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调剂并非“一位”难求,3个平行志愿填报填技巧助你成功

【平湖一柱 第146】

【核心提示】研招调剂,考生如果填报的学校志愿没有绝对的把握,三个志愿最好填报两个,留下一个给可能性最大的目标院校。等你最可能的目标院校调剂志愿通道一开通,你就填报……

当下,研招复试与调剂进入白热化状态,经过一个“轮次”的调剂大战,很多调剂考生感慨万千,2021,调剂太难,“一位”难求啊!  2021年研招调剂“难”,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造成参与调剂人数多。

 研招报名,考生第一志愿只能填报一个学校。一般情况下,是学校越好,报考人数越多,与此相反,是学校“段位”越低、越偏远(二区),报考人数越少,从而造成了有的学校“门庭若市”,有的学校“门可罗雀”。

再就是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生源也不均衡。很多热门考生挤爆了门,一些“冷门”专业却可能无人问津。

而研究“国家线”的划定是和高考一样,是参照招生总人数按一定比例(一般是1:1.2)划定的。

2021年全国研招总数假若按120万(去年是110.7万)计算,那么“国家线”上线人数就约为120×1.2=144万。

各学校(专业)报考生源的不均衡,注定要有大批的考生要参与调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录取率往往不足70%,也就是今年的调剂人数要达到144万×30%=43万。如此多的考生参与调剂,自然是“僧多粥少”啊!  

二是考研人数逐年增多,“高分”考生越来越理智和现实。

参加研招的考生,2019是290万,2020年是341万,今年是377万,虽然招生人数也在增加,但总起来说,考研竞争却是一年比一年激烈。

这种情况下,使得许多“第一志愿不能如愿”的高分考生越来越理智,想着是“能走则走”,不想明年再站;“咬定名校不放松”的“执着”考生越来越少,这无疑加剧了今年调剂的竞争度,很多院校(专业)、包括二区一些普通院校都是“一位”难求啊。

但是,研招调剂总趋势是这样,但这并不是说“低分”考生就没有了希望。

就像高考一样,每年有许多高分考生滑档,但每年高考录取最后结果也显示,有许多压线生也成功上榜。

这是因为,一方面,填报志愿是“很个人”的事,随机性较强,在最后结果出来前,谁也无法知晓志愿填报的最终结果。

因此,一方面是考生找不到学校,而另一方面,却是许多学校许多专业也找不到考生。

即便是像清华、北大等大腕级名校,也是有很多专业生源不足的。比如今年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精仪系 、工业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 、物理系、医学院、网络研究院、航发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专业等也是要招收调剂生。  

考生能不能成功调剂,除了看实力(分数)还要拼“技巧”:

首先是在学校选择上,要“以分定校”,就是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恰当的目标学校(专业)。这除了看学校今年的调剂公告、要求,更需要通过对往年学校的招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决断。

其次是信息筛选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全国近两千所招生院校和研究院所,总有被人“遗忘的角落”——比如说一些研究院所,常年第一志愿报不满额,调剂也不满额。这是因为很多考生不了解,不知道,因此,根本就不往这方面去想。

有鉴于此,考生可以采取“拉网式”筛查法——即把某个地区的所有院校列出来,逐一排查,查找与自己相适合的目标院校(专业)

因此,研究生调剂,打的是信息战,比的是耐心和细心。

再次是三个平行志愿填报要拉开梯度。调剂志愿同时可以填报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在“段位”上一定要拉开梯次。

另外,三个志愿提交后,学校要锁定一段时间,在锁定的这段时间里,考生无法再填报其他学校。

调剂志愿和高考的“一次性”填报不一样,各院校调剂志愿开放时间各不相同,而且开通时间一般为12小时,届时就会关闭。

因此,平湖一柱建议,考生如果填报的学校志愿没有绝对的把握,三个志愿最好填报两个,留下一个给可能性最大的目标院校。等你最可能的目标院校调剂志愿通道一开通,你就填报。

否则,如果三个志愿都占满,且处于锁定状态,你就可能错过了“最可能”的机会了,与“上岸”失之交臂。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