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你对痛风了解多少?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让病人对痛风有更好的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是痛风?

什么是痛风?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当体内嘌呤合成尿酸增加或肾脏排泄减少时,会导致尿酸升高。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尿酸升高,会沉积在关节组织等处,引起炎症反应,即痛风。如果痛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损伤。

痛风的病因是什么呢?

痛风是关节炎的常见病,多发生于男性,各年龄段均有一定的发病率。痛风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关节和肾脏沉积尿酸盐。因此,痛风的发病机制与高尿酸血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而且尿酸在血液中的长期升高是痛风的主要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通过酶的作用产生内源性尿酸。

(2)食物中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和核蛋白成分,经消化吸收后,通过某些酶的作用产生外源性尿酸。

尽管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但并非说痛风就等于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只有在持续多年后,才会在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急性痛风。

痛风可分为哪些类型?

痛风通常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首先,原发性痛风的病因还不清楚。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其次,继发性痛风一般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高尿酸有关。高尿酸有两个原因,一是尿酸产生异常增加,二是尿酸排泄异常减少。

引起痛风的原因有哪些?

痛风的诱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

控制因素是:

1.饮酒:酒精饮料含有嘌呤,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2.饮食:高嘌呤食物会增加痛风的风险。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鱼卵、。

3.肥胖:肥胖导致尿酸浓度升高。

4.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尿酸排出,剧烈运动会导致尿酸浓度升高,增加痛风的风险。

心理因素:增加心理压力和过度疲劳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引起尿酸代谢异常,使尿酸浓度升高,引起痛风。

6.低温环境:尿酸盐容易沉淀成晶体,在低温环境下沉积在关节周围,导致关节炎。这也是夜间痛风的原因之一。

无法控制的因素有:

1.年龄:痛风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痛风的风险也会增加。

2.性别:女性通常在50岁之前没有痛风,因为雌激素可以抑制尿酸的形成;但绝经后痛风的发病率增加。

家族史:有痛风家族史者,其发病率较高。

4.其他疾病: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障碍和肿瘤化疗引起的尿酸生成增加可能导致痛风。

痛风怎么治疗?

1、多喝些水。

饮用过量的水会产生大量的尿,通过排尿带走更多的尿酸,预防结石。痛风患者应每天饮用2L以上的水。

2、药物止痛。

但是任何有过痛风的患者,都对痛风的痛苦印象深刻。而服用止痛药是急性痛风的关键。在急性疼痛期间,要想快速控制症状,最重要的是早期用药。即在第一时间服药,越早服药,对控制病情越有利。而且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一般药店都有传统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常用的如塞来昔布等比较有效。

3、饮食控制。

控制痛风患者的饮食非常重要,首先要禁酒,其次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特别是痛风发作时,尽量少吃高卡路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

4、降尿酸药。

很多人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时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平时不吃,等到痛风发作后才开始服用,这是不对的。降尿酸药物需要经常定期服用,如果在痛风发作时服用,反而会增加复发和疼痛迁延的几率。如果以前没有服用过这种药物,建议在症状减轻两周后再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关节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此,痛风主要是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石沉积、肾脏疲劳、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不同程度地降低其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患者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只有这样,痛风才能降低一系列风险。

(0)

相关推荐