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李坚和顾成同时被擒,朱棣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在真定滹沱河击败建文帝派来的征虏大将军耿炳文,这是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第一次大规模武力较量。

朝廷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左副将军兼驸马都尉李坚、右副将军宁忠、左军都督顾城、都指挥刘遂等高级将领均被燕军擒获。

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耿炳文在此战中战死。

李坚是武陟人,他的父亲李英在洪武初年被封为骁骑右卫指挥佥事,李英在跟随傅友德、蓝玉、沐英等人出征云南时战死。李坚颇有才华,而且作战勇敢,后来迎娶朱元璋的第七女大名公主为妻,开始执掌前军都督府,

建文元年,李坚因为伐燕之功被封为滦城侯,获赐世袭铁券。

在真定之战中,李坚领兵迎战,在混战中被朱棣的部将薛六刺于马下。不久,薛六被提升为指挥佥事。

李坚被绑起来去见朱棣,朱棣严厉斥责,“尔本戚畹,何所怨仇,亦从凶悖,今日之罪,安可逃乎?”(《奉天靖难记》)

朱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本是外戚,我们之间有何仇怨?你竟然也跟着做这些凶恶悖逆之事,你今天的罪责,怎可逃脱?

李坚在被押送去北平的途中,因为伤势过重而去世,他的儿子李庄当时七岁,承袭侯爵。

朱棣即位后,把李坚列为奸党,因为公主的原因得以免罪。大名公主担心惹祸上身,于是把侯爵世袭铁券上交朝廷。宣德元年,大名公主去世。李庄在南京拜刘溥为师,纵情诗酒,得以寿终正寝。

然而,当朱棣看见被绑着的顾成时,他的态度却温和了许多。

“尔我父皇旧人,安得亦为是举?”(《奉天靖难记》)

朱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是我父皇的旧人,怎么也做出这样的举动?

顾成听出了朱棣话中的劝降之意,马上表示愿意归降。

朱棣连忙起身,亲自为顾成解绑,说“这是上天要把你送给我”

“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明史·列传·顾成》)

顾成,字景韶,祖先是湘潭人,祖父以操舟为业,往来于江、淮之间,于是在江都定居。顾成身材魁梧,体力过人,善用马槊。马槊是指马上所用的矛,是一种重型的骑兵武器。

朱元璋渡江后,顾成前来归附,因为作战勇猛被选为帐前亲兵,后来因为战功被提升为指挥佥事。顾成在洪武年间戍守贵州十余年,威名在外。

朱棣此前可能和顾成没什么交集,他必须尽力争取在军中有威望的将领,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

朱允炆即位后,信任、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相对而言,武将并没有获得同等的重视。

朱允炆推行削藩,其直接目的在于削弱各位藩王的兵权,可是明朝的藩王和高级武将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藩王只不过多了一个亲王身份。如果朱允炆对手握重兵的亲叔叔们不留情面,那么当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武将威胁他的地位时,他会怎样处理呢?

明朝的藩王既不“裂土”,也不“临民”,藩王在封地拥有的土地基本上仅限于王府,藩王没有权力向封地百姓征收税赋,而且藩王的王府官员都由朝廷任命,朝廷可以随时派人监视藩王。

朱棣从十六岁起生活在军营,多年领兵征战,和很多武将结下深厚感情,对将士们内心的想法十分了解。

也许,顾成归降朱棣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很多武将的内心更倾向于燕王朱棣。

顾成来到北平后,辅佐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

朝廷派曹国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时,北平城内的防御、调度全听顾成安排。

朱棣即位后,论功行赏,封顾成为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赐予世袭铁券,仍令顾成镇守贵州。

在坚守北平期间,顾成与朱高炽结下深厚感情,曾委婉劝说朱棣早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统兵北征时,把顾成召回京师,令他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顾成委婉推辞。

后来,汉王朱高煦与朱高炽争夺储君之位,朱高炽深感不安,顾成劝朱高炽竭诚孝敬朱棣,勤勉尽职,体恤民情。

永乐十二年五月,顾成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被追封为夏国公。

燕王朱棣抢走宁王朱权的精锐之师,兵力大增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采用卓敬的建议削藩,朱棣可能彻底没机会了

朱元璋的第十子鲁王朱檀,生母郭宁妃深受宠爱,舅父郭英备受倚重

朱元璋去世前对燕王朱棣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

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世代领取俸禄,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