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篇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即研究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每个时期的心理现象,按年龄阶段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发展领域包括生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认知发展(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稳定性)。三者相互影响。生命分期包括:产前期(怀孕到出生),婴儿期(和学步期)(0~3岁),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少年期(11~约20岁),成年初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5岁,)成年晚期(65岁~死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心理学将人的一生从幼儿到老年划分为数个不同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都与其他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这些典型特征及其与其他各有关因素的相互作用。(2)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心理活动属于整体活动,它是由各种心理机能和各种心理过程共同整合而成的。每一种心理机能都有它们自己的独特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但是它们不是各自为一体各自发展的,它们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很复杂的科学,在它的研究中有大量心理发展现象的描述性研究,在这种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或在描述性研究的同时,人们就需要对心理发展的内在过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且这个研究重点放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上。解释心理发展的现象,揭示心理发展的内在过程往往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完成的事,这里发展心理学就需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分析研究。(4)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即随着个体心理发展研究的深入和进展,追求心理发展原理的重要性。如今,发展心理学也出现了很多派别,虽然对心理发展的研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研究的内容都离不开以上的几个基本问题,各种发展心理学派别在那些基本问题上继续改进和加深各自的有关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观点。而且,随着发展心理学科学性的提高,其研究内容定会更加深化和新颖,也定会更加复杂和艰难。发展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前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1)横向研究:指在同一时期内选择很多对象进行试验,即对某一个年龄或某一个年级或某几个年级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横向研究可以同时研究很多个较大的样本,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但是它缺乏系统的连续性,因此很难找出因果关系,而且取样程序也很复杂。(2)纵向研究:也称为追踪研究,它是指在较长时间之内对儿童心理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它与横向研究是相对的,它的研究只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来进行重复的测量。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色。它能够揭示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组被试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而且能够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与质变的规律。但是纵向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容易减少,只能选择一个或一组来进行测量;其次,由于反复测量就会影响被试者的发展、成长、情绪,给被试者带来影响;另外,这种纵向研究所需的时间很长,而且变量多,在追踪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时间、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样就有可能会误导实验结果。(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是目前适用性很强的方法,它融合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既克服了横向研究的短处,又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同时也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4)双生子研究:双生子可以分为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两类。同卵双生子是指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这两个受精卵的基因完全相同。异卵双生子是指母亲同时成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细胞发展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以及同父母的不同兄弟姐妹,可以看到遗传和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影响。什么是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它是在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中正式创立的。所谓精神分析法是指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在运用精神分析法进行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的基本任务就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用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将其找出来,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从而使症状消失。(2)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即把潜意识招架到意识的范围内,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3)辅导关系:隐藏起辅导员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使来访者能将他们的情感信任投身到辅导员身上。(4)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5)具体方法:精神分析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总之,这种心理分析法强调的是潜意识对行为的重要意义,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导模式,重视婴幼儿期心身发展的意义,它所创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也对后来的很多心理理论作出了很多贡献,提供了重要参考。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过分地强调婴幼儿期的发展。另外,在精神分析法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这种方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施行,而且对来访者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种方法无法真正地推广。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青春期的开始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简单的说,青春期就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继婴儿之后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它是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在青春期的这段时间里,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而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青春期从生理意义上来说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过渡期,一个孩子开始从儿童长大成人。在这个时期,性器官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从生理的角度,以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在人体发育成长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也有重叠。而且,青春期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不过青春期在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年龄范围,一般指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这个阶段,但是在心理学上,它又被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这个时期的人身体成长的速度非常快。青春期与青年期又不一样,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可以延续至25~30岁。因为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1年左右,所以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也就相对晚一点,一般确定为14~18岁。如果再偏早或偏晚1~2年,也属于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青春期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把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另外,他们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什么是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般来说,也就是幼儿心理学家追寻的目标是:描述幼儿发展的行为方式;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形成的影响;探索帮助指导幼儿发展的好方法。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什么是学龄儿童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龄儿童(6~12岁的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这个时候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学龄初期大致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从这个时候起,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抽象逻辑思维。当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做出成绩的时候,家长、老师要适时给予表扬。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老师要注意关心、鼓励,不能够抹杀他们的自信心。什么是少年心理学?少年心理学是研究少年(初高中阶段)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少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青春期发育及心理卫生等问题。传统上是把它作为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不同于儿童期和青年期。从生理方面的变化看,少年期不论是身体发育还是第二性征的出现,都有剧烈的变化。从心理方面的变化看,个性发展迅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自尊心强,自负,容易自卑,不稳定。认识过程发展上,最突出的变化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有主导地位。情感发展上最突出的变化是热情奔放,但又容易冲动,不够理智,理想化。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就是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在中国,单独的少年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多,大多数结合在青少年心理学中。什么是老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也称老化心理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老年心理学涉及生物的和社会的两方面内容。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性格、社会适应等心理特点因年老而引起的变化。霍尔在他的《衰老》一书中,以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思想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在西方,美国心理学家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老年的心理问题,他反对把老化仅仅看作是人退回早期阶段的一种返归,强调在老年人中老化过程的显著的个别差异和突出特点。对心理活动老年化的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急剧增多,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率迅速增加。在中国,心理学界也有只重视儿童发展而忽视成年和老年心理的倾向。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关老年智力问题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记忆和学习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研究人类从胚胎到死亡的全过程的毕生发展心理学观点,开始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以后,老年心理学才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效应?“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之后它便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研究。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是可以越过屏障来逃避人强加于它身上的电击的。但是,假如狗之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并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那么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也会变得无力逃离。另外,狗还会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早期学到的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逃离电击。在每次实验中,电击停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逐步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会了一种无助感。假如人有了习得性无助感,就会有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所以,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界放开阔,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境。什么是迁移效应?迁移效应是指先行学习对于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及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从棒球队员中选拔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精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通常都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经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与之相反。先行学习甲促进了后继学习乙的效应,叫做正效应;先行学习甲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乙的效应,叫做负效应;先行学习甲对后继学习乙无任何影响,叫做零效应。这一理论在学习方面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首先,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其次,注重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再次,要广泛地积累各个方面的学习经验。最后,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几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大家都千篇一律地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一般都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回去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如“司马光砸缸”。有孩童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情况,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孩童性命。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与处理问题,其实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所以,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获。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逆向思维的四大优势:(1)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就可能轻松破解。(2)逆向思维会让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3)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及途径。(4)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及效果成倍提高。逆向思维最可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渐进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研究问题,创造更多的奇迹。逆向思维有什么特点?逆向思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1)普遍性。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情况中都有其适用性,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却是千变万化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因此,逆向思维也有很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和硬、高和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和下、左和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哪一种方式,凡是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个方面,都是逆向思维。(2)批判性。逆向是与正向相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习惯的或公认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背道而驰,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打破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3)新颖性。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容易导致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大家都能知道的答案。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以往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已成定律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的感觉。什么是思维定势?定势是由以往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者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固定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快速解决疑难。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的创新思维。消极的思维定势其实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之前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不断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叫作“刻板印象”)。思维定势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趋向性。思维者总是力求将各种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比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当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2)常规性。比如学因式分解,必须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见的方法。(3)程序性。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按照规范化的模式。比如,如何证明几何题,如何画图,如何叙述,如何讨论,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然后、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有理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思维定势有什么作用?思维定势对于问题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的作用是:根据现在遇到的问题联想已经解决过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之处,将已有的知识及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经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同样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固定模式,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导致结果失误。什么是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别人也应该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他人的一种认知障碍。一般来说,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经常假设他人和自己具有一样的特性、爱好或者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应该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譬如,心地善良的人总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没有戒心;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同样也在算计自己等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相符合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总是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假如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具体讲,投射效应有以下三种表现:(1)相同投射。在与陌生人交流中,互相不了解,导致相同投射效应特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从自我出发做出了判断。(2)愿望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对方的投射现象。认知主体总以为对象正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3)情感投射。通常说来,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总是越看越好;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却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令人无法容忍。你知道中国幸福学中的幸福公式吗?所谓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者部分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根据以上定义以及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出幸福的公式。就某人的某一个幸福而言,某人对于某事物的幸福感(F)与其对某事物前期的渴求度(Q),事后的被满足度(Z)以及每个人所特有的幸福系数(K)是成正比的,就是: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一般情况下,女人的幸福系数是大于男人幸福系数的,原因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激动,因此,女人一般比男人容易得到幸福,或者容易得到更大的幸福。比如男女结婚,男人和女人获得的幸福感是不尽相同的;反之,女人易受挫折,易有不幸感。另外,一般来说,小孩的幸福系数要大于大人的幸福系数,原因是小孩比大人爱激动。根据幸福的定义我们推导出幸福的六个定律:(1)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具有暂时性。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的,就如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渐渐淡化的,因此,如果我们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不断地去满足下一个渴求。(2)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递减性。人在得到一个幸福后,对同一个或者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幸福时,心里的幸福感就不会如当初那么热烈了。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随之消失了。(3)幸福第三定律:幸福来得越不容易,幸福感就会越强烈。渴求度与幸福感是成正比的,因此,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多磨难,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4)幸福第四定律: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因为幸福感与渴求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当人们对某事物没有渴求时(即渴求度为零时),那么,某事物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5)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感需要感觉才能体会出来。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假如你的渴求事实上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当你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到渴求被满足的情况下,你依然是不会有幸福的感觉的。(6)幸福第六定律:幸福感的获得需要有愉悦的心情。假如你的渴求得到了满足,但此时的你仍沉浸在其他事件的悲痛之中,那么此时也很难有幸福的感觉。什么是幸福递减定律?所谓幸福递减定律是指人们从获得一单位物品中所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增多而递减。一个饥饿的人吃第一个馒头感觉香甜无比,吃第二个的时候感到很满足,吃第三个的时候感到已经很饱,若再吃第四个、第五个就是负担了,更别说快乐幸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幸福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物品对处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幸福效应也是截然不同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觉,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降低。没有体会到幸福,通常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幸福,而是你身在其中不知其中的美滋味,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感官失去对爱情的敏感。一个国王躲避追兵途中,在荒郊野外藏了两天两夜,饥饿无比。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农夫。老农夫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用玉米面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国王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还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胜过皇宫的佳肴。于是,他就问老农夫这是什么东西。老农夫回答道,这叫“饥饿”。后来,国王回到了皇宫,想起这难忘的美味,就叫御膳房给他“饥饿”吃。可是厨师们绞尽脑汁,却总也满足不了国王的要求。幸福递减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比较困苦的环境状态时,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带给我们莫大的喜悦;而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本就十分美好时,我们的要求、观念、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同样的事物就再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也就从中找不到幸福的感觉了。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喜悦和满足的事物,他们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改变,只是时过境迁,我们的品位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通俗地讲,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感受,当然不再把这种状态当作幸福了。幸福是需要提醒的,很多时候人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以为幸福刚刚开始,其实错了,幸福一直都在我身边。”经济发展本应该是为了人们能够过得更幸福,但经济越发展,物质递增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就越递减,人们在物质增加中得到的幸福逐渐变少。这显然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但这并不是经济发展的错,而是我们对于幸福的欲望不断提高,对幸福的理解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不到幸福,只是因为我们一直被幸福包围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