窥当年炼铁的一斑:
红湾无处不生烟,炼钢炉群洒满川。
夜半火光遍地起,点点繁星降人间。
钢铁战士夜不眠,誓死大战小红湾。
喝令煤山献宝藏,硬叫火炉滚铁蛋。
(3)1959年4月,在离开民政局8个月(分别在关川农场劳动锻炼、去皋兰领导炼钢、去翟所公社整社)之后,又回到福利部。4月3日,去党岘公社为专署预计在会宁召开的福利现场会议做准备工作。6日晚,在检查福利工作后连夜赶写材料。7日晨,在困倦中随手写一顺口溜:
窗户搬开迎春风
窗户搬开迎春风,寒风过处愁煞人。
俯首着幔展文卷,孤灯伴我到天明。
(注:原以速记写,现在翻译很困难,“着幔”二字似不通)1959年4月7日黎明写于党岘公社。
(4)1959年6月10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日端阳节。撕下当日日历,写一顺口溜《端阳无处不插柳》,并贴在《鲁迅全集》第二卷首页背面,以示始阅日期。
端阳无处不插柳,山巅火光映斗牛。
儿童胸前系花绣,粽糕原为忆前仇。
1959年6月10日于人委生活福利部
(5)1959年7月8日,在与定西专区民政局、农业局两个干部一同去甘沟公社王马山检查暴雨受灾情况时,在王马山一户人家炕上,在《鲁迅全集》第四卷 241页处写:
细雨初停,黄昏逼近。
独坐窗前,望云南下。
1959年7月9日,在同一地点,在《鲁迅全集》第四卷《南腔北调集》(314页)封面上写:
六月初四夏阳天,细雨蒙蒙催人眠。
清晨早起展卷览,伴雨读至正午天。
1959 年7月11日,在甘沟公社,在《鲁迅全集》第四卷409页处写:
豆麦半绿又半黄,丰收景象现眼旁。
微风过处麦浪滚,摇枝点穗喜开肠。
同日,在同书462页处写:
黑云沉沉压山巅,炎日当空半开颜。
待车路旁翻书卷,热气逼人实难言。
(6)1959年9月17 日(农历八月十五日),由县民政局调医药公司(主管单位卫生局)担任会计。同日,购《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初稿)》1本,价0.40元。在扉页上用红铅笔写:
中秋节送旧迎新
伴孤灯窗下稳坐,隔玻璃望月东升。
万里晴空无丝云,中秋节送旧迎新。
1959年9月17日写
(7)1960年2月8日记事(写友谊竞赛书)
(在参加了全省商业企业费用工作经验交流会3天之后, 按会议安排写成《友谊竞赛书》)。
友谊竞赛书
红旗招展东风吹,跃进之花遍地开。
商业战线春雷响,挺胸昻首上雷台。
我们的战斗口号是:
政治挂帅思想先,奋战1960年。
大搞协作传经验,发动群众排万难。
费用水平直下降,购销任务超额完。
大干实干加巧干,光荣榜上夺状元。
会宁县医药公司
1960年2月8日
(8)1960年3月19日记事(写保证书)
(在和医药公司经理陈自民参加完历时8天的全省西礼县药材工作现场会议后,按会议安排写了《保证书》)。
保证书
东风浩荡春色浓,捷报频传胜利音。
携“经”带“宝”荣归去,药材工作争高峰。
我们的战斗口号是:
抓思想政治挂帅,大跃进分秒必争。
种植生产为首要,完成供应上调。
大协作发动群众,树雄心创过难关。
英雄面前无困难,技术革新在先。
会宁县医药公司
1960年3月19日
(9)1970年7月28日记事 ( 写《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钢铁长城——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伟大统帅毛主席亲手缔造、亲自领导,
副统帅林副主席直接指挥。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支柱,
解放军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井岗山上点燃革命火炬,
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粉碎敌人数次围剿,
转战在祖国南北大地。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四围白色恐怖,
打出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
长征途中无数艰险,
人民军队勇往直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穿过茫茫草地,征服千里雪山。
长驱二万五千里,
“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日寇侵华,烽火连天,
中华民族深受灾难。
伟大领袖发出号召:“实行坚决抗战”,
人民军队驰骋在祖国江北江南。
抗击日寇,扫清汉奸,
浴血奋战八年。
迫使日寇投降,
“收拾金瓯一片”。
抗日烽火犹在弥漫,
人民公敌蒋介石发动内战。
“将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军似猛虎挥戈鏖战。
“锺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横扫千军如卷席”,
蒋家王朝宣告彻底破产。
天安门升起红太阳,
五洲四海齐照亮。
美帝国主义不甘心灭亡,
侵略朝鲜战火燃烧到鸭绿江。
志愿军雄纠纠跨江参战,
英勇奋战打到“三八线”。
“王牌军”失魂丧胆,
“纸老虎”被彻底戳穿。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亲自领导。
解放军勇敢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
坚决支持广大左派革命群众。
挖出最大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
在中国铲除修正主义老根。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翻开四十三年的战斗史册,
那一页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回顾四十三年的战斗历程,
每一程都刻着人民军队的足印。
伟大的统帅——毛泽东!
伟大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人类解放历尽千辛万苦,
为世界革命“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
榜样的力量威力无穷。
我们向解放军学习!
我们向解放军致敬!
学习解放军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赤胆忠心,
学习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学习解放军勇敢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贵品质,
学习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
东风浩荡,红旗飘扬,
革命风暴卷巨浪。
美帝国主义更加病入膏肓,
苏修叛徒集团必将灭亡。
“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
妄图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
消灭帝、修、反,解放全人类,
让毛泽东思想红旗在五洲四海高高飘扬!
(注:前边发过博文。这是为单位办的“八·一”特刊供稿)
(10)1972年9月12日记事 ( 日记——于铁木山林场) 农历八月初五。工作之余,我又去大殿湾一游。铁木山庙宇大部分作为公产己拆了,仅保存着大殿,院内约10几座陈旧不堪的庙宇。守庙的一老者说:“这里是帖木尔立下的山,故叫铁木山。”我连忙问:“是不是灭金朝的那个蒙古人成吉思汗?”他说他不清楚。据守庙老者提供的传说,写《登铁木山》歪诗一首:
登铁木山
八月初秋登铁山,会北奇景尽情观。
林阴深处小茅屋,白发老叟话当年。
传说帖木立此山,八大草寇传心愿。
僧道不知何处去,巍巍青山供人玩。
(11)1977年1月13日记事(读报抄录有感而写),《悼念周总理》抄录报纸:“那天下午,我们总理的遗体要送往八宝山去火化了。灰暗的天空压着沉沉的云层,整个北京城是那样肃穆宁静。从北到八宝山,人们伫立在几十里大街的两傍,冒着严寒等候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傍晚,悲壮的哀乐送来了总理的灵车。人们抑制不住悲痛,在寒风中哭泣着,从心底里呼喊着:周总理啊,我们离不开您啊!总理灵车在泪雨纷纷的行列中缓缓行驶。灵车啊,你停一停,让我们再看一眼周总理亲切慈祥的面容!司机啊,你刹住车,让我们再向总理诉一诉衷肠!夜深了,风紧了,总理的灵车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但伫立在数十里长街两傍的人群,依然在默默地等待着,等待归来的灵车。但是,只见灵车回,不见总理归。止不住的滚滚热泪再一次洒满几十里长街……”抄毕有感,遂写歪诗一首:
悼念周总理
泪洒神州悼英雄,伟人千古流芳名。
江山依旧人不在,几度回首看苍松。
(12)1977年7月26日记事( 写歪诗数首) 《歌颂邓副主席重新登台》
歌颂邓副主席重新登台
(一)
乌云沉沉日不见, 仕途坎坷又一年。
暴雨过后菜花灿,“刘郎”再游玄都观。
(二)
政治风云几冬春, 赤心未减当年红。
苦心劳骨志不损, 东山再起笑古人。
(三)
挥拳怒斥害人虫, 尔辈逆流难久存。
且看大海怒涛吼, 沉舟之处浪排空。
(四)
八亿神州庆风雷, 万众一心慕良才。
时移世变真理在, 为党为民重上台。
(五)
领袖慧眼识英雄, 鹤书赴陇日照东。
继承主席宏伟志, 辅佐领袖再长征。
(13)1977年7月29日记事(写歪诗一首)
庆丰收
田野半绿又半黄, 队队社员收割忙。
微风过处麦浪滚, 喜庆丰收乐洋洋。
糜谷出穗麦上场, 村庄深处闹嚷嚷。
机声隆隆粮堆起, 车马载运交公粮。
(14)1977年8月4日记事(写秦腔唱词数段)《乌云散去天晴朗》
xxx 事件略述(秦腔唱词)
某君曾托咐我为他写一段秦腔唱词,而且命题作文,字数有限。我向来写东西自由惯了,遵命文学最不擅长,且秦腔唱词要音韵一致,唱起来顺口。这就给我套上了无形的枷锁。知难猛进,固然没有那样大的勇气,但临阵脱逃,我还不至于软弱到这程度。于是,在“猛进”与“脱逃”之间磨擦了数日,终于选择了我应走的道路。加之与某君素有交往,高情难却,为不挫伤其爱好其见,抱着不妨试试看的态度,写下了下面一些歪词。由于思想上多少还有点顾虑,故在文字上不古不今,不明不暗,很有些避世味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主观愿望是好的,这足以安慰我的心灵。
乌云散去天晴朗
(一)
栋梁折大厦倾天翻地转, 群山泣江河哀泪洒人间。
声悲痛吊亡灵群情不倦, 贼“奇峰”不脱帽视若等闲。
新华门红旗垂众泪满面, 天安门冒大雨送灵宝山。
立严寒盼灵车黄昏傍晚, 黑夜里灵车回伟人不还。
诉衷肠祭豪杰哀恸肠断, 清明节众儿女血泪斑斑。
巨浪涌波涛吼众怒难犯, 视刀丛观排剑一往向前。
(二)
高空中黑云滚红日不现, 群魔舞豺狼跃称霸天安。
报私怨诬英雄集众谋反, 枪上膛刀出鞘八面围歼。
亿万众面临着枪林雨弹, 狂风袭恶雨打受尽摧残。
众英雄斗志昂身历百战, 从黎明直熬至鸟宿兽眠。
持空拳力悬殊胜利难见, 一个个遭毒手抛进牢监。
为革命洒热血死而无怨, 直盼着严冬过春来人间。
(三)
乌云过天晴朗东风拂面, 树枝头百鸟鸣美景春天。
接班人继遗志英明果断, 除四害扫垃圾为民伸冤。
抓纲领理国事奇才多见, 深智谋远卓识广收民言。
各战线成绩显捷报频传, 金光道众一心直奔向前。
(15)1984年8月4日记事(写甲子年六月十九日游铁木山)(1984年,我在县水电局工作。那年,桃花山、铁木山刚恢复庙会。庙会期间,铁木山直放专车,与单位数人同往)
甲子年六月十九日游铁木山
扩廓铁木起名山,旱塬秀峰丛云端。
泉水甘冽脾沁润,林木葱笼树生烟。
风拂新殿驱暑气,雨落古刹有微寒。
若非盛世畅心意,游人安得到此间。
(16)1988年8月27 日记事(写戊辰七月十五日游崆峒山)1988年8月25 日,县志办公室一行 12 人(我带7岁外孙女燕燕)专车出行。中午在静宁县吃羊肉泡馍,之后上六盘山遇暴雨,停车1小时多,晚宿平凉。第二天游崆峒山,晚宿固原县。第三天去西吉县办公室,下午转道大沟、甘沟回县。
戊辰七月十五日游崆峒山
七月既望晨, 轻纱漫陇东。
驱车泾河畔, 泛舟崆峒根。
幽径通山顶, 寺阁落险峰。
山深林草茂, 树密鸟结群。
惊登上天梯, 舒览众神宫。
才陷舍身崖, 又困棋盘中。
绝顶瞰飞云, 古刹听钟声。
殿前赞巧匠, 塜边笑广成。
名山逢盛世, 枯木遇甘霖。
追忆先导者, 激励后来人。
(17)1997年7月24日, 农历六月二十日。从21日(农历六月十七日) 至今天在桃花山庙会服务, 与周鉴唐主持雪山殿, 趁空隙写下几首顺口溜:《桃花山庙会写真》
其一、形色匆匆步履疾, 神情惶惶心有疑。一炷信香三叩首, 祈求神灵指通衢。
其二、祖孙三代上桃山, 小手紧把老手牵。殿前烧香乱点头, 孙子抢在爷爷前。
其三、服务庙会雪山殿, 捐资任务压在肩。日进数百犹嫌少, 四目暗察香客颜。
其四、雪山殿里两老翁, 铺开缘簿细思忖。实望香客慨解囊, 谁知多是没钱人。
其五、山寺庙会群情激, 拜佛看戏两不离。鼓停幕落人散去, 灯灭门关香火熄。
(18)2006年4月11日, 三月十四日,星期二,沙尘雨雪。今天气候骤变,又是大风沙尘,又是雨雪交加。生火御寒,闭门不出,凑一歪句,聊以自慰:
六年三月春,十四雨纷纷。
雪珍撒屋顶,水滴落地平。
黄沙发淫威,狂风施暴行。
庭院花木健,临危不惧刑。
(19)2015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星期三,阴。下午,独自登上电视插转台以上东山。脑子里考虑着一首诗,边走边打腹稿,快到山顶时腹稿已成:
重阳节登东山
重阳登高立云端,  山川风景入眼睑。
深绿松柏枝挺拔,  浅黄榆杏叶飘悬。
高楼宽道数十里,  东山西河几千年。
天高云淡兴未尽,  佳节作媒思古贤。
摩洁忆兄在京地,  孟嘉落帽于龙山。
注:该文涉及一些历史事件,全文原版编发以供研究者参考。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