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中华十六字心法”的真义

作者:龍雲之子

著名的中华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五帝时代末,舜传天命于禹的记载,是五帝时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500年前的《老子》思想承继的是中华五帝时代的文化精髓,是中华先圣数千年社会实践经验和知识的文化结晶。看看讲《老子》是如何解读“中华十六字心法”的。

典籍记载

《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是孔子传述的尧以“中”传命于舜的场景。

《尚书·大禹谟》:(舜)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舜同样也以“中”命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后来的“中华十六字心法”,舜命禹时加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十二个字。

《保训》记载,文王在传命于武王时,传述舜的故事:“昔舜久作小人,亲耕於鬲茅,恐求中。自诣厥志,不讳於庶万眚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远埶,乃易立埶诣,测阴阳之物,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保训》同时记载周文王传述商微的故事:“昔微矵中於河,以复有易,有易伓厥罪。微亡害,乃追中於河。微寺弗忘,传贻子孙,至於成康,祗备不懈,用受大命。”

五帝时代的尧、舜、禹在禅让帝位时,在传授“中”;周文王传命于武王时,也在传授“中”。可见中华之“中”的意义极其重大。

文化印迹

01“躬行”的实践

尧赞扬舜“天之历数在尔”,文王的解读:“昔舜久作小人,亲耕於鬲茅。”都在强调舜亲身力行的实践精神,舜同样赞誉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是中华最原始的《实践论》。

50年代,发动民众灭绝危害中国南方多年的血吸虫病后,毛泽东同志盛赞六亿人民战胜“瘟君”的词句“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实践意义在于此。“圣人”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此乃“中”道。中华历代王朝都还保留有皇帝亲耕的传统,但已蜕变成形式之“礼”了。

“二月二”皇帝亲耕之“礼”

02“坚持“中”的科学的态度

尧赞扬舜“天之历数在尔,允执其”,尊重科学规律,用 “中”来检测日影和季风,以科学的态度公允地指导农耕生产,而不是人为主观臆断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文王解读给武王:“恐求中。……乃易立埶诣,测阴阳之物,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都在强调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而不是主观盲干。

这是中华最原始的科学精神。中华本源的科学态度一旦被教化成形式上的“礼”,失去“惟允”的科学态度,是要吃大亏的。乾隆御笔“允执厥中”,恐怕只剩下形式上的意义了。

甲骨文“中”和玉璧玉琮

甲骨文“中”

甲骨文“中”字,从“丨”、从“〇”或“口”,上、下有测风的“斿”。“丨”为午时测量日影的立杆, 中间为“〇”为周《考工记》所记测量日影的圆形,这个圆形延伸为人文的礼器玉璧;“斿”为测风之羽毛或旌幡,中间为“口”四方台,这个方形后来延伸为人文的礼器玉琮,用“中”测定八个方位(四面和四隅)。测日影有太阳历法的“二分二至”(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测季风有后天八卦风历,《尚书·尧典》:“期三百有五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阴阳合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中”是中华文化最早的科学时空观念,中华“天圆地方”是讲“天时”像圆一样周而复始,道家称为“一周天”,“地方”是指“地的方风”,即不同方向的季风。从冬至到夏至,午时日影是按逆时针向左运行,或者人在夜晚面向北极星,仰望天空,天上的星象是逆时针运行的;而季风风向是按顺时针向右运行,这就是中华远古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认识。不懂天文地理的文人在胡乱讲解中华先祖合于“中”的“天圆地方”观念,误导中华后人。读者可以回顾《元贞之道》之前的相关文章。

《周礼》记载:“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郑玄注“琮,八方象地”。苍壁和玉琮原有的天文科学含义演变为人文之“礼”。后来的苍壁和玉琮是否还有测日影和季风用途,即科学的“中用”,就无从考究了。一旦把科技的“中”演变或误解为形式(礼)的“中位”概念,就背离了“中”的本意。所以《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批判后人重形式之“礼”,致使“中”的本意失逸,不重视实践和科学,是人认识混乱的开端。

5000年前的玉璧和玉琮(良渚)

《老子》解“十六字心法”

帛书《老子》:“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有象呵。恍呵惚呵,有物呵。幽呵冥呵,有精呵。其精甚真,其有信。”这是2500年前的《老子》在诠释舜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

《老子》开篇讲人认识之“德”,明确讲人的认识是有缺陷和局限性的。即“人心惟危”

《老子》讲“道”,“无,名万物之始”,人对事物本质(道)的初始认识,用五体感官系统的直接感知,老子用“无状之状”(微)或“恍惚”(混沌)描述这个初始“道”的认识,用“无”阐述“道心惟微”之“微”的本意。

《老子》讲“道”虽“微”,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或“恍惚”,但“有精呵”,可以用“中”测太阳阳气大小啊,即太阳的能量(阳之精),在夏至日阳精最强,冬至日阳精最弱,其精甚真,而且一年中都会重复准时出现在夏至和冬至日,具有重复性,其有信呵。《老子》用“中有精和有信”诠释“惟精惟一”

《老子》用“抱一”“执一”来诠释《尚书》的“惟一”,“抱一”就是通过“中”的实践验证和检测,发现事物的可重复性,即普遍性的规律(天下式),“一”为天下式;圣人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性“一”,用于指导农耕生产和社会治理,就是《老子》的“执一为天下牧”。

《老子》“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听别人巴拉巴拉,自己胡乱猜测,不如老老实实用“中”来验证和实践。文王在《保训》中强调“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都是讲要“允执厥中”,用实践和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老子》是在传承五帝时代中华文化之正脉。

儒释道关于“中”

汉后2000年来,儒释道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在儒释道三家中,“中”都有非常显要的地位。儒家的“中庸之道”,释家的“中观”,道家的“守中”。

小知识

《管子》关于“中”

管仲(公元前723年~前645年),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管子早孔子近200年。

《管子》:“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破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窖,谓之圣人。”

管子开始讲“中得”,在强调“中”的价值在于“治心正心”,即验证或正人的认识(心),这个“中”并没有任何“中位”的概念。然后讲人体内之精气与人体外形的关系,最后主观推断“中无惑意,无邪灾”,把“中”和“外”硬生生扯在一起了,这是误导后人的悖论和胡扯,是管子本人已不知“中”的本意,还是后人添油加醋所为,就无从考证了。“正心在中”,非常明确“心”和“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东,用人心正“人心”行吗?用人体内的“精气”正“人形”,与“中”八竿子打不着,这是主观臆断的悖论。

检测工件是否合格,要用检测工具和检验员来检测,足球比赛需要第三方来裁判,“中”是“正心”的检测工具和第三方的裁判,这就是“中”的科技验证和实践检验的意义。用今天的话是“科学的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正心”之“中”。读者自己领会,一个人坐在“中间位置”就能“正心”吗?一个人“左右逢源”,“不偏不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以“正心”吗?都是悖论,有点自然常识的人,就知道在胡说八道。把“中”误解为“中位”概念,致使中华文化出现了严重歧义,误导后人2000年。

结束语

“中正”“用中来正”,这才是“中用”之道,是中华文化之正脉,必须要回归。后人几乎不知“中”的本意了,名为“中正”的民国大总统是不懂“用中来正”的,所以败给知天命的毛泽东是必然。下面再举几个用“中”来“正”的应用场景:

1. 用“中”测日影来“正”历法,而知一年中太阳阳气的活动规律。

2. 用“中”测季风“正”八方之风,而知一年中大地季风活动规律。

3. 用“中规”来“正”圆,用“中矩”来“正”方,而有中华的“几何”科技,这是共工氏“治水”和大禹“治水”的科技法宝。也是中华工匠建宫殿造车之高科技技术。

4. 用“中”的工程验证体系,验证新产品的制造工艺和量产,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生产成本。

5. 用“中”的实践来“正”理论,不论什么“左”和“右”的“洋武器”,都需要经历“中的实践”来验证。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08年XX法推出十年,大批海外中小制造企业撤离,民间投资下降,就业率急速下降,民间资本转向房地产业,推高房价,劳资矛盾加剧,诉讼案件激增等等恶果,实践已经证明是不正的。

“位在中,就正了”是扯淡,“用中来正”才是中华科技和实践精神,“允执厥中”是中华之法宝,中华十六字心法的核心是“中”,即科学思想和《实践论》,老祖宗要我们中华后人永远坚守这个科技和实践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