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脑记忆原理出发,了解记忆真相
在工作生活中,你也许遇有过这种感觉,明明刚刚看过的文章,读过的句子,转眼就变得记忆模糊。明明之前学过的知识,到了要用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
对比综艺《奇葩说》里那些厉害的辩手,他们在台上辩论时慷慨激昂,旁征博引,各类典故信手拈来,不仅让人羡慕,也让人自惭形秽。
如果把这种差异归咎于他们比咱更博学,看的书更多,似乎也不对。因为这不能解释学生时代,同样的老师教学,同样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有的同学学完一两遍就能轻松记住知识点,而有的无论怎么埋头苦学,成绩总是一般,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
要了解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得先了解一下我们大脑的记忆原理。
大脑中有“神经元”,神经元中有非常多(几百亿到几千亿)的神经细胞。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和记忆的时候,神经元就会互相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神经元,与旁边的神经元相连接的部分,叫作“神经突触”。无论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都是在神经突触连接神经元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短期记忆神经突触的活动只是暂时增强,所以为了形成长期记忆,就要永久性增强神经突触的活动。
——《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法》永野裕之
我们的大脑是分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中提出,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是5-9个数字。比如注册或登陆各类APP时会发送验证短信,一般是5到6位数字,你在看完后能够在数秒内记住,等填写完验证码,完成验证后,用不了多久你就忘记,这就是短期记忆在起作用。
与之相对的是我们的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有的经过数十年,依旧能够保持清晰的记忆。比如儿时的唐诗和儿歌,篇幅很多,你依旧还能读或者唱出来,对不对?
很多人在看书时仅仅是单纯的阅读,这种情况下大脑使用的不过是“短期记忆”而已。显然,如果想要在看完书后记得里面的内容,就需要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让有用的信息都进入到长期记忆中。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的知识,在不用的时候想得起来,要用的时候却掉链子,想不起来呢?
很简单,想象一下,如果你抽屉里乱七八糟地放了很多书本文具,你想从里面找出一支短铅笔,是不是一下也难找出来呢?这和你一时想不起来的原理也是一样,因为你脑里的信息太多,太乱杂,大脑无法马上检索到它。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长时间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马上想得起来,那不仅要让它进入到长期记忆中,还需要方便大脑进行检索。
1、感官记忆:众所周知,人类吸收信息是通过五种感官进行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过这些感官所产生的印象或事记忆是最初的记忆存盘,需要通过短期或长期记忆的存盘才会被记住,否则很快便会忘了。
2、短期记忆:是记忆的一种类型。短期记忆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保持时间相当有限。在未经复述的条件下,大部分信息在短期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通常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比如说全脑课上有些小朋友的短期记忆就很厉害,反而我们成人却往往很难记住刚刚决定要记下来的东西。但是正因为短期记忆有针对性和特殊性,如果大脑认为这很重要,在不断的刺激下久而久之就会变成长期记忆了,但是短期记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打字员看稿打字,翻译人员从听到译,都是靠短时记忆的功能进行操作。之后,并没有保持的必要,则被迅速忘记。
3、长期记忆:这是我们所谓的记忆,要形成长期记忆,大脑就必须学会塑造记忆宫殿,当然不能忽视有人天生记忆好,但是如果没有刺激与重复,这些原有的能力也会变弱甚至消失,如果了解了这些你就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忘记了培养而已。你可以错过,但是不要错过孩子的关键时期。
其实记忆就是对事情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右脑开发的重要性,并不是右脑思维取缔左脑思维,而是真正的变成全脑人才。我们的大脑喜欢简单的,所以如果学会用右脑来记忆的话,你会发现全部呈现的都是图像,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长期记忆。
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