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大穗,继续弄大穗

继续说大穗可以,如果我还说“继续弄大穗”,可能不少人会有异议了。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觉得大穗可弄,特别是当高产类型目标都逐渐指向大穗时,这个“弄”会被加强。我觉得,弄大穗,就如同买彩票一样——虽然中大奖的概率很低,但如果我们不买,那概率就是零;如果坚持买,即使是概率低,它也是有可能中奖的!大穗也是一样,弄就有可能弄成,不弄永远没戏!

在小麦生产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高产麦田的穗数一般表现都较多,穗子却不是很大;相反,一些我们看着穗子较大的类型,往往产量却不高。于是,“大穗”也就理所当然给人留下了“好看不中用”的印象。

图1.图片中那个穗子大的不一定穗粒数就高、不一定单穗重就大。

那么,为什么大穗类型产量不高呢?

这是因为:

1)稀谷秀大穗。太多的大穗类型都有分蘖成穗少的特点,且这种“少”还不是一般的少,往往是少上几万到十几万属于正常。这样,人们指望靠大穗增加穗粒数在产量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就不抵穗数减少在产量数据中所占比例时,其产量也就高不起来了。

2)大穗类型往往不耐密。小麦是群体作物,在一定密度群体下还能够表现正常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穗子较大类型,它们多数不耐密,一旦群体密度高了,其穗子就没有那么大了。特别是那种“长大穗”类型,则更是这样!当每亩穗子超过二十四五万时,其就表现秃尖了、表现穗小了。

3)适应性差。大穗类型由于自身有“补偿能力低”的特点,它们更喜欢整地质量好、土壤肥力高而均匀的地块,但我们当下小麦种植方式多是“不讲究”或“粗放”,这样,就让穗子较大类型品种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吃亏”,这样,我们想要的高产也就没了指望。

图片2.这个是我看好的亲本D2.
      大穗到底能否高产?

回答:能。肯定能!

为什么这样“肯定”?

因为,只有我们明白了大穗的好处是什么时,按照这样的“好处”目标去选择、去认识大穗,大穗真正的优势才会出现,大穗类型的产量才会高。

       那么,大穗的好处是什么呢?

很简单,文明追求大穗,图的就是穗粒数高、单穗重高!而不是那种“看着大”,实际穗粒数不多的假大穗。当产量要素中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都较高时,单穗重也就高了。单穗重×每亩穗数=每亩产量(公斤)。所以,我们追求大穗,追求的就是增加单穗重。按照我的设计,单穗重应该从现在的1.2~1.6克,增加到2克或以上,假如单穗重增加到2.5克时,每亩35万穗,单产可达870公斤。我估摸,这样的目标不难实现。以前难,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明白大穗是干嘛或所指,以及没有找到适宜的资源。现在不同了,首先我们“明白”了,而后是在明白的基础上,知道利用什么样的材料或什么样的材料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了。

图片3.这样的大穗多好!穗子不是很大,但实在,群体密度下,每穗拿到四五十粒容易。
     包括我自己在内,弄大穗弄“伤心”过,但“伤心”过后还得弄!如果我们不弄,高产稳产、更高产更稳产就缺少了实现的途径。当我们在小小不言弄大穗过程中发现了一点点以前没有的“光亮”时,这个弄大穗穗的吸引力就被增加了。

图片4. 这个更好!假如02-1、济麦44、新麦26等都是这样的穗子,那……

       那么,什么样的类型是穗粒数高、单穗重高的类型呢?

一般来说,那些小穗多、小麦密的类型一般穗粒数都较高;另外就是那种疙瘩穗,它们看着穗子不是很大,但穗粒数却较高,在千粒重不太低时,这样穗子的单穗重就高了。并且,这两种类型的穗子较耐密,种植密度较高时,也不至于秃尖或缺粒太多,譬如图片4。

生产群体下,当穗粒数接近或超过40粒时,穗子就属于较大的。当这样材料千粒重在45克时,单穗重就是1.8克,已经很高了。当每亩穗数在38~40万时,每亩产量可达680~720公斤。这样的群体看着不大,减少了倒伏和病虫害高发风险,属于安全高产类型。中信麦998就属于这样的类型,其茎秆矮、穗子方大,结实性好,只是千粒重还有些偏低,但它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模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