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锋:手机摄影只是我观察城市的方式,寻找人与空间的关系才是我的底色

本硕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院,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专业,进入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SOM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建立了美东地区最大的华人建筑师社群“践谈APT”
2015年回国,创办建筑事务所,践行着自己的“共享客厅”建筑理念。建筑实践之外,手机摄影也成为了他重要的表达形式,也让他获得了包括IPPAWARDS 摄影奖、IPA 摄影奖等在内的国内外众多奖项。
王俊锋在分享创作灵感
尽管身兼社群创始人、建筑师、创业者、摄影师等多重身份,但他依然觉得摄影让他感受到城市的真实的新陈代谢状态,也滋养了他的设计灵感,支撑着他面对甲方在创意质疑和落地挑战时坚持自己。
在他看来,摄影也好,建筑也好,创业也好,抑或是创建社群也好,看起来纷杂跳跃,但他背后观察城市状态的主线逻辑没有偏离。
在他的个展进行之时,我们有机会采访到了他对于自我坚持的阐述:
01
混杂的城市状态激发了我的摄影创作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建筑专业,其实有些巧合。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对艺术特别感兴趣,这个兴趣一直持续到高中。
原本我是打算考中国美术学院的,但当时的老师觉得我文化课还不错,建议我选一个理科和艺术能结合起来的学科。按照他的说法,这样两个方面都不浪费。
当时的我对建筑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直观地觉得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基底,本质上也是一种创作,跟艺术的感觉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一直都在观察城市的演进时的状态,iPhone4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新的表达工具,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以说影像的方式展现我对城市的观察的。
王俊锋作品
手机摄影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很严肃的创作,如果是让我换成大块头相机,专门跑去某些地方拍照,对我来说是有压力的。不够放松的我就很难关注到一些“视而不见的点”,因为这些“点”,往往是人撞见的,而不是一个有目的性、有压力的找寻。
最早的时候,我只是关注于建筑本身,拥有独立的系列是在2015年初。当时,我从美国回来,生活在上海的黄浦区,我觉得黄浦区所具有的混杂状态给我的触动特别强烈。因为它不像法租界的建筑已经精致化了,拆改已经结束了。
王俊锋作品
在这里,大量老建筑“死”去,新建筑在黄浦江隔岸源源层层叠叠,不断地被建造出来。这种混杂的状态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让我感受到一个城市新陈代谢的状态,特别迷人。
王俊锋作品
大家可能更加关注这个城市光鲜精致的一面,但在我看来大量的城市是粗糙的、混杂的,更多是以碎片式的颗粒度藏匿在常人没法察觉的地方。
“视而不见的城市”展出的正是以这样的创作视角,透过这些不被关注的角度,试图去理解城市的真实新陈代谢的状态。
我一直说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捕捉余光里风景的人。很多“视而不见”的片段就藏在人的余光里,需要冲动我们才能抓到它。
但抓到它是要付出代价的,要停下来,要转换节奏,要去理解,然后才也许能抓到那个瞬间。这对生活在日常状态下的人来说是难的,但我愿意付这个代价。

王俊锋作品

在互联网时代下,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我的日常也跟很多人一样,被工作填满。但我是一个不能一心二用的人,真正的我很难同时平衡两件甚至多件事情,但我喜欢多状态跳跃的工作模式。
这些事情看似完全不相关,但背后的主线都是我在以建筑师的身份关注城市更新时的状态。
而且这种多身份切换,必然有很多的物理流转过程,这种物理流转的状态给我创造了很多观察细微事物的空间。就像这次展示的作品,大多是我在不同地方谈客户的流转中,偶然看到之后拍下的。
还有这次展览的海报,就是我与合作方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谈事,聊到一半的时候,他要去洗手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抬头一看,隔壁的场景挺有意思的。
王俊锋作品
我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喧闹的人,在美国的时候像个社会活动家,跟各种人都保有connection,聚会经常是四五十人的规模,但我需要自处的安静时间,这对我来说是充电的过程。
从我的作品可以看出大量的创作都是在晚上发生,因为晚上是我最有机会独处,跟自己对话的一个时间。通过自处,获取与他人相处的能量。

02

手机摄影对我来说

是一个设计直觉赋能的过程


最早的我更多地关注空间本身,慢慢觉得空间是跟使用者发生关系的场域,比如在尺度、功能、场景上。因此我会非常细心地在生活中获取很多的经验和直觉。
我不敢说这些经验已经变成我的方法论,只能说这些是赋能我直觉的东西。因为设计活动不是完全的技术性输出,它有很多灵感乍现的刹那,有时候我也说不出来为什么这么想。
王俊锋作品
所有观察活动就是一个给我直觉赋能的过程。我搜集了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大脑无意识地处理信息,可能就会形成很有意思的逻辑主线。
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有一个系列的名字,实际上我在拍东西时,根本没有系列。但我的直觉在不断地让我关注这些东西。到了某一时刻,我再回过头来看我拍的东西,会有几条非常强的主题性。
另外,建筑师在设计活动中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刻几乎为零,或者说灵感的草图阶段是1%,剩下99%的工作,要不就是说服别人,要不就是自己妥协,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妥协的事情更多。
王俊锋作品
因为建筑设计从草图到落地,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而且需要面临大量的挑战,特别得面对在原始灵感的质疑和落地上的技术挑战。
摄影是在丰富我的直觉,让我拥有更强的设计欲望,也就是我的创作冲动。这些冲动凝聚出来的1%的灵感,虽然占的比例不重,但是浓度够高,就能让我战胜后面的99%落地过程中面对的困难,让我坚持下来。这是能量方面的补给。
在设计理念层面,摄影让我越来越关注这些非常细碎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东西,真正需要关照的东西。我会知道人究竟需要什么东西,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载体,使用这个建筑的人是怎样的状态。
这些观察让我从一个非常关注建筑学本体的建筑师,转变为一个特别愿意关注使用者需求的建筑师。
王俊锋作品
我们从空间被怎么用、空间怎么产生价值,反推空间应该怎么设置,而不是开始就谈空间美学、光影。
观察的转变也在影响着我在建筑设计落地方面的思考。
03
分时共享、场景驱动与空间效率

第一,分时共享的重要性。
我们当时在做一个叫好处的城市共享客厅品牌。我们观察到,基于兴趣爱好、话题、身份、圈层等因素聚在一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希望不相关的人掺杂进来,所以会去包场做聚会,有的还去Airbnb上租房子。
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不管是私密的还是公共的,最后都在被共享。因为互联网的传播,即使是自己家的空间,只要上了一个媒体,很多的信息就会被共享。大家知道你这个房子怎么做的,空间怎么样。
王俊锋作品
它其实是在共享建筑的信息,给到一些建筑知识,包括美学体验。这是互联网每天都能够给到人的,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共享的不同的方式。
但是问题出现在,我们如何划分私密和公共呢?
所以当建筑师在创作这些建筑空间的时候,要去设定这个空间如何在媒体上被大家感觉,是需要大家感知它,还是感知不到。
创造出分时共享的空间,这也就是我刚说的,我更多的还是在关注使用者的状态,然后反过头来倒推空间应该怎么做。思考我们如何去创造这样的一些空间,能够去满足大家这种需求。
第二个一定是场景驱动,而不是功能来驱动。
如果你想共享这个空间,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用这个空间,在这个空间的使用频率拉到最高的时候,空间的灵活性要足够高。
你可以按照你的方式来用,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来用,这个时候空间的功能就不能被严格定义,而应该放入很多的功能模块,变成一个综合场景。
王俊锋作品
比如我是来团建的,那团建是一个场景,但是又可以看电影,吃饭,开会,它是把功能不同的功能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场景。
所以我们在设计共享空间的时候,实际上就要考虑它是如何被场景驱动,而不是说被单一的功能所定义。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空间里面放多少功能合适,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组合出不同的场景。
反过来说,作为建筑师,要对场景有理解,要对生活方式有理解,要知道需求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业主非常不清晰自己要什么,因为这个这个时代生活方式太多元了。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的项目都是跟业主从头开始做,变成他的顾问,去帮他去设定这个空间到底要干嘛,帮他理解当运营的时候有哪些场景会发生。
这些场景怎么让这个空间产生价值,反过头来再去推导设计,所以是我们叫场景驱动,而不是功能定义。
第三点,我们要去提高它的空间的使用效率,空间的接口要多样。
王俊锋作品
我刚说频效就是说空间的使用场景的丰富性,其实还有一个效率问题。一个空间就好像一部机器,如果说你要在这个机器里面要配足所有的零件,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的过程。
但是现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让人能够通过互联网把所有的服务高速地对接到一个空间里。
比如我想要一个开会的场景,如果所有的服务都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对接进来的话,我只需要提供一个空间就行了。
这里头有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如果要把它精简到一定程度,然后提高到一定的运转效率的话,就要创造很多接口。
好的接口端就像插线板,各种插头都插得进来。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要去创造很多丰富的接口,去理解这些接口是如何被对接起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真正意义上要去创造这样的一个共享空间,这三个点,实际上就非常重要。
回归到本质来讲的话,我觉得共享已经不单单是物理上的共享了,而是囊括了线上的信息,美学的体验,生活的智慧。
这一切都是才是终极的空间追求。
号外:王俊锋老师的个展《城市观察影像展》的展览地址在在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2号楼,展览持续到6月8号,有兴趣的小伙伴快去围观哦。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口述 | 王俊锋  整理 | 王路
版面 | 王路

互动话题:感谢你的在看、转发、评论,看了这篇文章后,要不要拿起手机拍拍呢?

每周评论区,被zan最多的评论者,将获得造就送出的书籍一本。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勾搭小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