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治不好,艾灸这里是王道

灸疗法对于每一位朋友来讲,可能都不陌生。如有兴趣查阅一下中医药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先贤老祖宗最早用于防治疾病的方法,既不是中药,也不是针刺拔罐之类,而恰恰就是被如今“主流中医”们已弃之不用的艾灸。

考证自我们的祖先从钻木取出“火”的那天起,便诞生了灸疗,应该说灸疗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了。

此无论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还是唐代孙思邈真人,亦或是明代李时珍等等历朝历代的大医家们无不重视艾灸,并有诸多起死回苛的经典案例流传后世,且没有任何一种灸疗的材料能够取代艾草

是便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浮现脑海:灸疗之法缘何能够远远流传这么多年而不衰?为什么非“以艾作灸”方可获奇效?每每思考此问题却始终不得其解。

然出道近30年,也有很多艾灸治病的有效病例,总感觉是稀里糊涂地治稀里糊涂地愈。对其治病的机理认识,总是停留在所谓“温通经脉、散寒止痛、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这些粗浅的层面上,是一个偶然的机缘,几年前遇到并有效治愈的一例疑难病例,才终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是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现代西医诊断为“干燥综合症”,属于代谢性疾病中难治之症。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皮肤及粘膜干燥,尽管每日必大量饮水,但除增多了尿量外,对上述干燥均无济于事,后来在用药无果的情况下就用上了激素,再接下来就是症状没明显,又添上个激素的后遗症——骨质疏松。
般到了这个地步,西医通常惯用的方法是:“找中医调调吧”。于是这位患者遍求中医,期间不乏知名中医,效果也均不理想,后经人介绍找到我求治。
里顺便交代一下,像这样“口干、口渴、咽干、喜饮”的症状,可能稍有些中医常识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阴虚证或阴虚火旺证型。我查阅一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医所开处方,也尽是麦冬、元参、龟板、五味子之类的滋阴药,按说“证药相对”本应立起沉疴,但为何效果平平呢?
在年少随父习医之时,家父就曾孜孜告诫:“凡遇疑难之病,要谨察病机,切不可人云亦云。否则徒劳无功,既浪费病人钱财又耽误病情”。这个告诫在后来的行医中受益匪浅,便也养成“谨察病机”的习惯。
时我接诊这个病人时,并没有徒劳地重复着滋阴治法,而是谨察病机。那这个病机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肯定病人的症状表现一定是“阴虚”,但这是外在的,是“标”。这种阴虚表象如何形成?“本”在哪里?
决了这个问题病机就算找到,这个病就不难治好。《内经》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过程,起关键作用的是“脾气散精”,脾阳气化生津的动力是否充足,决定着脾气能否散津、五经并行。
所以“口干、眼干、皮肤干”,实质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的结果,既是阴虚吃大量的滋阴药物解决不了,原因是不是就出在“脾气散精”上,脾阳虚无以气化生成津液,不能上输于肺,水精(津液)无以四布,所以口干、皮肤干、粘膜干。
看看这个病人的舌象胖淡、边有齿痕,两个关尺脉沉细无力,这些足以支持这个病的“机关”就是脾阳不足,而表现为阴虚津液不足上。脾阳上去了,津液也就气化了、上输四布了。前面几位医生单纯滋阴,犹如冰上洒水,洒一层便结一层冰,无法气化成水中清轻之精微——“津液”,所以无效。
“机”找到后,便拟加味理中汤内服,同时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命门”诸穴。按常理思维,病人本来就口干口渴,一派阴虚内热之象,用理中汤之热药再加上艾灸,会不会“火上浇油”呢,结果非但如此,三天后病人反而自觉口干、口渴减轻,并出现打嗝频频排气现象。见有渐愈趋势,效不更方,依前法略作变化治疗不到两个月,病人干燥症状全部消失。后经适当调理肝肾,服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也得有效缓解。至此,折磨病人六年之久顽疾得以痊愈,追访至今未发。
过这个病例,深深的触动和启迪我更深层次地思考:艾灸的真正机理实质是在“调中气”这个层面上的。《内经》讲“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所谓阴平和阳秘,是指体内的阴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往复的平衡运转状态,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人才会健康不生病。
种运动是以一个无限循环的圆形轨迹形态的(有医家称此为圆运动),那么它运转的核心靠什么呢?靠中气,靠中焦脾胃之气。中气是生命之“轴”,十二经(五脏六腑)的经气,好像车轮子:脾土左旋,则水(肾)生、木(肝)生;胃土右转,则火(心)降、金(肺)降。艾护众生提醒您当升则升,当降则降,中气的升降,带动五脏六腑、十二经气旋转,于是生命运动不停,反之,则生病短寿。
我近30年的临诊中,几乎90%的病人都伴有明显脾阳不足之象(诸如乏力、爱感冒生病、便溏或便秘、喜热畏寒、手脚发冷,肥胖者喝水都长肉、瘦者吃多少营养也不吸收等等),总之,一句话:无论得什么病,都和后天脾胃的升降运化息息相关。
医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后天无先天不立,先天无后天不健”。后天脾胃之气依赖先天肾气的温煦,先天肾气要依靠后天脾胃的濡养,这就是先、后天“二本”的互生互养。无论是艾灸养生还是治病救人,艾灸作用的核心实质,一言以括之就是“扶脾阳”、“助肾阳”,这是艾灸作用机理的核心所在。
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古训,现有艾灸足三里提高人体吞噬细胞数量和活力、增强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都足以佐证艾灸的核心作用机理是通过调中气(扶脾阳)而带动十二经气作圆运动
破了这层窗户纸,在应用艾灸疗法中始终不偏离、牢牢抓住这个主线,信心更足了。
人云:“中工治人,下工治病”。所谓治人,就是“以气为主、以人为本”。艾灸实则就是治气,扶脾阳、助肾阳、调中气,这便是艾灸之道。不晓此道者,会认为艾灸之法只是保保健、美美容而矣,是不可能治疗沉疴顽疾的。假如你通晓此道,你便会觉得艾灸乃救人立命之法,否则,它就不会传承至今日。

原作者姓名不详(本文略有删减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