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什么样的谋略算成功
1、
透过历史,我们看到很多精彩瞬间。这个精彩因为有文字记载,把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故事拿来对比分析。
秦始皇一心一意的想统一天下,完成这个大业何其艰难,要接受内部的挑战,要面对外部的压力。
秦王嬴政13岁继位,21岁掌权,与他相依为命的老妈耐不住寂寞,与情人嫪毐发生了感情,还生了2个孩子。嫪毐想造反,被秦始皇镇压。镇压完以后杀掉了这个后爸,还杀掉了与自己同母异父的2个兄弟。同时把自己的母亲流放到颖城。
当时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孝道浓厚的氛围,有人就劝秦始皇,流放母亲这事若被关外六国知道了,会对统一大业不利。虽然当时秦国国力最强。不惧怕别人说三道四,但一个想成功的人,会思考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效率问题。
始皇帝尽管心里不愿意,还是接回了母亲,安置在甘泉宫,每日还是去问安参拜。想想看,此时的始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感情与理智到底谁排在前面呢?
很显然,秦始皇是把理智至于感情至上的。
2、
第二个例子,韩国当时紧邻秦国,每次被秦国欺负,韩国君臣就想了个好主意,派郑国到秦国帮着修水渠。 郑国是当时最好的水师,郑国渠的规划与布局也是当时最好的方案。秦国也需要这样的工程,因为修好以后,秦国的国力会翻倍的增加。粮食产出、水患损失都得到解决。
当然,修水渠是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当时秦国只有2千万人口, 铁器还远没有普及, 修这个大工程,最少能组织秦国10年内不能发动战争。
问题是,你韩国利用这10多年的和平时期提升国力了吗? 没有,韩国的国君,关起门来,饮酒作乐,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光阴。这种行为就是饮鸩止渴。韩国不亡,还有天理吗?
郑国的凡间之计败露以后,秦国的第一反应是驱逐宾客,但秦始皇有一次理智战胜感情,反复权衡,还是觉得利大于弊。对秦国有利,对统一天下有利,符合秦国的长远规划。继续实施。
3、
我们再看荆轲刺秦王的燕太子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特别受到史记的影响,把荆轲看成侠客,是英雄。这种看法在民间很有市场,大家都觉得这个故事很精彩,人物很丰满。在历史学家眼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大历史学家司马光,也记载了这件事。他的评论超出常人,把燕太子看做无能、无德的小人,把荆轲看成街头斗殴的混混。这种看法很有冲击性。由于司马光是大历史学家,代表官方正统,这需要仔细揣摩。
燕太子丹不能忍受一时的激忿而去冒犯如狼似虎的秦国,虑崐事轻率,谋划浅薄,以致挑起怨恨,加速了灭亡之祸,使供奉燕国始祖召公的宗庙祭祀忽然中断,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而评论的人有的还把太子丹说成是德才兼备的人,这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向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挨着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似此,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太子丹放弃这条路不走,反而用万辆战车的大国去排解个人的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结果是功名被毁坏、身命遭杀戮,江山社稷化作废墟,这难道不是很令人悲痛的事吗!
跪着前进,伏地而行,并不表示恭敬;言必行,重承诺,并不表示守信义;过度耗费金钱,散发玉器,并不表示施恩惠;自割颈部,自剖肚腹,并不表示勇敢。这种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只顾眼前利益不能深谋远虑而行动不合乎礼义,似此不过是楚国的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
荆轲心怀报答太子姬丹豢养的私情,不顾及全家七族之人会受牵连,想要用一把短小的匕首使燕国强大、秦国削弱,这难道不是愚蠢之极吗!所以扬雄对此说,要离的死是蜘蛛、蝥虫一类的死,聂政的死是壮士一类的死,荆轲的死是刺客一类的死,这些都不能算作“义”。他又说:“荆轲,按君子的道德观念来看,是类如盗贼之辈了。”
燕太子丹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不失败才不对,失败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